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兰的“潜伏”人生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e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救过周恩来、关向应,屡建奇功的“女间谍”;
  她,在郭沫若的长篇小说《骑士》中化身女主人公金佩秋;
  她,也是谍战大戏《风声》《旗袍》中中共女地下党员的原型之一
  她,就是黄慕兰。
  黄慕兰是一位奇女子。这位1907年出生,20世纪20年代就投身革命的先驱者,在历经磨难、跨越百年之后,在杭州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安享晚年。她的邻居们不知道,这位爱看电视、爱打麻将的百岁老人,原是被周恩来称为“党的百科全书”的红色特工。
  壮志慕兰,风云际会
  “你若是个男孩,一定能光宗耀祖。”从小,父亲就常对原名“彰定”的长女黄慕兰这么说。出身湘中名门,黄慕兰本可以像大多数世家小姐一样,读一所教会大学,然后相夫教子、悠闲平稳地过日子,可是,她毅然逃离了包办婚姻,选择了一条革命的道路。1926年,黄慕兰剪掉长发,在汉口投身宋庆龄、何香凝领导的妇女运动。她说:“我要以革命志士秋瑾为榜样。”
  黄慕兰进步神速。演讲、演话剧、主持会议,她都毫不怯场。1926年,她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入团时,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慕兰”,即“仰慕花木兰”之意。
  那一年,19岁的黄慕兰当了妇女部长。她天生丽质,秀外慧中,而且能力强、有魄力,给不少国共高层人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还差点被国民政府派往莫斯科学习,但最终因公务繁忙无法脱身而未成行。
  1927年三八节,武汉举行了几十万人的庆祝大游行,黄慕兰任大会主席。那次活动声势浩大,宋庆龄、何香凝和柳亚子等人都去了。当天活动之后,她与革命家宛希俨举行了婚礼。他们登报发布了启事,董必武为这门婚事办了一个小聚会。如此结婚,开一时风气之先。
  当时正是多事之秋。国共分裂之后,宛希俨、黄慕兰夫妇奉命转入地下工作。从此,她开始了一種不同凡响的“潜伏”人生。
  在南昌,身怀六甲的黄慕兰学会了用米汤在《圣经》的间隙密写文件、去小旅馆对接头暗号……
  1928年,儿子出生才三天,宛希俨就被调往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四个月后牺牲。
  “服从组织安排”,从1926年起就成了黄慕兰的人生信条。她强忍着巨大的悲伤,把刚断奶的儿子送到宛希俨的父母家抚养,自己则奉地下党组织的调遣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员会机要秘书,成为中央特科成员。
  地下奇兵,义救群贤
  不久后,上海的工人酝酿罢工斗争,黄慕兰主动要求下到工厂去,投身斗争的第一线。
  她扮成女工,买通“那摩温”(来自上海人讲的洋泾浜英语Number one,即“工头”),冒名顶替去丝厂工作,发动工人罢工。她还曾乔装成贵夫人,乘坐豪华游轮,将共产国际拨来的巨额经费从香港护送到上海,交给党中央。
  1929年,黄慕兰与中共中央委员贺昌在上海结婚。两年后,作为革命领导人,贺昌主动申请独自前往苏区,黄慕兰再次面临离别。
  这一次,黄慕兰哭了三天三夜。但当时她身上也承担着新的任务:1931年1月,因“左”倾错误影响,党在上海的地下工作受到很大破坏,许多地下党员被捕。组织看中了黄慕兰的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委任她为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承担营救被捕同志的任务。
  第一个要救的,是工联领导人关向应。黄慕兰打扮成上层妇女,出面去找一个名叫陈志皋的年轻进步律师。陈志皋是海宁望族之后,其父陈其寿在法租界当了18年的刑庭庭长,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
  陈其寿一家都很欣赏黄慕兰。经组织同意,黄慕兰被陈老爷子收为干女儿。在陈氏父子的周旋下,关向应被放了出来。
  在此期间,黄慕兰还立下“奇功”一件。那天,黄慕兰在与陈志皋去看电影的路上意外得知:码头工人出身的党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已经叛变。当时向忠发与周恩来夫妇同住,掌握的情报非同寻常。
  黄慕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她马上借口身体不适放弃观影,打电话约见上海地下工作负责人潘汉年。短短两小时之内,这个消息便由黄慕兰传给潘汉年,再由潘汉年传给康生,最后送达周恩来。
  当日午夜,向忠发带着巡捕房的人去抓捕周恩来,扑了个空。多亏了黄慕兰,才确保了党的核心人物安然无恙。
  肝胆照人,百折无悔
  1935年,贺昌在游击战争中牺牲。同年,在“继续支持营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后互不干涉个人行动、允许将来与前夫遗孤相认”这三项约定下,黄慕兰与陈志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她改名“定慧”,上海社交圈皆以为她是初婚。
  “我嫁给陈志皋是因为我决定牺牲自己。因为志皋曾经救出一位中央委员,而且为党做事花了很多钱。”对于这一次婚姻,黄慕兰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这样说。
  在陈志皋的掩护下,己然是“上海名媛”的黄慕兰进入金融界,主理当时已经破产的上海通易信托公司的调停复业事务。复业成功后,她成为上海最上层的銀行家俱乐部的一员,与上海当时的头而人物虞洽卿、杜月笙等都有来往。
  从此,黄慕兰可以利用她的资源游刃有余地仂、助进行上海的地下工作:八路军驻沪办事处的抗日刊物《文献》的编辑人员,就藏在通易公司办公;各种机密文件和珍贵手稿,都安全地保存在通易公司的保险箱中;当时的很多进步社会运动,都得到黄慕兰出面办妥的无限透支账户的资助。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还捉到过自己跟着母亲许广平去向“上海抗日妇女中经济实力最强的黄定慧女士”筹借款项的情形。
  就这样,黄慕兰以豪门女主人、银行家和大律师夫人的身份,穿梭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这也使得她日后一再受到怀疑和审查,命运十分坎坷,一些传记作者甚至将她说成是“国民党的政治掮客”。
  新中国成立后,黄慕兰大多数时间都在用笔回顾历史。除了2003年出版的《黄慕兰自传》,她还有更长的一部自传,但依照纪律至今仍不能公开,因为里而埋藏了太多不能说的秘密。
其他文献
在葡萄牙,一路走来,我见到许多老人:在杜罗河边独自垂钓的老人,渔线笔直垂下,钓起的恍若时光;在里斯本灯光昏暗的小餐厅演唱民歌的老人,歌声中有掩饰不住的激情;在小城波多的旅店独自守夜的前台老人,俯身写字时一缕白发垂落在额角,除了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竞还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語;带领我们参观酒窖的白发老妇人,一口字正腔圆的英语,神态温文尔雅,谈起葡萄牙特产波特酒时口若悬河,蓝色瞳仁里写满了故事……  
期刊
糊里糊涂活了80多年,越到老。越對写字畫画感兴趣。这倒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老年人奥运会,即使有,以我的体力也无份参加,我倒觉得写字画画这些玩意儿,比搓麻将、玩桥牌来得有趣。  我从小就是个没正经的人。绘画方面我偏爱漫画,30多岁时才从漫画圈“下岗”:书法呢,一开头就喜欢上了怪怪的郑板桥体(他自称为“六分半书”):连作诗,我都喜欢作“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那一类打油诗。可以说,诗、书
期刊
明末清初的“画坛四僧”之一八大山人,其艺术创作与人生一样传奇。白石老人曾有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诗中的“雪个”,即为八大山人。  宗室后裔,遁入空门  八大山人生于明天肩六年(1626年)秋,本名朱由桵,又名朱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人屋、道朗等,乃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他的父亲是个哑巴,但画得一手好画,希望儿子将来成为一个艺术家,所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时为展现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美而亮相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画作,是被大家叫作小林的一名大学教师的作品。  小林本名林帝浣,是中山大学的老师。其实他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医学,但他从小热爱画画,曾经立志要当一名最会画画的医牛。  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的他在医院工作两年后,最终没有选择从医这条道路。
期刊
指甲上贴二维码,防止老人走失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防止老年人走失方面几乎绞尽脑汁。日本一家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含有个人信息的二维码,可以贴在老年性痴呆患者身上,以便他们走失后与家人取得联系。这种1厘米见方的二维码贴纸包含个人识别码、住址、电话等信息,贴有这种二维码的老年性痴呆患者走失后,他人一旦发现可将其送到警察那里扫码,以获得其住址或其家人的联系电话。  一些人为了防止患有老年
期刊
你是否曾伸手去拿优惠券,再凭它去领一袋免费的咖啡豆,尽管你不喝咖啡,家里也没有咖啡机?你是否曾在自助餐厅一个劲儿地往自己盘子里堆食物,尽管你已经感觉吃到嗓子眼了,直打饱嗝?免费的东西让人特别感兴趣,这不是什么秘密。原来,“零”不仅仅是一种特别的价格表示法,还能唤起热烈的情绪,成为一种非理性兴奋的来源。如果某商品从50美分打折到20美分,你会买吗?有可能。如果从30美分改为免费促销,你会不会抢着伸手
期刊
鸡年春节之前,微博博主“郊县天王老田”和“郊县天后高丽丽”突然成了网红,郊县天王老田的漫画组图被各大微博账号、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争相转载,连《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都转发了老田的漫画。  郊县天王老田和郊县天后高丽丽是谁?网友们对这对小夫妻的真实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郊县天王老田,男,40岁。尽管因画漫画火了,他在生活中卻做着与漫画毫不相关的工作。说到漫画中的那些段子到底是怎么诞生的,老田和小
期刊
罗念生:搬来了一座  奥林匹斯山  1933年,罗念生乘船横渡大西洋,来到希腊,进入雅典美国古典学院,修读了雅典城志、古希腊建筑、古希腊雕刻、古希腊戏剧四门课程,成为第一位到希腊留学的中国人。他踏遍了希腊半岛的南北东西,游遍了爱琴海上的大小岛屿。爱琴海上明蓝的天空,雅典城上空环绕的紫色云霞,热情好客的希腊人民,尤其是古希腊留传下来的光辉文化……都被他铭记在了心中。  在一堂欧洲文学史课上,教授詹姆
期刊
溥心畲(1896-1963年),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北京人,满族,清恭亲王奕訢之孙。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并称“南张北溥”。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溥心畲出生于北京恭王府。他的祖父是在清朝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恭亲王奕新,父亲载滢是奕新的次子。出生第三日,光绪皇帝为他赐名“溥儒”,语出《论语》中孔子对子夏的教诲:“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溥心畲聪颖早慧,4岁学习
期刊
古希腊畫家佐克西斯和帕腊西奥斯曾當众竞技。佐克西斯画了一串葡萄。葡萄青翠晶莹,鲜嫩欲滴,引来几只小鸟啄食,众人齐声喝彩。这时,只见帕腊西奥斯挟着一个包袱,不动声色地走上前去,把包袱放在了台上,却迟迟不打开。佐克西斯和众人等得不耐烦,齐声叫他赶快打开包袱,好让大家看看他究竟带来了一幅什么样的画。帕腊西奥斯双手一摊,笑着说:“这个‘包袱’,就是我的画啊。”佐克西斯这才明白自己被愚弄了。他高叫道:“你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