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新中国第一居委会“身世之谜”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toh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杭州市上城区金钗袋巷,陈福林老人每次经过此地总要到巷口正在修缮的“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去转转,那里有他60年前的回忆。在展示中心里,一部名为《主人》的4D电影,真实再现了1949年10月23日晚新中国第一居委会——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居委会选举的情景。陈福林,旧社会的三轮车夫,当选为新中国第一居委会的主任,翻身成了主人。
  60年前,新中国第一居委会在上羊市街的诞生,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保甲制度,标志着中国基层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新的历史时代,在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上划上浓重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60年后,新中国第一居委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60年来,上羊市街经历了风风雨雨,她不仅迈出了推动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第一步,而且一直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
  2009年12月21日,人们在新中国第一居委会诞生地建起的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举行了庆生活动。国家民政部部长李学举称“寻访到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和“建设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是对中国社区建设的两大贡献。追寻历史,是为了让历史告诉现实,也希望历史能够启发现实。
  
  历经五载寻访60年前那一天
  
  新中国第一居委会到底在哪里?多年来一直没有答案。民政部开展大规模的寻访“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行动,源于5年前在全国会议上的一次不经意的质疑。2004年民政部在南京召开《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立法调研座谈会,会上针对有人提出最早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在1950年北方城市的说法,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会建设处处长张宏国提出自己的质疑,理由是杭州市人民政府早在1949年12月1日,就颁发了《关于取消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指示》,该文件表明,当时杭州就已经建起了居民委员会,而且对该组织的结构、性质、任务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一提法,立即引起了民政部和与会专家的极大兴趣,有人提出,杭州是否可以进一步提供相关的档案文献加以证实。正是由于这一次不经意间的质疑,杭州市开展“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诞生地的寻访工作。也由此慢慢解开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居民委员会“身世之迷”。
  回到杭州后,张宏国开始着手查找相关资料,由于许多档案尘封已久,且当时归档不够规范,加上人手条件的限制,仅提供了《杭州市民政志》论述居民委员会建设的有关内容,无法拿出其它更确切的证据。此事就这样搁置起来。
  2007年1月,一次偶尔的机会,张宏国遇到解放初期时任杭州市民政局办公室负责基层组织建设的钱益知老人。当问及解放初居民委会员建设时,钱老比较肯定地说,杭州最早成立居民委会员是上城区,记忆中是柳翠井巷居民委会员,当时搞过一个调查报告。针对这一说法,杭州市民政局会同上城区政府成立寻访组,寻访工作正式启动。寻访中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历史档案里查到了1952年7月《上城区柳翠井巷居民区调查报告》,报告明确提到:柳翠井巷居民区成立3年来,经过4次改选,在历次改选中委员的变动不大。由此推断柳翠井巷居民委员会成立时间应在1949年12月1日之前,比目前记录的天津市成立的居民委会员时间至少提前了近一年时间,极有可能就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居民委员会。2月下旬,上城区民政局通过公安网,对调查报告中所提到的居民委员会成员的姓名、是否还在世和现居住地等情况进行了搜寻,发现该居民委员会的7名成员中,仅有生产委员钱珊瑚还健在。于是,2月27日下午,寻访组同志前往中山苑,拜访钱珊瑚老人。根据她回忆,寻访组分析认为柳翠井巷居民委会员成立时间大约应该在10月份。
  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16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市政府《内参》上看到了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是上城区的柳翠井巷居民委员会后,首先作出重要批示,随后浙江省、杭州市的许多媒体立即跟进作了报道,社会上市民也纷纷打电话,提供了许多有关居民委员会建设的信息。8月4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詹成付司长和城市处刘勇处长专程来到柳翠井巷社区,听取杭州市关于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寻访工作和建设中国社区建设发展史料馆的设想情况汇报,并到社区实地踏看拟建社区建设发展史料馆的地址。他们对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寻访工作给予极高的评价。9月9日,在前期寻访研究的基础上,民政部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问题论证会,会上北京、上海、天津、济南、哈尔滨、杭州等城市分别提供了有关城市基层组织建设的史料。会议一致达成共识,认为 “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必须具备5个条件:即“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以后、名称为居民委员会、地域为城市、组织性质为群众自治、组织结构为民主管理的委员会制”。会后新华社播发了关于民政部“寻访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的消息,欢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900余件档案史料抽丝剥茧一锤定音
  
  此后,全国各大城市纷纷提供相关资料,其中北京市民政局政权处表示,北京市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成立于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政权处表示,内蒙古以农牧为主,城市工作发展较晚;上海市民政局政权处认为,上海市于1951年10月开始设立居民委员会;河北省民政厅反映,唐山市解放初,沿用保甲制,1949年初建立了“街公所”,同年9月又将“街公所”改为“居民委员会”,但是无法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广东省民政厅政权处表示,广东解放时间较晚,不大可能产生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广西省民政厅的电子邮件表明,广西于1950年底开始清理整顿旧街甲组织,桂林、柳州、梧州等市在市街内成立居民小组,1954年,开始按照居民居住状况,参照公安户籍的管辖设立居民委员会;山东省民政厅政权处发函表示,从查到的济南市志、文史资料、当年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方案等资料中可以看出,济南1948年底建立了居民选举产生的组织。辽宁、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海南、福建、江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河北、吉林、湖北、江苏、重庆等地民政厅(局)政权处表示要进一步查访。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民政部认为杭州市、武汉市、济南市和天津市有进一步寻访论证的必要。同时,寻访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媒体和许多有识志士也开始寻找有关历史资料。
  《今日早报》记者贺一祺十分关注“第一居”的寻访工作,始终跟踪着寻访组查询,并非常热心地在《浙江日报》社查到了《上城区公所取消保甲制度建立居民委员会》的通讯稿,及时提供给了寻访组。为遵循历史,查明真相,9月13日杭州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周伟华、包宏武及上城区民政局马丽华、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任先庭科长以及陈军等再次前往杭州市档案馆,系统地查阅了杭州市政府1949年前后的相关历史档案。此后的一个多月来的寻访竟然又有了新发现。民政部和各级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到杭州市档案局、上城区档案馆和杭州市图书馆等地进行反复核查,翻阅了大量的1949年至1950年的相关历史资料,对史料中反映的人物、地点进行寻访、查证,累计的相关资料文件厚达一人多高。
  经过艰苦的查找,“上羊市街”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杭州市档案馆,人们找到了新的线索。新发现的档案是1949年12月的《杭州市上城区现有居民委员会/乡政府村公所调查表》和1949年12月12日上城区公公所《取消保甲制建立居民委员会半年工作总结》。调查表、总结与此前发现的通讯稿相互照应,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根据总结,杭州市建立居委会的工作是1949年10月13日开始的,两个月中完成了14个居民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其中,上羊市街居委会辖2250户,43个居民小组。居委会主任是陈福林,副主任是陈道彰和王金贵。
  通讯稿反映,人力车夫(陈福林)的妻子开始不同意他当居委会主任,后经座谈和说服同意了;而总结写道,候选居民委员当初说工作忙不肯干,经座谈和个别说服大都能愉快接受。“例如,上羊市街的人力车工人,他的老婆起初不让他当,经教育后同意了。”“上羊市街”的名字赫然在册!根据资料,当时的选举时间可以精确到1949年10月23日的晚上7点至10点多。
  新发现的证据被迅速提交给民政部,经过专家的分析、充分肯定了其价值,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是:上城区是杭州市最先开始成立居委会试点工作的城区,上城区的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成立时间要早于柳翠井巷居委会,并且完全符合民政部提出的5个条件。
  2008年6月19日,民政部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其他有争议的地区因找不到新的证据,明确表态放弃寻找。当天,杭州市作为唯一的申报城市在这次专家论证会上作了陈述报告。
  6月28日,在杭州举行的“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寻访结果发布会上,民政部确认了上羊市街居民委会为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对于新中国城市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来说,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笔。
  
  15000件档案解码尘封记忆
  
  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城市居民委员会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60年,一部新中国第一居委会——杭州市上城区上羊市街的发展变迁史是中国城市居委会和社区建设发展史的缩影。
  从最初毛主席视察过的小营巷,到缺乏核心证据、身份始终存疑的柳翠井巷,再到上羊市街,经过1500多个日日夜夜,锲而不舍地努力,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有关基层政权建设的档案被人们一层层打开。张国宏、马丽华等有心人在有关方面和市区档案馆的支持帮助下,通过不懈努力终于还原了历史。如今,这些“见证第一居委会诞生的历史纪录”连同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社区建设的档案史料已落户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这里集史料陈列、文物展示、理论研究、文献收藏、社区实务于一体。
  一张发黄的选民证,一份1949年的报纸——别看这小小的一纸一证,它们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作为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筹备单位,上城区档案馆除了充分挖掘馆藏档案外,还通过广泛征集大量档案史料,为丰富展示中心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全国人大吴邦国委员长为“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亲笔题词,前副总理李岚清为“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题词以及全国政协孙家正副主席的贺词,突现了新中国第一居委会的历史地位。中央档案馆提供的中共中央《关于处理保甲人员办法的指示》,华东军政委员会《关于10万人口以上城市建立居民委员会试行方案(草案)》,中央政法委《关于城市政权建设和基层组织问题的报告》,谢觉哉同志《关于城市居民委员会有关问题给政法委员会的报告》,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档案史料为研究中国社区建设发展史提供了权威的依据。
  15000卷档案史料浓缩了60年中国社区建设发展历史,不仅可以全面反映我国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脉络和社区建设的发展成绩,还充分展示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中取得的光辉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国社区建设的历史课堂、实践样板、研究基地和对外窗口。
其他文献
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借助语言巧妙自然地把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串联起来,恰到好处地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而不只是用来展示
期刊
想要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以农场财务部门为例,分析农场财务控制的必要性,对影响农场财务内部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授权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意味着这个备受关注的项目迈出了重要一步,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作为首家进入我国内地的迪士尼乐园,上海迪士尼不仅会带来一家代表全球顶级水准的主题乐园,还将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系列迪士尼动漫产品带入国内,这也意味着,我国本土的旅游业和动漫产业都将在“家门口”迎接挑战。    目前,各方高度关注的上海迪士尼项目,前景正在逐
水泥搅拌桩是水利施工中常用的加固地基的方法,其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实际施工中,除了以上总结的一些要点,更加重要的是施工人员以及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在施工前后一
在信息时代和网络化的社会中,计算机得到了普及,多媒体技术也被应用于教学当中.物理是一门抽象难懂的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
期刊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现如今教育教学课堂当中信息技术也被广泛的使用.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异化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归类为:其自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