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生的追求,就是培育良种、生产良种、推广良种,让更多农民致富增收。”2020年12月6日,曾先后连续三年被国务院授予 “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多次受到农业部、省政府表彰,领航河南杞县20多年粮食育种生产行业发展的杞县裴村店乡农民许国志饱含深情地说。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育良种、提质量、创品牌,不断培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新品种是种业的发展基础。好的品种、好的技术推广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去做,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梦想。现在他把良种选育、生产推广的接力棒传给了儿子许远超。
育良种 提质增效扩产能
“小时候,父亲干庄稼活是一把好手,在我心中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长大后,父亲是我最坚实的依靠,送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事业上,父亲是我人生道路上的 ‘领路人’。”许远超自豪地说。
许远超,1985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子承父业,让许国志最欣慰的就是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上后继有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07年,刚上大学二年级,许远超就跟随父亲和国内知名棉花育种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谭联望研究员参与了“富棉289”“富杂3 号”“富杂5号”“岱杂2号”等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15年中,累计在全国推广棉花种植面积达1010万亩,总增产量达3.3亿斤。
大学毕业后,许远超回到家乡,接替父亲开始潜心研究良种培育。针对小麦、玉米育种,推出“良种+良种”模式,提质增效扩产能,推广“开麦13”“项麦969”“金麦8号”“豫农202”等一系列小麦和“郑单958”“郑单1002”玉米新品种,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良种培育对于保障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10年来,许远超累计推广良种小麦900多万亩,按照平均每亩增产60斤计算,累计增收粮食4.5亿斤。
提质量 打造优质良种基地
“这几年,许远超把我流转的470亩土地作为了种子繁育基地。特别是今年,繁育‘豫农605’小麦种子,共收获632100斤小麦,一亩地产1300多斤。”杞县圉镇白木岗村种粮大户刘永强高兴地说,“许总还以高于市场价一毛钱的价格收购,让我年年增收10多万元。”
2015年,许远超注册了杞县宏图农业有限公司,他与河南农业大学知名小麦育种专家詹克慧教授,就共同开发小麦新品种展开合作。
在詹克慧教授的大力帮助下,他俩2015年合作推出了优质小麦品种“豫农202”。2020年又推出了更优秀的“豫农605”,此品种具有矮秆、大穗、节水、节肥的特点,使公司的主营业务由棉花增加了小麦良种开发,成功完成了业务的升级转型。
苦功结硕果,耕耘自收成。裴村店乡李楼村贫困户李少瑞代繁的“豫农605”小麦种子,成为致富种子:“这个品种很不错,每亩产量高达1620斤,比别的农户种的小麦每亩多产300斤。”
许远超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展小麦、玉米、大蒜、棉花良种生产,以杞县裴村店乡为中心打造一个生产原种的基地;以杞县、温县、滑县以及新疆库尔勒等地作为繁育小麦、大蒜、棉花种子基地,累计2万多亩,开展良种培育生产。
与此同时,许远超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积极合作,将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展示试验放在公司试验田,将之打造成以新品种、新技术为示范中心的展示区,公司试验田被评选为“全国农业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创品牌 内延外拓增活力
培育一粒良种,改变一个世界。许远超凭借长期的本地化经营策略和差异化产品结构,所培育的优良种子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
裴村店乡李岗村贫困户安运兴年年种植四亩小麦,看着今年收获的小麦他认真地说:“‘豫农605’,这个小麦品种产量高不说,品质还好,是冰冰查麦(蛋白、面积含量高),成为我们这一带的品牌种子,能卖出好价钱。”
2018年8月,台风“玛温比亚”袭击了开封地区,杞县东部80%的玉米都受到影响,倒伏率达60%甚至80%,玉米生产损失非常严重,但许远超推出的“郑单1002”倒伏率只有10%左右。
两年间,许远超还为裴村店乡贫困群众免费发放可供耕种面积达3500亩的“郑单1002”玉米种子,每亩可收获玉米1600斤,比其他农户的产量平均高出近200斤,“郑单1002”成为当地信得过的抗倒伏品牌种子。
“通过种植‘郑单1002’,使我每亩地减少300元的损失,五亩地少损失1500元。”经历台风的裴村店乡东伯牛岗村贫困户潘效书说,加上公司及时回收粮食,保证在正常粮价的基础上给贫困群众加价2分,每亩可再多收300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個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许远超“育种人生”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许远超把眼光放得更远,2020年11月,他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的“中瑞小麦新品种研发团队”,被开封市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等联合成立了“中瑞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大蒜的品种开发、高产栽培模式研究;目前正在研究培育的全新小麦品种“瑞麦1号”将面向市场,内延外拓增活力,拓展不同市场的需求。
(责任编辑:碧澎)
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育良种、提质量、创品牌,不断培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新品种是种业的发展基础。好的品种、好的技术推广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去做,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梦想。现在他把良种选育、生产推广的接力棒传给了儿子许远超。
育良种 提质增效扩产能
“小时候,父亲干庄稼活是一把好手,在我心中是无所不能的‘超人’;长大后,父亲是我最坚实的依靠,送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事业上,父亲是我人生道路上的 ‘领路人’。”许远超自豪地说。
许远超,1985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子承父业,让许国志最欣慰的就是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上后继有人,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007年,刚上大学二年级,许远超就跟随父亲和国内知名棉花育种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谭联望研究员参与了“富棉289”“富杂3 号”“富杂5号”“岱杂2号”等棉花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15年中,累计在全国推广棉花种植面积达1010万亩,总增产量达3.3亿斤。
大学毕业后,许远超回到家乡,接替父亲开始潜心研究良种培育。针对小麦、玉米育种,推出“良种+良种”模式,提质增效扩产能,推广“开麦13”“项麦969”“金麦8号”“豫农202”等一系列小麦和“郑单958”“郑单1002”玉米新品种,服务当地农业发展。
良种培育对于保障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意义重大。10年来,许远超累计推广良种小麦900多万亩,按照平均每亩增产60斤计算,累计增收粮食4.5亿斤。
提质量 打造优质良种基地
“这几年,许远超把我流转的470亩土地作为了种子繁育基地。特别是今年,繁育‘豫农605’小麦种子,共收获632100斤小麦,一亩地产1300多斤。”杞县圉镇白木岗村种粮大户刘永强高兴地说,“许总还以高于市场价一毛钱的价格收购,让我年年增收10多万元。”
2015年,许远超注册了杞县宏图农业有限公司,他与河南农业大学知名小麦育种专家詹克慧教授,就共同开发小麦新品种展开合作。
在詹克慧教授的大力帮助下,他俩2015年合作推出了优质小麦品种“豫农202”。2020年又推出了更优秀的“豫农605”,此品种具有矮秆、大穗、节水、节肥的特点,使公司的主营业务由棉花增加了小麦良种开发,成功完成了业务的升级转型。
苦功结硕果,耕耘自收成。裴村店乡李楼村贫困户李少瑞代繁的“豫农605”小麦种子,成为致富种子:“这个品种很不错,每亩产量高达1620斤,比别的农户种的小麦每亩多产300斤。”
许远超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开展小麦、玉米、大蒜、棉花良种生产,以杞县裴村店乡为中心打造一个生产原种的基地;以杞县、温县、滑县以及新疆库尔勒等地作为繁育小麦、大蒜、棉花种子基地,累计2万多亩,开展良种培育生产。
与此同时,许远超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积极合作,将新品种的比较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展示试验放在公司试验田,将之打造成以新品种、新技术为示范中心的展示区,公司试验田被评选为“全国农业推广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创品牌 内延外拓增活力
培育一粒良种,改变一个世界。许远超凭借长期的本地化经营策略和差异化产品结构,所培育的优良种子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
裴村店乡李岗村贫困户安运兴年年种植四亩小麦,看着今年收获的小麦他认真地说:“‘豫农605’,这个小麦品种产量高不说,品质还好,是冰冰查麦(蛋白、面积含量高),成为我们这一带的品牌种子,能卖出好价钱。”
2018年8月,台风“玛温比亚”袭击了开封地区,杞县东部80%的玉米都受到影响,倒伏率达60%甚至80%,玉米生产损失非常严重,但许远超推出的“郑单1002”倒伏率只有10%左右。
两年间,许远超还为裴村店乡贫困群众免费发放可供耕种面积达3500亩的“郑单1002”玉米种子,每亩可收获玉米1600斤,比其他农户的产量平均高出近200斤,“郑单1002”成为当地信得过的抗倒伏品牌种子。
“通过种植‘郑单1002’,使我每亩地减少300元的损失,五亩地少损失1500元。”经历台风的裴村店乡东伯牛岗村贫困户潘效书说,加上公司及时回收粮食,保证在正常粮价的基础上给贫困群众加价2分,每亩可再多收300元。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個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这是许远超“育种人生”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许远超把眼光放得更远,2020年11月,他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成立的“中瑞小麦新品种研发团队”,被开封市政府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市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等联合成立了“中瑞大蒜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大蒜的品种开发、高产栽培模式研究;目前正在研究培育的全新小麦品种“瑞麦1号”将面向市场,内延外拓增活力,拓展不同市场的需求。
(责任编辑:碧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