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之间:轴心时代文化转型的比较——以《周易》为透视文本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形态在轴心期发生了第一次大转型:由神学文化形态转变为世俗文化形态.这次转型确立了作为人文主义精华的心学传统,这是今天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资源;但同时也逐渐失落了作为'第一实体'的个体精神,这是与现代性相悖逆的.这次转型经过三个阶段(西周、春秋、战国),而<周易>文本正是其经典表征:<易经>观念是其发端,<左传>筮例是其发展,<易传>思想是其完成.唯其如此,<周易>后来成为中国群经之首、百行之源.
其他文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推进、完善的过程,实现社会正义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司法保障是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实现正义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包括刑事法
作为以社会经济变化发展规律和特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哲学,须下功夫分析社会诚信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知识价值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三
宋儒吕本中的《童蒙训》是一部侧重伦理道德教化的童蒙课本。今传《童蒙训》源于南宋绍定二年刻本 ,已非旧貌 ,“原本”既有大量诗文论说 ,又有更多的为官之道 ;今本《童蒙训》主要讲述了尽孝、明礼、诚信、风节、仁慈、谨慎、庄重、勤劳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该书采用语录体、内容以作者所见所闻为主 ,且具有浓厚的理学色彩。
加入WTO与资本项目可兑换没有必然联系,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经济改革和开放措施的一部分,中国就循序渐进推进了货币可兑换进程,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中国开放资本账户采
刑事诉讼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隐私权是其应有之义.隐私权在刑事诉讼领域的诉求体现在:是否属于强制措施的认定标准从&#39;物理入侵说&#39;转变为&#39;隐私权保护说&#39
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子书,但却不载于《梁书*元帝本纪》.其原因恐有三:一是《金楼子》成书时正遇梁末战乱,姚察撰《梁史》时所据&#39;国史旧文
苏氏蜀学对荆公新学的批评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潜伏期、激化期和深化期。它反映出二氏之学在经世层面“重法”或“重人”等诸多分歧 ,以及苏轼的儒学传承意识。它与北宋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