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中观察能力培养之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学又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实验 观察能力 培养
  【基金项目】本论系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与时实践教育研究课题《中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PZS210)结项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43-01
  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总是从观察开始。观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而物理学又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这就要求每位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多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各种现象以及对各种实验的具体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科学素质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整个实验教学首要前提。
  一、注重观察兴趣的培养
  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兴趣,它能很好地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探索知识。培养兴趣不仅能转化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智能的发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现代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观察活动开始时,往往带有一种极强的诱惑感和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正是兴趣爱好的原动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学生“好奇心”这种心理特征,变好奇心为观察兴趣,进而转化为求知欲望。我就给大家介绍了从苹果落地的启示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水壶中的蒸汽不停冲击水壶盖的观察中,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等。科学家们正是从这些最简单的最微不足道的物理现象的观察中,作出了震撼世界的发明和创造,由此大大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更加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二、教学生制订观察计划
  在物理实验中,要从物理现象中获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必须有周密的观察计划。没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就没有科学的观察顺序,造成顾此失彼,观察不够全面,不得要领。因此必需确定好观察对象,拟订出常规观察项目和特殊观察项目,明确观察要点。做好观察计划。
  三、明确观察目标
  每一个物理实验都有其明确的实验目标。实验要求实验者必须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观察重点。开始实验时,学生只凭兴趣和爱好,观察目标不明确,分不清重点,有的以局部代替整体,有的放过一些稍纵即逝的重要现象,对多种并存的现象,不能抓住其本质现象。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对一些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对象和内容进行重点观察。
  物理实验目标包括:
  1.行为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完成每一项预定的实验项目以后能够“做什么”的叙述。在确定行为目标时,通常使用的是:说、写、分辨、比较、设计、说明等如:说出用天平、量筒测定小于水的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等。
  2.动作技能目标:是指对学生在实验时的操作和动作表现的具体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项:①口述仪器各部分名称、作用;②复述仪器操作要领;③正确快速装置仪器;④正确快速操作实验仪器并取得实验数据;⑤连贯地操作、准确的动作;⑥迅速有效地修理仪器,迅速排除实验故障;⑦改进实验装置,创造新的实验方法等。针对不同的按不同层次提出要求每位学生逐步做到。
  3.单项实验目标:是针对某一个实验而制定的更具体的目标,单项实验目标应该与物理实验教学目的要求一致,既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要适应每位学生的能力。
  四、要有科学观察的方法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教给学生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从教学实践中,我总结有以下几种方法共探讨:
  1.比较观察法:比较就是在观察中区分出客体,确定客体的异同,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总是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如:观察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比较两表的构造、最小刻度及实验操作的异同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在实验中的极大兴趣,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顺序观察法:即观察的顺序。在实验中要按实验顺序观察,一般的观察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如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观察顺序为:①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②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③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和最大阻值;④按要求连接电路前电键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是否滑在阻值最大位置;⑤电压表是否并联小灯泡两端,量程是否选得合适;⑥电流表是否串联在电路中,量程是否选得合适;⑦实验开始时,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重点观察电压表示数,电流表示数的大小。这样有顺序的观察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验时抓不到重点,手忙脚乱。
  3.分步观察法: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所制定的观察计划,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仔细观察,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会有条不紊,沉着冷静。
  4.整体观察法:在观察中先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即先对整体有一个初步的、一般的、粗略的认识后,再分出观察对象的各部分,再对这些部分细致地观察。整体观察法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眼、耳、手、鼻等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不遗漏重要的“细节”。
  5.重点观察法:对事物本质的核心的关键部分或现象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选择性”。引导学生注意收集反映物理现象的本质特点的信息,依据观察的目的,区分哪些是该观察的,哪些是不必观察的。在观察物质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重点项目;在观察装置时,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优先观察核心部分;在观察实验操作时,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性的、重要的、以及不易观察的操作进行重点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或部分,不受无关现象或部分的干扰。如:托里拆利实验,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竖直管中水银柱高出槽中水银面,管内、外水银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则部分学生可能认为:①大气压强的大小与水银柱的长度有关。当玻璃管倾斜一个角度,管中水银多了一些,水银柱长度增加,但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仍然不变,这表明与管的直立或倾斜无关。
  6.归纳观察法:归纳法从个别事物的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事物的一般原理的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大胆地贯彻课改和实施素质教育精神,提高现代学生的实验素质,以同时达到提高学生的多种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
  [2]周书权,物理实验教学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76-01  什么是“早恋”。所谓早恋,也有叫做青春期恋爱,指的是未成年男女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在中国,“早恋”一词带有长辈一方的否定性感情色彩,一般指18岁以下的青少年之间发生的爱情,特别是在校的中小学生为多。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在同性同年龄人中形成亲密朋友关系的同时,由于性的萌动而
患者,女,22岁,未婚,待业。因外阴溃烂6mon,双下肢浮肿2mon,加重3d于2000年3月4日入院。
“每天清晨,走在干净整洁的大街上,看着那些埋头工作的城市美容师,我就想由衷地说:‘你们辛苦了,你是我最敬佩的人!’”这是四年级习作课《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中的片段,孩子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习作被评为优秀等级,而小作者也被认为既善于观察又懂事。可事实是,放学后,孩子们常常将手中的废纸撕得粉碎,并高高扬飞,还美其名曰“下雪了”,不远处的环卫工人只有一脸的无奈。  某日,校外一物业管理人员拿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由于教师片面的理解导致小学语文在教学改革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当加强自身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学结构,从语文教学各个方面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突破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困难,推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得到落实。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