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而城市社区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组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等.新时代,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与不足,要把其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其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机 构】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 1000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而城市社区党组织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组织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等.新时代,城市社区党组织组织力建设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与不足,要把其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其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其他文献
闽粤边特委成立和“三年游击战争”这段革命历史,载入《中国共产党党史》,成为中共党史有关漳州记述的三件大事之一.重温闽粤边特委光辉历史,让红军精神在血脉中传承,让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活在党员干部的心中,使基层干部在全党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加贴近实际、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价值.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分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展史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和精神生产的世界性,揭示了共产党人的全人类情怀,并从共产主义运动的性质出发,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宣言》中国际主义精神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刻的启示:坚持正确义利观,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尊重文化多样性,构建多元文化共生的人类社会;协力应对国际风险,共建美好的世界家园.
加强新时代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把青年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的重大课题.《青年团的任务》是列宁同志的一篇经典演说,论述了在苏维埃俄国时期通过“把全体青年都组织和团结起来”,学习“共产主义”和“现代知识”以及运用“融会贯通”的方法增强了青年对共产主义的认同.列宁《青年团的任务》给予我们三方面在新时代增强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方法的启示,其一,渲染良好的认同氛围的有效方法是发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出人人主动争做时代新人的氛围;其二,贯彻认同理念的有效方法是,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随着反腐工作的深入开展,腐败趋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反腐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本文从腐败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切入展开,深挖其犯罪的心理动机和主要成因,并针对性地在教育、监督、查处、抓建等方面提出预防措施,意在通过研究,一方面丰富职务犯罪研究的科学理论,为各级开展预防工作提供有用参考;另一方面促使相关公职或参公人员在学习对照中不断反思和警醒,及时纠正错误心理,守好思想红线.
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现有关注点多聚焦于隔代抚养的负面影响.研究通过对扶风县某空心村儿童隔代抚养的深入访谈,发现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劳动习惯及传统美德的培养有其积极影响的一面.研究对此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相应教育建议.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重点及瓶颈均在于基层.创新并优化基层治理机制,既会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发展,也会推动上到省市下到镇村等各级党政部门加快改革的进程.在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着力探寻适用于新时代发展环境下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路径,对促进基层党建稳健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大有裨益.本文从福清市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创新的探索实践入手,分析当前福清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发展短板,并进而提出推进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对策措施.
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发挥自身优势,对一系列文艺问题,如文艺促进政治进步,文艺带动人民大众团结向上等,还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从理论上研究,从实践中感知,有效地发挥了文艺在构建中国共产党形象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乡村振兴实践的不断探索,地方高校统一战线作为高校服务地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也需要不断提升其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成效.因此,本文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出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以期为全国地方高校统战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实践指导.
高校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阵地,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推进文化自信赓续红色文脉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应该重视红色艺术的传承和创新,集合有效的优化措施,留住红色文艺精神的根与魂.
在《民法典》中设置独立的债权编是自《德国民法典》以降,继受潘德克顿法学和“物债二分”理念的主要立法范式.我国七编制的《民法典》编纂体例被认为是潘德克顿法典的形式之一,然而我国《民法典》并未设置独立的债权编,而是采用“规范准用技术”将合同编第一分编的通则编承担“债法总则”的功能,而完成这一衔接作用的关键是《民法典》第468条.对于体系见长的潘德克顿式法典而言,此立法技术不仅协调了债法规范的冲突,并且在实质上确立了专属于中国的“债法总则”,可谓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