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这个小镇上工作生活了14个年头,这14年,我见证了小镇无数的更迭嬗变,但特别有趣的是,这些变化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越来越多的药店。
小镇是我们的县城,南北狭长,东西逼仄,街道只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在日新月异的南方,这样的县城的确过于“袖珍”。近年来,小镇虽有所扩张,但总体变化不大,方圆依然不到3平方公里,依然纤细单薄,如营养不良的农家女。然而,就在这3平方公里不到的地方,却随处可见装修时尚的药店。以前,药品是附属于国营医院的,民营药店极少。近些年,小镇上的药店发展异常快捷,首先是一两家,而且规模较小,接着是三五家、十数家、数十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保持蓬勃之勢,如今数数,大大小小差不多上百家了吧,规模也越来越大。我住所所在的街道,从头至尾不足500米的距离,街道两旁就林立着“百姓”、“千金”、“祥林”、“人民”等4家大型药品超市,中间还有一些很难让人记住名字的门店,也大都是卖药的。这条街原来还有一家卖百货的“津津乐”大型超市,营业不到两年就被“百姓大药房”扩张掉了。
这些药店中,有的是原来街道上的小店面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一些医院离职人员集资开发的,有的是外地品牌的连锁经营。我的一个李姓熟人,原来在妇幼保健医院的门前租了个约3米宽、5米长的门面做药品零售,如今他在小镇上已经拥有3家药店,经营面积千余平方米,小镇的药店发展情况,可见一斑。还有的药品连锁店在小镇上远不止一二家,“千金大药房”连锁超市在镇上就有5家。在笔直的街道旁,密集的药店齐唰唰地亮相,鳞次栉比,争奇斗艳,也算小镇一大奇观。这些年,最能反映小镇商业繁荣的,唯有药品零售一行。站在街头左右望过去,那夸张艳丽的招牌,彻夜耀眼的灯箱,着装整洁的收银员,一律都是药店。间或碰上促销的时候,药店门前还会搭起高台,支起音响,花鼓戏演员和通俗歌手粉墨登场,同台献艺,远古与现代,铜锣与萨克斯,南腔北调混杂在小镇特有的市声中,颇给人一丝幽默的享受。
药店多了,倒给出行的人们提供了不少便利,这真是无心插柳的收获。比如人们串门购物,招呼好的”后,对司机不必说到某某路下,直呼到某某药店,的士立马风驰电掣而去;生人问路,指路的大爷大妈听完问话也必定快人快语:哦,那儿呀,直走右拐,过了某某药店便是;年轻人通电话约会,地点迅即就能敲定:6点半,某某药店前,不见不散啊……如同人们一说起玉就会想到蓝田、一说起瓷就会想起景德镇一样,药店成了我们这个小镇的名片,成了小镇街道的标志。
要问小镇上这些年哪类人生意做得最好,赚钱最多,赢利时间最长,人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开药店的。前文提到的那位李姓熟人,不仅药店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且盖了别墅,换了车子,应了小镇流行语:药店就是生产力!与药店越来越多相对应的是,小镇的体育健身场所越来越少了。小镇原有一个体育馆,后来被商人开发了,但特有意思的是,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药品超市,占地十余亩,三层楼房,电梯通联,“千金大药房”的招牌赫然醒目。小镇原来还有一个露天溜冰场,如今也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生财宝地了。杂文家魏剑美说奥运会“豪华开幕式和高居第一的金牌数并没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随处可见的体育设施”,仿佛出人意料之外。而在我们的小镇,体育场馆的消失,带来了药店的繁荣昌盛,却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
小镇上唯一能与药店增势相当的是酒楼的增多。近年,小镇上的酒楼虽然天天有开张的也有关门的,但总的趋势是开业的多于关门的,赚钱的多于赔本的。小镇除了酒楼就是药店,这给人一个印象,就是这里的人们首先是吃饭,然后就是吃药。吃饭是口食之欲,先哲告子说:“食色性也”,可见吃饭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要求。而吃药呢?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求,因为人只有身体出了毛病才会去吃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去吃药那是脑子的问题,不是身体的毛病。不过,如今脑子有问题的人并不在少数,很多人稍有伤风感冒就紧张得一惊一乍如世界末日,慌忙提着长长的购物袋走进药店。有人把吃药当成了生活习惯,家里柜子抽屉里到处是像存折一样码得整整齐齐的药物,大人的,小孩的;外用的,内复的;健胃的,消脂的;滋阴的,补阳的……没事就翻箱倒柜找药吃,反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倘肚里填多了山珍海味荤腥油腻而捡个富贵病什么的,那人就更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必然天天时时“与药共舞”,药店生意不好才怪。
当然,药本身也能给药店带来顾客和效益。我的一位同事,孩子身体欠佳,隔三差五地送孩子上医院。后来,孩子点滴打多了,药用得太“好”了,结果一般的药用在小孩身上根本不见效。据说,这是因为药物影响了孩子的免疫力。用医疗术语说,是因为孩子对药品产生了“赖药性”。没法,药品的档次只得越来越高,药品的剂量只得越来越大。从此,这位做父亲的,药店就成了他除家里和单位而去得最多的地方,光荣地成了药店一个没有报酬只有贡献的编外打工仔了。
一个不足4万人的小镇,拥有如此庞大的药品零售体系,确实值得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好好研究一番。我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倘若某一天又像四十年前一样面对大饥荒,田里产不出庄稼,菜地种不出菜蔬,山上长不出野果,那时的人们会不会疯狂跑进药店抢药吃呢?那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药品能不能把人们的肚皮给撑起来呢?这的确是个很“雷人”的问题。
小镇是我们的县城,南北狭长,东西逼仄,街道只有纵横交错的几条,在日新月异的南方,这样的县城的确过于“袖珍”。近年来,小镇虽有所扩张,但总体变化不大,方圆依然不到3平方公里,依然纤细单薄,如营养不良的农家女。然而,就在这3平方公里不到的地方,却随处可见装修时尚的药店。以前,药品是附属于国营医院的,民营药店极少。近些年,小镇上的药店发展异常快捷,首先是一两家,而且规模较小,接着是三五家、十数家、数十家,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保持蓬勃之勢,如今数数,大大小小差不多上百家了吧,规模也越来越大。我住所所在的街道,从头至尾不足500米的距离,街道两旁就林立着“百姓”、“千金”、“祥林”、“人民”等4家大型药品超市,中间还有一些很难让人记住名字的门店,也大都是卖药的。这条街原来还有一家卖百货的“津津乐”大型超市,营业不到两年就被“百姓大药房”扩张掉了。
这些药店中,有的是原来街道上的小店面发展起来的,有的是一些医院离职人员集资开发的,有的是外地品牌的连锁经营。我的一个李姓熟人,原来在妇幼保健医院的门前租了个约3米宽、5米长的门面做药品零售,如今他在小镇上已经拥有3家药店,经营面积千余平方米,小镇的药店发展情况,可见一斑。还有的药品连锁店在小镇上远不止一二家,“千金大药房”连锁超市在镇上就有5家。在笔直的街道旁,密集的药店齐唰唰地亮相,鳞次栉比,争奇斗艳,也算小镇一大奇观。这些年,最能反映小镇商业繁荣的,唯有药品零售一行。站在街头左右望过去,那夸张艳丽的招牌,彻夜耀眼的灯箱,着装整洁的收银员,一律都是药店。间或碰上促销的时候,药店门前还会搭起高台,支起音响,花鼓戏演员和通俗歌手粉墨登场,同台献艺,远古与现代,铜锣与萨克斯,南腔北调混杂在小镇特有的市声中,颇给人一丝幽默的享受。
药店多了,倒给出行的人们提供了不少便利,这真是无心插柳的收获。比如人们串门购物,招呼好的”后,对司机不必说到某某路下,直呼到某某药店,的士立马风驰电掣而去;生人问路,指路的大爷大妈听完问话也必定快人快语:哦,那儿呀,直走右拐,过了某某药店便是;年轻人通电话约会,地点迅即就能敲定:6点半,某某药店前,不见不散啊……如同人们一说起玉就会想到蓝田、一说起瓷就会想起景德镇一样,药店成了我们这个小镇的名片,成了小镇街道的标志。
要问小镇上这些年哪类人生意做得最好,赚钱最多,赢利时间最长,人们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开药店的。前文提到的那位李姓熟人,不仅药店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且盖了别墅,换了车子,应了小镇流行语:药店就是生产力!与药店越来越多相对应的是,小镇的体育健身场所越来越少了。小镇原有一个体育馆,后来被商人开发了,但特有意思的是,取而代之的是一座药品超市,占地十余亩,三层楼房,电梯通联,“千金大药房”的招牌赫然醒目。小镇原来还有一个露天溜冰场,如今也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生财宝地了。杂文家魏剑美说奥运会“豪华开幕式和高居第一的金牌数并没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随处可见的体育设施”,仿佛出人意料之外。而在我们的小镇,体育场馆的消失,带来了药店的繁荣昌盛,却确实是情理之中的事。
小镇上唯一能与药店增势相当的是酒楼的增多。近年,小镇上的酒楼虽然天天有开张的也有关门的,但总的趋势是开业的多于关门的,赚钱的多于赔本的。小镇除了酒楼就是药店,这给人一个印象,就是这里的人们首先是吃饭,然后就是吃药。吃饭是口食之欲,先哲告子说:“食色性也”,可见吃饭问题是与生俱来的要求。而吃药呢?肯定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求,因为人只有身体出了毛病才会去吃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去吃药那是脑子的问题,不是身体的毛病。不过,如今脑子有问题的人并不在少数,很多人稍有伤风感冒就紧张得一惊一乍如世界末日,慌忙提着长长的购物袋走进药店。有人把吃药当成了生活习惯,家里柜子抽屉里到处是像存折一样码得整整齐齐的药物,大人的,小孩的;外用的,内复的;健胃的,消脂的;滋阴的,补阳的……没事就翻箱倒柜找药吃,反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倘肚里填多了山珍海味荤腥油腻而捡个富贵病什么的,那人就更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罐子”,必然天天时时“与药共舞”,药店生意不好才怪。
当然,药本身也能给药店带来顾客和效益。我的一位同事,孩子身体欠佳,隔三差五地送孩子上医院。后来,孩子点滴打多了,药用得太“好”了,结果一般的药用在小孩身上根本不见效。据说,这是因为药物影响了孩子的免疫力。用医疗术语说,是因为孩子对药品产生了“赖药性”。没法,药品的档次只得越来越高,药品的剂量只得越来越大。从此,这位做父亲的,药店就成了他除家里和单位而去得最多的地方,光荣地成了药店一个没有报酬只有贡献的编外打工仔了。
一个不足4万人的小镇,拥有如此庞大的药品零售体系,确实值得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好好研究一番。我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问题:倘若某一天又像四十年前一样面对大饥荒,田里产不出庄稼,菜地种不出菜蔬,山上长不出野果,那时的人们会不会疯狂跑进药店抢药吃呢?那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药品能不能把人们的肚皮给撑起来呢?这的确是个很“雷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