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工科院校有着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专业背景,有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决条件。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力依托和平台,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模式及现状,认真总结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有益经验,挖掘不足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基地建设新模式,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模式;研究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现状
1.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依托、模式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科学类)挂靠单位。学院是以冶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优势学科为依托,以“大资源、大环境”为专业背景的典型工科学院,拥有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院每年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达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强大的工科学院背景与实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技创新基地活动开展以大三、大四年级本科生为主。2008年,学院共216名同学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报名率达40.37%(以三、四年级计),课题立项31项,31个科技创新小组共126名学生实际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实际参与率为23.55%,占报名人数的58.3%。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年为周期,于每年九月召开动员大会的形式启动,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以指导教师课题立项、学生自由搭配小组进行双项选择的方式展开,即教师选学生,学生选教师和课题项目。初期对立项课题进行审查,对通过者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中期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跟踪检查,进行中期汇报;后期一般为每学年的六、七月份对相关立项课题进行成果验收,鉴定评价。
2.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科学类)自2006年开始建设以来,2006-2007、2007-2008、2008-2009三学年分别征集创新课题17、15和31项。三年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先后获得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新型实用发明专利1项,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学生独立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为核心期刊)。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成员先后到名牌大学继续深造、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工作。基地建设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成果受到《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的经验总结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动员、总结、表彰,学生座谈、指导老师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途径将科技创新活动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将科技创新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教育理念联系起来,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给予配套硬件,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科学类)由学院与学校共建,以学院建设为主,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自然科学类科技创新活动。围绕基地建设搭建了由学院院长任主任的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由学院教学副院长任主任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创新课题进行综合评价、评审、指导和验收;由学院团委书记为责任人的办公室,负责科技创新活动日常管理和运作。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和正常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管理逐步完善,制度保障有力
学院将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量化,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优良学风班级的创建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在落实本科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立项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人文讲座活动为补充,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强化手段的学风建设的新管理体系。学校每年划拨50万元成立“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先后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条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同时,学院根据基地实际运作情况设立了基地章程和基地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做到立项有评审,过程有监督,活动有记录,成果有汇报。制度完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推进的有力保障和力量源泉。
3.课题源自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创新水平
学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教师则是活动开展的强大推动力。学院落实的指导教师奖励措施和工作量计算办法,充分肯定指导老师的工作,有效推动了教师参与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立项的课题中有合作项目、科研子课题也有指导老师的自选课题,均来自科研项目。如《鄂西鲕状赤铁矿粒铁法选矿试验研究》《不锈钢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布袋除尘器检漏方法对比试验研究》等。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第一线的教学工作中来,加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针对性,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有力地提升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4.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学院抓住特色赛事,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精心组织备赛和竞赛,承担了各项赛事的联络及后勤服务工作。例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赛事,组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集中进行课题研究,保证科技活动成果的形成。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活动方式,利用校园网、校报、座谈会和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创新成果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团队的宣传与表彰,将科技创新成果量化,纳入评奖评优
和目标考核中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
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地建设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展开,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受关注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例如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够及时;配套设施不齐全,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地不多,虽然有开放实验室,但是均要给一线的教学任务让路;教师辅导力量不足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中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甚至出现了报名参加的人多,实际参加的人少。
2.科技创新的梯队建设缺乏有效措施
教学计划难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热情,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局限性大。低年级学生虽然有热情,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又忙于准备考研和就业,难有大量精力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在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人选中也很难评价、取舍;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指导教师均是以个人名义参加指导,没有形成稳定的团队和系统。虽然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从整体上出现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但省级以上重大发明、科技成果却不多,且大多数学生仅是靠课余时间的突击来完成的,长期坚持研究的学生非常少。这种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大学生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措施。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1.改变指导思想,将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计划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本质工作和核心任务。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将会使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有力保障。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纳入应用性教育教学环节,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设相关课程,设置创新学分,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学位联系起来,同时增加资金、设备、场地等相关硬件的投入力度。
2.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实施制度建设创新
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进行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环节,即“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需要实施制度建设的创新,建立起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场地管理、课题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激励措施、经验总结等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同时,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学生培训、开展科技交流、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创新骨干队伍建设;通过落实工作量,成立导师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的方式加强组织管理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指导和管理能力。
3.发挥工科院校传统优势,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如课题多、项目多、实验多、专业性强、有相关专业实验室传统优势,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服务。针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人数有限,参与时间不多、结题周期短、指导教师少等情况,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有序的开展。例如,搭建科技创新梯队,课题、指导教师相对固定,人员、地点相对灵活的模式,让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分工不同,保证参与者从进校到毕业都有参与科技创新,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梯队。将教师晋升、报酬与科技创新指导挂钩,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日常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纳入到常态化管理的范畴中来。人员、场地、体制三位一体化构建长效机制,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朱华山,徐杰,张荣才.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1):104- 105.
[3] 周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4] 林凌,庄文敏.普通院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模式;研究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现状
1.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依托、模式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科学类)挂靠单位。学院是以冶金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优势学科为依托,以“大资源、大环境”为专业背景的典型工科学院,拥有环境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院每年承担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达5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强大的工科学院背景与实力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先决条件。
科技创新基地活动开展以大三、大四年级本科生为主。2008年,学院共216名同学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报名率达40.37%(以三、四年级计),课题立项31项,31个科技创新小组共126名学生实际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实际参与率为23.55%,占报名人数的58.3%。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年为周期,于每年九月召开动员大会的形式启动,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以指导教师课题立项、学生自由搭配小组进行双项选择的方式展开,即教师选学生,学生选教师和课题项目。初期对立项课题进行审查,对通过者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中期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跟踪检查,进行中期汇报;后期一般为每学年的六、七月份对相关立项课题进行成果验收,鉴定评价。
2.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
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科学类)自2006年开始建设以来,2006-2007、2007-2008、2008-2009三学年分别征集创新课题17、15和31项。三年来,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先后获得湖北省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新型实用发明专利1项,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学生独立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为核心期刊)。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优秀成员先后到名牌大学继续深造、大型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参加工作。基地建设的先进事迹和优秀成果受到《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的经验总结
1.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学校、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工作,通过动员、总结、表彰,学生座谈、指导老师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途径将科技创新活动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本科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将科技创新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核心教育理念联系起来,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给予配套硬件,支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自然科学类)由学院与学校共建,以学院建设为主,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开展自然科学类科技创新活动。围绕基地建设搭建了由学院院长任主任的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由学院教学副院长任主任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创新课题进行综合评价、评审、指导和验收;由学院团委书记为责任人的办公室,负责科技创新活动日常管理和运作。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完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开和正常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管理逐步完善,制度保障有力
学院将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量化,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优良学风班级的创建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在落实本科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立项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人文讲座活动为补充,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强化手段的学风建设的新管理体系。学校每年划拨50万元成立“武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先后出台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创新学分”实施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条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同时,学院根据基地实际运作情况设立了基地章程和基地管理制度,对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做到立项有评审,过程有监督,活动有记录,成果有汇报。制度完善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推进的有力保障和力量源泉。
3.课题源自科研项目,不断提高创新水平
学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教师则是活动开展的强大推动力。学院落实的指导教师奖励措施和工作量计算办法,充分肯定指导老师的工作,有效推动了教师参与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立项的课题中有合作项目、科研子课题也有指导老师的自选课题,均来自科研项目。如《鄂西鲕状赤铁矿粒铁法选矿试验研究》《不锈钢基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废水的处理》《布袋除尘器检漏方法对比试验研究》等。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第一线的教学工作中来,加强了科技创新活动的针对性,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有力地提升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水平和质量。
4.广泛动员精心组织,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学院抓住特色赛事,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精心组织备赛和竞赛,承担了各项赛事的联络及后勤服务工作。例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等赛事,组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集中进行课题研究,保证科技活动成果的形成。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层层推进的活动方式,利用校园网、校报、座谈会和报告会等形式加强对创新成果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团队的宣传与表彰,将科技创新成果量化,纳入评奖评优
和目标考核中来,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
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地建设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要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展开,它作为第二课堂的一部分,在资金、设备、场地和参加人数、受关注程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其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例如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够及时;配套设施不齐全,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场地不多,虽然有开放实验室,但是均要给一线的教学任务让路;教师辅导力量不足显得尤为突出,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中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状况,甚至出现了报名参加的人多,实际参加的人少。
2.科技创新的梯队建设缺乏有效措施
教学计划难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热情,造成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时间不足,局限性大。低年级学生虽然有热情,但对科研不知从何下手,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又忙于准备考研和就业,难有大量精力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在报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人选中也很难评价、取舍;学生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指导教师均是以个人名义参加指导,没有形成稳定的团队和系统。虽然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从整体上出现逐年增加的良好趋势,但省级以上重大发明、科技成果却不多,且大多数学生仅是靠课余时间的突击来完成的,长期坚持研究的学生非常少。这种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大学生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措施。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1.改变指导思想,将学生科技创新纳入教学计划
教学是高等学校的本质工作和核心任务。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将会使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得到有力保障。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纳入应用性教育教学环节,为大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开设相关课程,设置创新学分,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毕业、学位联系起来,同时增加资金、设备、场地等相关硬件的投入力度。
2.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实施制度建设创新
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实施进行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四个环节,即“立项申报、过程指导、结题评审、成果展示”,需要实施制度建设的创新,建立起涉及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场地管理、课题项目管理、科研经费使用、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激励措施、经验总结等一系列有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同时,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活动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学生培训、开展科技交流、评选优秀科研成果,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创新骨干队伍建设;通过落实工作量,成立导师团,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讲座、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的方式加强组织管理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指导和管理能力。
3.发挥工科院校传统优势,建立科技创新长效机制
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应该充分发挥工科院校如课题多、项目多、实验多、专业性强、有相关专业实验室传统优势,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服务。针对科技创新活动参与人数有限,参与时间不多、结题周期短、指导教师少等情况,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持续、有序的开展。例如,搭建科技创新梯队,课题、指导教师相对固定,人员、地点相对灵活的模式,让所有年级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分工不同,保证参与者从进校到毕业都有参与科技创新,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梯队。将教师晋升、报酬与科技创新指导挂钩,将科技创新活动与日常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纳入到常态化管理的范畴中来。人员、场地、体制三位一体化构建长效机制,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朱华山,徐杰,张荣才.高校学生科技活动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1):104- 105.
[3] 周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新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8).
[4] 林凌,庄文敏.普通院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