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冷淡了,其实并不杯具,
因为淡的只是旧年俗,
新年俗还是日益兴旺的。
如果年是一种生物,那么貌似它正在告别青壮时代,进入老年期。无论是表象还是内核,它的功能都在退化。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正在慢慢衰减,过年渐渐只剩下了三件事: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实在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冷淡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人们深深的失落——虽然是我们自己把这年越过越冷,但这其实并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期待,年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大家都希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完成这个新旧更替,只是,变革的力量无人可挡,社会发展,传统退场,势在必行。
导致年冷淡的罪状数不胜数,归根到底,是社会变了
年冷淡的成因,无疑是复杂的,它是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后果。
首先,物质丰富,欲望升级。俗话说,穷人过年也吃饺子。初始的新年,满足类似“吃饺子”这样的物质需求是一个重大目标。吃不起穿不好的年代,家家户户憋着劲在过年的时候奢侈一回,连杨白劳都要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过年了么,怎么不得给苦哈哈的日子添点乐呵。但是现在,大伙儿的欲望可不是二尺红头绳满足得了的了,物质的极大丰富,让人们的欲望大幅升级,衣食的诉求不再,年的基本功用便被弱化了。
其次,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衰退。春节沿袭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吃糖瓜,办年货,蒸馒头,煮下货,插桃枝,听大戏,扭秧歌,跑旱船……这些在过去看来劲头十足的活动,对现代人的吸引力实在有限。咱有了比馒头更好吃的美食,有了比大戏更好看的娱乐,有了比旱船更好玩的游戏,这些旧有年俗,便不再能激发我们对年的期待和喜悦。在社会迅速国际化和娱乐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衰退是必然结果。
再次,外国节日的冲击。当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以蓬勃的气势汹涌而来,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危机。此消彼长,诸神狂欢年代,中外节日的PK日益激烈,四平八稳的春节明显存在无法弥补的缺憾,而有着鲜明个性的洋节就顺势来补缺了。尽管春节始终稳守“华人第一节”宝座,但其市场份额被分割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还有,人情淡漠。如果情人节圣诞节都是靠着爱情的力量在中国迅速崛起的。那么以亲情为最大凝聚力的春节的淡化,似乎也旁证了亲情、家族观念的逐渐淡薄。话说在农业社会,一个大家族七八十口人聚在一起轰轰烈烈过大年,那是何等隆重与壮观,而现在,地球村的形成让亲人和亲人之间轻易地分开,各自奔向美好生活,大家族时代一去不返了。慢慢的,当“团圆”的概念逐渐变为一家三口五口,春节的意义就显得平常了——就算不过年,多数家庭一样是团圆的。
此外,科技的发展自然也是制冷因素之一:人们在家里就可以上网看电视,有充实的娱乐活动,不需要集结一大群人进行集团活动了;同时,拜年也不用再兴师动众地跑去人家里叩首施礼了,手指一动,一条短信发走,什么好话都说了。
……
当社会以锐不可当之势大幅前进,总会有不幸落伍的同学,兴旺了千年的年文化,未能幸免。
年冷淡,不杯具
这么说着,年确实有点悲情了。所以这几年一直有专家在呼吁捍卫传统文化,捍卫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年俗。
人对于给过自己快乐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并情有独钟,老年人对过年的深厚感情就是因此而来。现在,想过年、爱过年、盼过年的,往往是老年人,他们在人生的最初年代里,因过年而获得了无数快乐的记忆。所以当年变得清冷了,不能提供给他们以前那么大的愉悦感了,他们便非常失落,并心有不甘。
这失落可以理解,但要强行挽救,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年的兴起是社会的需要,年的衰退一样也是时代的选择,当我们不再需要吃糖瓜、蒸馒头、插桃枝,你再怎么呼吁,也只是让它消失得慢一点,救不活。其实也没有必要救,因为我们已经有新的年俗来取代它们。比如现在人们热衷看春晚,在酒店里吃年夜饭,旅游过春节……都是从前没有的,这些方式,能让我们更轻松愉快地度过这隆重的节日,它符合社会现状,虽然没有旧年俗那么寓意深刻,但这没什么不好。而那些在变革中依然适应人们需求的年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压岁钱,也始终活跃在我们的节日里。未来,一定会有更现代化的年俗出现,网络春晚,微博拜年,或者我们无法预知的什么。社会发展到哪一步,我们就做哪一步的事,如果有一天人们过年不看春晚不短信拜年了,您觉得有必要鼓呼着恢复吗?
“这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严肃社会转向了娱乐社会。对于这样的转变,我没有赞赏,也没有讽刺,因为赞赏和讽刺都没有用,生活就是这么变化的。”作家刘震云如是说。的确,赞赏和讽刺,都改变不了生活前进的方向,日子走到这了,你顺着过就是了。
所以,关于年味淡了、年味变了的忧虑,实在不必如此深切。社会再怎么变,人们还是需要温暖,甚至,越来越需要温暖——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温暖的节日,一种温暖的情怀。只要有需求,就一定会有满足这需求的载体。作为风行了几千年的传统,“年”这个温情的载体,一定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发挥它的巨大热能。
因为淡的只是旧年俗,
新年俗还是日益兴旺的。
如果年是一种生物,那么貌似它正在告别青壮时代,进入老年期。无论是表象还是内核,它的功能都在退化。几千年沿袭下来的庞大、深厚、高密度的年文化,正在慢慢衰减,过年渐渐只剩下了三件事:吃年夜饭、看春晚、拜年,实在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冷淡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人们深深的失落——虽然是我们自己把这年越过越冷,但这其实并不符合我们内心的期待,年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大家都希望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完成这个新旧更替,只是,变革的力量无人可挡,社会发展,传统退场,势在必行。
导致年冷淡的罪状数不胜数,归根到底,是社会变了
年冷淡的成因,无疑是复杂的,它是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后果。
首先,物质丰富,欲望升级。俗话说,穷人过年也吃饺子。初始的新年,满足类似“吃饺子”这样的物质需求是一个重大目标。吃不起穿不好的年代,家家户户憋着劲在过年的时候奢侈一回,连杨白劳都要给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过年了么,怎么不得给苦哈哈的日子添点乐呵。但是现在,大伙儿的欲望可不是二尺红头绳满足得了的了,物质的极大丰富,让人们的欲望大幅升级,衣食的诉求不再,年的基本功用便被弱化了。
其次,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衰退。春节沿袭的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吃糖瓜,办年货,蒸馒头,煮下货,插桃枝,听大戏,扭秧歌,跑旱船……这些在过去看来劲头十足的活动,对现代人的吸引力实在有限。咱有了比馒头更好吃的美食,有了比大戏更好看的娱乐,有了比旱船更好玩的游戏,这些旧有年俗,便不再能激发我们对年的期待和喜悦。在社会迅速国际化和娱乐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衰退是必然结果。
再次,外国节日的冲击。当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以蓬勃的气势汹涌而来,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危机。此消彼长,诸神狂欢年代,中外节日的PK日益激烈,四平八稳的春节明显存在无法弥补的缺憾,而有着鲜明个性的洋节就顺势来补缺了。尽管春节始终稳守“华人第一节”宝座,但其市场份额被分割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还有,人情淡漠。如果情人节圣诞节都是靠着爱情的力量在中国迅速崛起的。那么以亲情为最大凝聚力的春节的淡化,似乎也旁证了亲情、家族观念的逐渐淡薄。话说在农业社会,一个大家族七八十口人聚在一起轰轰烈烈过大年,那是何等隆重与壮观,而现在,地球村的形成让亲人和亲人之间轻易地分开,各自奔向美好生活,大家族时代一去不返了。慢慢的,当“团圆”的概念逐渐变为一家三口五口,春节的意义就显得平常了——就算不过年,多数家庭一样是团圆的。
此外,科技的发展自然也是制冷因素之一:人们在家里就可以上网看电视,有充实的娱乐活动,不需要集结一大群人进行集团活动了;同时,拜年也不用再兴师动众地跑去人家里叩首施礼了,手指一动,一条短信发走,什么好话都说了。
……
当社会以锐不可当之势大幅前进,总会有不幸落伍的同学,兴旺了千年的年文化,未能幸免。
年冷淡,不杯具
这么说着,年确实有点悲情了。所以这几年一直有专家在呼吁捍卫传统文化,捍卫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年俗。
人对于给过自己快乐的事情总是念念不忘并情有独钟,老年人对过年的深厚感情就是因此而来。现在,想过年、爱过年、盼过年的,往往是老年人,他们在人生的最初年代里,因过年而获得了无数快乐的记忆。所以当年变得清冷了,不能提供给他们以前那么大的愉悦感了,他们便非常失落,并心有不甘。
这失落可以理解,但要强行挽救,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年的兴起是社会的需要,年的衰退一样也是时代的选择,当我们不再需要吃糖瓜、蒸馒头、插桃枝,你再怎么呼吁,也只是让它消失得慢一点,救不活。其实也没有必要救,因为我们已经有新的年俗来取代它们。比如现在人们热衷看春晚,在酒店里吃年夜饭,旅游过春节……都是从前没有的,这些方式,能让我们更轻松愉快地度过这隆重的节日,它符合社会现状,虽然没有旧年俗那么寓意深刻,但这没什么不好。而那些在变革中依然适应人们需求的年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压岁钱,也始终活跃在我们的节日里。未来,一定会有更现代化的年俗出现,网络春晚,微博拜年,或者我们无法预知的什么。社会发展到哪一步,我们就做哪一步的事,如果有一天人们过年不看春晚不短信拜年了,您觉得有必要鼓呼着恢复吗?
“这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由严肃社会转向了娱乐社会。对于这样的转变,我没有赞赏,也没有讽刺,因为赞赏和讽刺都没有用,生活就是这么变化的。”作家刘震云如是说。的确,赞赏和讽刺,都改变不了生活前进的方向,日子走到这了,你顺着过就是了。
所以,关于年味淡了、年味变了的忧虑,实在不必如此深切。社会再怎么变,人们还是需要温暖,甚至,越来越需要温暖——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温暖的节日,一种温暖的情怀。只要有需求,就一定会有满足这需求的载体。作为风行了几千年的传统,“年”这个温情的载体,一定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持续发挥它的巨大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