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文化的几个关节

来源 :企业文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ieH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对于企业的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创新文化,是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是一种为创新而生、因创新而变又作用于创新的文化形态,是推动企业创新的根本和源泉。
  作为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创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创新理念、创新制度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通过培育创新文化,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培育创新文化呢?
  企业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企业家是企业人格化的代表,对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与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一个企业究竟采取哪种战略观、管理观与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家起着关键性作用。
  创新文化首先是一种宏观战略层面的变革文化。在企业战略的选择上,一个富有创新意识和求索精神的企业家,一般坚持市场机会本位的战略观,倾向于采取扩张型战略,追求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在企业快速发展进步中享受成功的乐趣。而缺乏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显得老成保守,坚持资源能力本位的战略观,追求四平八稳,害怕变革和失败。
  一个具有开放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求索的精神的企业家,会身体力行、率行垂范创新文化,带动形成整个企业的创新氛围。乔布斯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苹果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源于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和富有想象力的心灵。在他的带领下,苹果开始进行颠覆式创新,屡屡打破产品研发方面现有规则,从来自社会、家庭以及思维深处的一切条条框框跳了出来,研发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产品。
  建立有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决定着企业发展进步的活力,影响着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体制新、机制活则环境优、发展快。要建立健全创新机制,使创新融入管理各流程、各环节,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的创新。
  首先要加大投入,为创新提供经费等各种支持。目前,在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中,创新投入占营业收入的约6.74%,这个比重相比一般企业来说要高出不少,但同美、日等国一些大企业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那创新投入多少才合适呢?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投入的60%左右应该围绕主业进行,不断提高企业主业的核心竞争力;20%左右用于相关主业技术的研发,这样可以使核心技术得到更多应用,另外20%左右可用于其他新兴领域的投入,为企业未来的新发展找到新的机遇。当然,实践中企业研发的投入比例会因环境及自身实际情况有所调整,而且除了关注技术创新投入外,也要加大对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的投入,以有助于构建系统的创新文化建设体系。
  要大力鼓励发明创造。要建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动态评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效保护和利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和做法,从专业制度上规范鼓励发明创造。要完善激励机制,设置有激励效应的薪酬体系和技术创新专项奖。当然,这种激励机制首先保证的是一个宽松的有效的激励氛围,比如在创新文化浓厚的公司,精神奖励效果较好,以员工的名字命名产品,颁布特别的荣誉等。当一些创新型员工更在意的是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满足感时,金钱和职务的晋升对他们的影响力不是很大,应给他们凭爱好和兴趣自主选择创新方向留取空间,给予可供继续创新的资源。
  要培养创新团队,打造高素质队伍。要选拔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让敢创新、敢担当、敢负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得到重用,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围绕企业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将技术水平拔尖、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推举到带头人位置,带动团队整体能力提升。要打造交流平台,通过会议、小组交流、论坛等,使创意在集体协作的气氛及经常性的交流中出现,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信息的分享。
  要宽容失败。创新是有成本的,有尝试、实验的成本,也有失败的成本。一次成功的创新往往都是以多次失败为代价的。但没有什么比害怕失败更抑制创造力。因此,创新需要有包容的制度、文化和环境作保障。作为企业,要对员工的大胆尝试有耐心和容忍度,给员工设计一定的期限和成本的投入,帮助创新者获取各类所需资源,如项目失败,要提供关怀、保护和支持。能否宽容失败,体现一个企业是否具有长远的眼光和有容乃大的心态。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才是一个独具魅力、充满活力的企业,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企业。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全体员工创新活力
  员工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以人为本,把领导者的主导作用与全体职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把打造自由创造环境、激发员工创新作为管理者重要职责,使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充满着创新,拥有生机和活力。
  要形成激励创新的价值导向。只有风正气顺,才会活跃创新思维,点燃创造热情。只有在开明包容环境中,有抱负的人才能尽展创新才能。因此,要尊重员工个性品格和创新精神,提供开放包容、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为员工提供创新方面的指导和资源。鼓励员工开动脑筋,各施所长,挖掘释放员工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要培养员工创新意识,提高员工创新能力。围绕好奇心、个人主观能动性、耐心、毅力、新思路等创新意识培养的关键内容,创新课程培训、文化活动、典型带动等形式,将员工对企业创新文化的理解统一起来。在员工的培训体系中,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列为员工必修的课程内容。从新员工接受入职培训开始,就把创新的意识作为公司文化的核心进行灌输。企业的一把手或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亲自教授相关内容,以示公司对员工创新能力的重视。要选树宣传创新典型,让受过创新表彰的员工可以进行经验分享,树立典范,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家。
  要开展全员创新活动。企业可根据实际,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岗位创新、合理化建议、青年创新项目、导师带徒等创新活动,推进创新日常化、岗位化。更加关注一线、关注基层,为各类人才、群体建立成功的职业通道,给员工创造人生出彩机会。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宝钢集团,平均每天产生专利4件,近一半由一线职工创造,这和宝钢搭建舞台、创造条件、让创新意识成为每一个宝钢人的DNA、持续开展创新活动是分不开的。宝钢的创新活动很有特色,名为“最佳实践者”和“自主型员工”建设。基于对每个职工信任,所有岗位都是开放型的,实行自主管理,做好自己工作后任何人都可以“管闲事”,提出想法、解决问题。通过建设“员工创新活动基地”、举办首席师“三新”论坛、创新论坛、创新活动沙龙、成果发布会等,为员工搭建了知识共享、经验交流、方法培训的平台。由技能业务专家组成的员工创新活动指导志愿者团队,以及以工人发明家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吸引了更多员工进入创新领域。
  以客户为中心,培育敏锐的市场嗅觉
  企业的创新不能模式化,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客户的需求而调整变化创新的方式和方向。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文化的创新性并非100%的全新,有的创新取得了成功,不一定是新创造的,也许是新的发现、不同的排列组合、差异化带来的生命力、吸引力。有时候技术的攻关并不是唯一的焦点,创造性地使用别人的成果也是一种创新,找到一种完美的客户体验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自然不是创新者的自我臆测,而是来源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心态和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乔布斯的一些新产品的灵感来自于“用户体验至上”的理念。他虽然不注重市场调研,但是有天生敏锐的市场嗅觉,预见性地发现客户的新需求,从而设计研发推广新产品,并使产品成为一种创新时尚、一种价值追求,引导了客户的消费需求。
  要保持和客户互动交流。创新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将新想法、新设计等创造为现实,所以研究设计人员、市场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经常与客户保持互动,了解客户的需求,从而开发出市场认可的新产品。销售部门也应经常同企业技术部门和客户、消费者保持联系,以便针对商品的不足提出意见并拿出解决办法。
  要培养市场调研的习惯,了解市场供求状况、变化趋势,考察顾客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注意观察竞争对手的长处与不足等。要以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为原则,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附加值,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如西方奢侈品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有着文化、艺术方面的教育背景,这是因为在销售时,他们通常要向客户详细介绍产品的文化底蕴、设计理念、产品风格以及适宜人群等,在和客户沟通交流中,提高了产品的文化品位,引导了一种高端、精致的消费理念,以文化魅力吸引消费者。
  创新无止境,创新文化培育自然也不可能是一朝之功。只有一以贯之,常抓不懈,才能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使企业以核心的技术、优秀的管理、差异化的鲜明风格独立存在,不断追求卓越,实现产品和事业的长期成功。
  (责任编辑:罗志荣)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