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TPACK作为全新的教学理念,中文全称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方法知识,它是指将基础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的整合技术下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从TPACK角度进行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的效果。文章在TPACK视域下,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以期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TPACK;高中地理;教学优化
就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来看,老师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出现上课效率低下等问题。地理作为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在TPACK视域下优化课堂教学行为,能够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满足新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全新要求的一种方式。
一、TPACK相关概念
所谓TPACK,就是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也就是把技术、学科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因此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技术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及三者融合所形成的整合技术下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学情境。基于TPACK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不仅能够丰富TPACK的理论内涵,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老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TPACK与高中地理教学行为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指老师依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老师首先要对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TPACK的理论是老师整合技术学科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因此对于老师的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TPACK理论和教学行为之间的结合,让老师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方法知识为指导思想,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设计和安排,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两方面。
(一)TPACK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技术的优化
基于TPACK理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进行教学。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所用的技术也不同。比如老师可以用Google和百度地图进行区域地理教学,而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则更多地使用实验法和演示法这类直观教学方式,而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分析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TPACK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优化
所谓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计划和措施,TPACK理论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实质上属于心理学的范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指导,其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考虑到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内容之间的适配性,要正确认知发展策略概念和先行策略的作用和意义。高中生的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高中地理又是一门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因此老师应该从高中生思维特点出发,结合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TPACK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的要求
TPACK是老师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了结合,是老师根据地理学科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观念,所以对教学行为进行优化时,要首先突出TPACK的理论特点。首先,高中地理本身具有极高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地域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运用地图分析法、实验演示法和思维导图等方式,突出地理学科的特色。结合目前的技术,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比较适合运用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技术有Google earth和ArcGIS。在TPACK理论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比如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地图分析法和实验演示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TPACK视域下对高中地理教学行为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我国的地理知识,还包括宇宙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教学过程中无法实际展示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感。比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基于TPACK可以看出这一课时中的学科知识内容为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可以预先准备天体运行的视频,并且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这是TPACK中的技术知识。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具体地了解到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进行详细形象的了解。对于微课的设计,老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同时也需要收集教学素材,而这一素材正是TPACK中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地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養学生的地理认知意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荒漠化的防治》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 Google earth或ArcGIS中的VR技术来展示沙尘暴的情景。首先,这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掌握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确定学科内容知识之后,教师利用技术知识准备微课视频,突出我国目前沙尘暴的现状以及沙尘暴对于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这是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利用VR技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北地区的环境,并且以此为引导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即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何会出现荒漠化的现象,用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荒漠化的危害,从而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打开学生视野
高中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重要阶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老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变化,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老师可以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高考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高考中遇到不同题型时,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进行答题,从而提高高考的成绩。
五、结语
TPACK视域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行为,不仅能够丰富TPACK的内涵,还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TPACK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突出老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者之间共同影响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索等方式掌握地理知识,同时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紧密的关系,让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立.基于TPACK模型: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知识体系[D].湖南大学,2011.
[2]弓凯华.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2):163,167.
关键词:TPACK;高中地理;教学优化
就目前高中地理的教学现状来看,老师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出现上课效率低下等问题。地理作为一门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学科,在TPACK视域下优化课堂教学行为,能够充分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是满足新时代下高中地理教学全新要求的一种方式。
一、TPACK相关概念
所谓TPACK,就是指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也就是把技术、学科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因此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技术知识、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以及三者融合所形成的整合技术下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与其相关的教学情境。基于TPACK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优化,不仅能够丰富TPACK的理论内涵,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老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TPACK与高中地理教学行为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指老师依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老师首先要对课堂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TPACK的理论是老师整合技术学科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因此对于老师的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TPACK理论和教学行为之间的结合,让老师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方法知识为指导思想,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设计和安排,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两方面。
(一)TPACK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与技术的优化
基于TPACK理论,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术进行教学。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所用的技术也不同。比如老师可以用Google和百度地图进行区域地理教学,而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则更多地使用实验法和演示法这类直观教学方式,而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分析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TPACK视域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优化
所谓教学策略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计划和措施,TPACK理论是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实质上属于心理学的范围。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理论指导,其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考虑到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内容之间的适配性,要正确认知发展策略概念和先行策略的作用和意义。高中生的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高中地理又是一门抽象性比较高的学科,因此老师应该从高中生思维特点出发,结合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TPACK视域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的要求
TPACK是老师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了结合,是老师根据地理学科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观念,所以对教学行为进行优化时,要首先突出TPACK的理论特点。首先,高中地理本身具有极高的综合性、实践性以及地域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运用地图分析法、实验演示法和思维导图等方式,突出地理学科的特色。结合目前的技术,依据高中地理课程的特点,比较适合运用于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技术有Google earth和ArcGIS。在TPACK理论下,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比如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地图分析法和实验演示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TPACK视域下对高中地理教学行为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高中地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我国的地理知识,还包括宇宙知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弥补教学过程中无法实际展示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感。比如在教学《宇宙中的地球》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基于TPACK可以看出这一课时中的学科知识内容为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可以预先准备天体运行的视频,并且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这是TPACK中的技术知识。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当中具体地了解到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进行详细形象的了解。对于微课的设计,老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同时也需要收集教学素材,而这一素材正是TPACK中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地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養学生的地理认知意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荒漠化的防治》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 Google earth或ArcGIS中的VR技术来展示沙尘暴的情景。首先,这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掌握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确定学科内容知识之后,教师利用技术知识准备微课视频,突出我国目前沙尘暴的现状以及沙尘暴对于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这是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利用VR技术,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北地区的环境,并且以此为引导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即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何会出现荒漠化的现象,用小组探讨的方式进行探索,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荒漠化的危害,从而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
(三)打开学生视野
高中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重要阶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学重点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老师要跟随时代发展的变化,结合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地理教学。老师可以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框架,打开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高考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高考中遇到不同题型时,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来进行答题,从而提高高考的成绩。
五、结语
TPACK视域下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行为,不仅能够丰富TPACK的内涵,还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TPACK视域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更加突出老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者之间共同影响的作用,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索等方式掌握地理知识,同时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紧密的关系,让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立.基于TPACK模型:探究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秀教师知识体系[D].湖南大学,2011.
[2]弓凯华.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2):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