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三峡库区的特殊性,库区里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三峡库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三峡库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上进行改革发展。
【关 键 词】 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14-02
一、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优势
(一)三峡库区对技工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根据国家确定的库区未来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库区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关部门表示,2010年后,重庆市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较之前增长55%,需求总量达到216万人,短缺41万人。而处于三峡库区核心位置的万州区,全区企业在岗技工人数仅占企业在岗职工总数的18.5%,其中高技能人才仅占企业技工总数的7.7%,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库区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因此,作为培养技工人才主阵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应有所作为。
(二)政府对三峡库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高移民就业能力,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保障库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库区的需要。国家和政府对三峡库区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2009年3月12日,教育部、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明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目标等惠及库区百万移民和人民群众的问题,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的协议,建立了由协议四方的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构,为库区的中职教育改革试点提供了领导保证。而经费投入的增加又加强了库区中职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库区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了贫困生学业的完成。
(三)全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对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支援
为建设好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使移民聚居区、限制开发区、连片贫困区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全国许多优质中职学校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积极支援库区中职学校的发展。2010年3月26日,由教育部职成教司、国务院三峡办经合司、移民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中等职业教育洽谈会”,来自全国17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44所发达地区优质中职学校,按照2所学校对口支援三峡库区1所中职学校的模式,对口支援三峡库区21所中职学校,帮助库区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提升移民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这样有利于库区中职学校利用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大城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必将使库区中职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库区经济建设发挥更大地作用。
二、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三峡库区历史原因和移民等问题的影响,库区中职学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贫困学生面大,需要帮扶的对象多
三峡库区因条件限制,发展滞后,再加上移民问题,库区许多地方都处于移民聚居区、限制开发区和连片贫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困扰学生和家长的大事,为保障这些学生完成中职教育的学习,需要在学费减免、生活资助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尽管中职学校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经费用于支持贫困生,但由于资助的面大、人多,资助力度相对较弱,致使有些学生还是因此耽误学业。
(二)办学分散,存在办学重复、资源浪费现象
目前,三峡库区有中等职业学校138所,分属于湖北和重庆两个省市下的19个县(区)。这使得在对国家、地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用、统筹安排、资源共享、积聚发展等方面比较困难。重复办学,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中职学校“散、弱、小”的格局仍未打破。
(三)基础能力相对较弱
当前,库区除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外,其余职业学校仍然存在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不突出等问题。一部分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较弱,基础设施简陋,实习、实训设备匮乏,师资水平不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偏低,库区区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存在不足。
(四)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三峡库区的中职学校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对优秀的、高水平的教师缺乏吸引力,致使库区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都不太理想,“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更低。仅重庆市库区的中职学校而言,专任教师5 278人,其中专业教师3 614人、实习教师60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68.1%;高级职称教师759人,仅占总数的16.5%。这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更严重的是,库区部分专业课教师不少是普通课转行过来的,未经过专业培训,难以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
(五)对口支援急需规范
三峡库区中职教育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能力建设、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质量提升都迫切需要给予对口帮扶。而且,现在全国的一些优质的中职学校已开始对口支援库区的中职学校,但这种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库区的中职学校应该在支援的内容、方案、目标等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准备和思考。
三、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重点,逐步实施
针对三峡库区的中职学校基础能力较弱、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不突出等问题,可以整合库区内的优势资源,将招生形势好、培训质量优、学生就业率高的中职学校和中职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学校和专业,积累经验,逐渐辐射库区里的其他中职学校和专业。
(二)加大对库区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完善助学制度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库区中职教育要加大专项经费支持,解决好库区中职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增大而无经费来源的严重缺口问题,提高移民迁校建设的经费补偿标准,解决好移民学校建设存在的严重负债问题,改善库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弱的现状。另外,适当提高库区中职学生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资助标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三)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财政支力度持,增加对库区中职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改善库区中职教师待遇,在教师编配、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上适当向库区中职教师倾斜,以吸引优秀教师进入库区中职教育行列;加快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步伐,定期选派库区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轮训库区中职学校教师,努力为库区中职学校培养一批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积极促进对三峡库区中职学校的对口支援
三峡库区的中职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欠债”较多,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帮扶才能获得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应该鼓励、引导和推动库区外优质中职学校对口支援库区的中职学校,如国家为库区每个区县安排2至3所办学条件较好的、就业安置好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基础能力建设、联合办学等方面实施对口援助;同时,积极推进重庆市主城区和湖北省发达城市的职业学校帮扶三峡库区中职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在招生、就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在对口支援过程中要建立起长效机制,使这种对口支援制度化、长期化,让对口支援真正为库区中职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田宗碧. 重庆城乡统筹对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变化的探索[J]. 中国市场,2007(44).
【关 键 词】 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发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14-02
一、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优势
(一)三峡库区对技工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根据国家确定的库区未来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库区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关部门表示,2010年后,重庆市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较之前增长55%,需求总量达到216万人,短缺41万人。而处于三峡库区核心位置的万州区,全区企业在岗技工人数仅占企业在岗职工总数的18.5%,其中高技能人才仅占企业技工总数的7.7%,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库区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因此,作为培养技工人才主阵地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库区经济发展中应有所作为。
(二)政府对三峡库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
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提高移民就业能力,促进移民安稳致富的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保障库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新库区的需要。国家和政府对三峡库区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2009年3月12日,教育部、国务院三峡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为进一步明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目标等惠及库区百万移民和人民群众的问题,在北京签署了共建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试验区的协议,建立了由协议四方的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机构,为库区的中职教育改革试点提供了领导保证。而经费投入的增加又加强了库区中职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库区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保障了贫困生学业的完成。
(三)全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对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支援
为建设好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使移民聚居区、限制开发区、连片贫困区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全国许多优质中职学校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积极支援库区中职学校的发展。2010年3月26日,由教育部职成教司、国务院三峡办经合司、移民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对口支援三峡库区中等职业教育洽谈会”,来自全国17省市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44所发达地区优质中职学校,按照2所学校对口支援三峡库区1所中职学校的模式,对口支援三峡库区21所中职学校,帮助库区发展职业教育事业,提升移民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这样有利于库区中职学校利用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建立大城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长效机制,必将使库区中职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库区经济建设发挥更大地作用。
二、三峡库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由于三峡库区历史原因和移民等问题的影响,库区中职学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贫困学生面大,需要帮扶的对象多
三峡库区因条件限制,发展滞后,再加上移民问题,库区许多地方都处于移民聚居区、限制开发区和连片贫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成了困扰学生和家长的大事,为保障这些学生完成中职教育的学习,需要在学费减免、生活资助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尽管中职学校每年都有很大一部分经费用于支持贫困生,但由于资助的面大、人多,资助力度相对较弱,致使有些学生还是因此耽误学业。
(二)办学分散,存在办学重复、资源浪费现象
目前,三峡库区有中等职业学校138所,分属于湖北和重庆两个省市下的19个县(区)。这使得在对国家、地方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使用、统筹安排、资源共享、积聚发展等方面比较困难。重复办学,教育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中职学校“散、弱、小”的格局仍未打破。
(三)基础能力相对较弱
当前,库区除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外,其余职业学校仍然存在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不突出等问题。一部分职业学校的基础能力较弱,基础设施简陋,实习、实训设备匮乏,师资水平不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偏低,库区区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也存在不足。
(四)师资水平亟待提高
三峡库区的中职学校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对优秀的、高水平的教师缺乏吸引力,致使库区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都不太理想,“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更低。仅重庆市库区的中职学校而言,专任教师5 278人,其中专业教师3 614人、实习教师60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68.1%;高级职称教师759人,仅占总数的16.5%。这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更严重的是,库区部分专业课教师不少是普通课转行过来的,未经过专业培训,难以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
(五)对口支援急需规范
三峡库区中职教育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基础能力建设、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质量提升都迫切需要给予对口帮扶。而且,现在全国的一些优质的中职学校已开始对口支援库区的中职学校,但这种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库区的中职学校应该在支援的内容、方案、目标等方面做更进一步的准备和思考。
三、对策和建议
(一)突出重点,逐步实施
针对三峡库区的中职学校基础能力较弱、分散办学、规模小、效益不突出等问题,可以整合库区内的优势资源,将招生形势好、培训质量优、学生就业率高的中职学校和中职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学校和专业,积累经验,逐渐辐射库区里的其他中职学校和专业。
(二)加大对库区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完善助学制度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库区中职教育要加大专项经费支持,解决好库区中职学校教育发展规模增大而无经费来源的严重缺口问题,提高移民迁校建设的经费补偿标准,解决好移民学校建设存在的严重负债问题,改善库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弱的现状。另外,适当提高库区中职学生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资助标准,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三)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财政支力度持,增加对库区中职学校的教师培养、培训的经费投入,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改善库区中职教师待遇,在教师编配、职称评定和收入分配上适当向库区中职教师倾斜,以吸引优秀教师进入库区中职教育行列;加快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步伐,定期选派库区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轮训库区中职学校教师,努力为库区中职学校培养一批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积极促进对三峡库区中职学校的对口支援
三峡库区的中职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欠债”较多,需要优质教育资源的帮扶才能获得更好更快地发展。因此,应该鼓励、引导和推动库区外优质中职学校对口支援库区的中职学校,如国家为库区每个区县安排2至3所办学条件较好的、就业安置好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基础能力建设、联合办学等方面实施对口援助;同时,积极推进重庆市主城区和湖北省发达城市的职业学校帮扶三峡库区中职学校的各项工作,并在招生、就业、师资和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另外,在对口支援过程中要建立起长效机制,使这种对口支援制度化、长期化,让对口支援真正为库区中职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田宗碧. 重庆城乡统筹对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变化的探索[J]. 中国市场,20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