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打教书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这期间的大大小小、点点滴滴、零零总总的话、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的不易。你总能听到别人有意无意地在说“还教语文呢”“这语文是怎么教的?”......从这些话语中不难折射出语文教师该具备怎么样的文化底蕴,而我在这里也正想谈谈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素养:
一、要有良好的积累
先前人们只说“文史不分家”,教语文的精通历史那是必须的。而在我看来语文老师必须是“杂家”,是知识的占有者,知识的贩子。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要关注,美学、哲学、史学、文艺学要关注,一些自然科学也应学习研究。那么,在日常生活在,如何做好积累呢?
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积累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字词、俗语,名句名篇、文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积累
(2)各种文学体裁的艺术手法,诸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3)阅读和写作知识的积累。
其次重视生活的积累。语文老师更要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学习机会,要有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良好习惯。我以为语文老师应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下你能悟到的东西。生活中真的有些东西是灵感,它会像泉水一样涌向你的心头,是那样的自然、清晰。你一定要及时抓住它,因为过了这一会,它便像海市蜃楼一样消失了,而且任你再怎么想都想不起它的原样、妙处。
总之,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正如古人说的“积土成山,风雪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二、要有好的语言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像蜜一样能粘住学生。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恰当的教学语言有助于教师传达知识或信息,更有利于学生摆脱教材的枯燥,吸收知识。
因此,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同时也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中间,我以为好的语言又包含在三个方面:
(1)是语言的科学性:语文特级教师冯为民指出,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口语表达必须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是语言的艺术性:语文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绘声绘色有言辞美、有激情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语文教师的语言还要讲究指向性和突出新异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增强其对客观事物和概念的可感性、可认性。
(3)是语言的趣味性: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趣味美。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努力想上好每节课,可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那么原本预期的效果便于无形中大大削弱了。
三、要有好的书写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一伸手能写出一手漂亮潇洒的粉笔字,一下子能赢得学生的倾心,学生会真心佩服你,可以使学生模仿。并且,字如其人会受到学生的好评。很多时候学生看见字写的好的老师会认真听讲的。
四、要有好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转换教学观念。在新一轮语文课改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许多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递、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第一,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参加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表现(1)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2)语文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观,开放灵活地运用新教材、挖掘自身的创新的潜力。(3)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能和老师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教与学互动的效果。
第二,在知识能力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1)变单一为合作学习(2)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3)变讲授教学为活动教学。
五、要有好的方法
好的理念有了,更要有好的方法。
好方法首先是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人文性。语文教师备课时要想好“我这节课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为达成此目标我要设计那几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是肯定的,你设计的问题便是科学的。此外问题的设计更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学会换位思考。
其次是方法使用的实效性、全体性。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主动性是全体学生的,在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还应该兼顾课堂效率,两者不可偏费。
再次是点拨讲授的实用性、针对性。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要重感性,重归纳,重实用。在学生主动学习后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定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进行点拨。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呢,我以为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第一是提高语言积累。可从三方着手:
一多看好书。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首先你得于都大部分的世界名著了,而且对每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你得知道一二,并能说出你是否喜好他们及原因,因为这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提到他们。如你能在课上恰当地插入那么一点点,定会增加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让你的课堂活起来,从而富有魅力。例如.学习《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爱财如命的个性,你能适时地、恰当的穿插世界文学之林中三大吝啬鬼的相关知识效果会更好。
二还得要关注生活,学会用流行语。俗话说的好,十年一茬人。你想要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心,进而和他们打成一片,那你必须和他们有共同语言。如果学生说了一句“萌妹”你连什么也没听懂,孩子们会小觑你的。
第二要注意感情的积累。
作为教师要有为人师表的样子。看着要舒服,别人才学着舒心,不要呆板严肃,要在幽默诙谐中让知识悄然留在学生的海洋,个性随和却不随意。
第三要学会在游学中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们成长的古训,这一古训对当今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照样有效。“游学”作为一种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开拓视野、丰富体验的方法,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教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坚持阅读,坚持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优秀语文教师。
以上便是我从教多年的体会,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素养:
一、要有良好的积累
先前人们只说“文史不分家”,教语文的精通历史那是必须的。而在我看来语文老师必须是“杂家”,是知识的占有者,知识的贩子。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要关注,美学、哲学、史学、文艺学要关注,一些自然科学也应学习研究。那么,在日常生活在,如何做好积累呢?
首先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积累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字词、俗语,名句名篇、文学文化知识等方面的积累
(2)各种文学体裁的艺术手法,诸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3)阅读和写作知识的积累。
其次重视生活的积累。语文老师更要珍惜生活中的一切学习机会,要有观察生活、感悟人生的良好习惯。我以为语文老师应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随时记下你能悟到的东西。生活中真的有些东西是灵感,它会像泉水一样涌向你的心头,是那样的自然、清晰。你一定要及时抓住它,因为过了这一会,它便像海市蜃楼一样消失了,而且任你再怎么想都想不起它的原样、妙处。
总之,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正如古人说的“积土成山,风雪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二、要有好的语言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像蜜一样能粘住学生。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恰当的教学语言有助于教师传达知识或信息,更有利于学生摆脱教材的枯燥,吸收知识。
因此,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同时也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中间,我以为好的语言又包含在三个方面:
(1)是语言的科学性:语文特级教师冯为民指出,语文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智力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口语表达必须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2)是语言的艺术性:语文教师语言要形象生动绘声绘色有言辞美、有激情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另外,语文教师的语言还要讲究指向性和突出新异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增强其对客观事物和概念的可感性、可认性。
(3)是语言的趣味性:语言幽默诙谐,妙趣横生,具有趣味美。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努力想上好每节课,可遇到“说者有心,听者无意”的情形,那么原本预期的效果便于无形中大大削弱了。
三、要有好的书写
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一伸手能写出一手漂亮潇洒的粉笔字,一下子能赢得学生的倾心,学生会真心佩服你,可以使学生模仿。并且,字如其人会受到学生的好评。很多时候学生看见字写的好的老师会认真听讲的。
四、要有好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转换教学观念。在新一轮语文课改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许多评价观的变革呼唤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递、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第一,在教育理念方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参加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表现(1)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2)语文教师应树立新的课程观,开放灵活地运用新教材、挖掘自身的创新的潜力。(3)语文教师应树立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能和老师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达到教与学互动的效果。
第二,在知识能力方面,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1)变单一为合作学习(2)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3)变讲授教学为活动教学。
五、要有好的方法
好的理念有了,更要有好的方法。
好方法首先是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人文性。语文教师备课时要想好“我这节课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为达成此目标我要设计那几个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是肯定的,你设计的问题便是科学的。此外问题的设计更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学会换位思考。
其次是方法使用的实效性、全体性。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主动性是全体学生的,在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还应该兼顾课堂效率,两者不可偏费。
再次是点拨讲授的实用性、针对性。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要重感性,重归纳,重实用。在学生主动学习后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定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进行点拨。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呢,我以为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第一是提高语言积累。可从三方着手:
一多看好书。作为中学语文教师,首先你得于都大部分的世界名著了,而且对每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你得知道一二,并能说出你是否喜好他们及原因,因为这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提到他们。如你能在课上恰当地插入那么一点点,定会增加课堂的知识性,趣味性,让你的课堂活起来,从而富有魅力。例如.学习《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爱财如命的个性,你能适时地、恰当的穿插世界文学之林中三大吝啬鬼的相关知识效果会更好。
二还得要关注生活,学会用流行语。俗话说的好,十年一茬人。你想要了解学生、抓住学生的心,进而和他们打成一片,那你必须和他们有共同语言。如果学生说了一句“萌妹”你连什么也没听懂,孩子们会小觑你的。
第二要注意感情的积累。
作为教师要有为人师表的样子。看着要舒服,别人才学着舒心,不要呆板严肃,要在幽默诙谐中让知识悄然留在学生的海洋,个性随和却不随意。
第三要学会在游学中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们成长的古训,这一古训对当今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照样有效。“游学”作为一种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开拓视野、丰富体验的方法,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教好书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坚持阅读,坚持写作,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有专业素养的优秀语文教师。
以上便是我从教多年的体会,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