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下的银行成绩单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既是银行业强监管的一年,也是行业创新转型的关键一年。
  2017年,银行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新规不断、大事频发。银行业经历了少有的严监管,亦有一些脱胎换骨的变化发生。
  


  3月,郭树清主政银监会之初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就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为全年监管定调。
  这一年,银监会几乎每个月都有监管新政落地,涉及风险防控、股权管理、资产管理、流动性风险等方面,尤其是3月份开始的“三三四十”(即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十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更是力度空前。银监系统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
  看上去,银行业的日子在过去的一年并不好过。但是,强监管的背后必然是银行业管理体制、资产质量、风险防控逐渐加强的过程,经历阵痛才有更长远的发展。2017年,既是银行业强监管的一年,也是行业创新转型的关键一年。
  2017年,四大国有银行纷纷与BATJ合作,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领域开始谋求新的转型。至此,包括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等各种类型的银行均开始了又一轮监管与科技驱动下的创新转型之路。

整治乱象,力度空前


  一年前,银监会组织开展了“三三四十”等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下大力气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为一整年的“严监管”定调。
  今年1月17日,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回顾,2017年金融管理部门从同业、理财、表外业务三个领域入手,开展了多个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显然,这三个是银行领域目前问题最严重,也是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所在。
  所谓“三三四十”,即银监会针对当前银行业乱象较为突出的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其中,“三违反”指违法、违规、违章;“三套利”指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四不当”指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十乱象”指股权和对外投资、机构及高管、规章制度、业务、产品、人员行为、行业廉洁风险、监管履职、内外勾结违法、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等十个方面市场乱象。
  根据银监会通报,截至2017年12月,銀监会“三三四十”大检查收官,查出问题5.97万个,涉及金额17.65万亿元。其中,各级监管机构分别检查发现“三违反”问题11534个,涉及金额4.15万亿元;发现“三套利”问题4060个,涉及金额3.78万亿元;发现“四不当”问题1.28万个,涉及业务金额6.16万亿元;发现“十乱象”问题3.13万个,涉及金额3.56万亿元。
  另外,2017年银监会行政处罚金额及责任人均创下历史纪录:一年来,银监系统做出行政处罚决定3452件,罚没29.32亿元,处罚责任人员1547名,270名相关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甚至终身银行从业和高管任职资格。其中包括广发银行因违规担保涉案120亿元,被开出7.22亿元天价罚单,相关涉事机构和人员均受到处罚。
  除此之外,针对同业、理财、表外的资产管理新政也开始征求意见,银监会相关配套政策也正在酝酿发布,业务调整已经开始。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末,商业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自2010年来首次收缩,余额分别比年初减少2.8万亿元和8306亿元,一定程度上挤压出了银行业虚增的泡沫。与此同时,2017年前11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同业理财累计净减3万亿元;理财中的委外投资较年初减少588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贷款中的“金融机构委托贷款”同比少增889亿元,表外业务增速由过去的逾50%降到19%。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称,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
  近日,银监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该《通知》对2018年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的工作要求,明确设定评估、检查、督查和整改等环节,以评估检验质效,以检查锁定问题,以督查确保真实,以整改促进规范。
  延续2017年严监管的态势,进入2018年,监管层依旧保持强硬的监管高压态势,配套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监管层致力于将行业监管漏洞逐一补齐。银行业务合规和防控风险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业绩企稳,利空出尽?


  严监管下,银行业绩正在逐渐企稳,资产质量也趋于稳定。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发布了2017年业绩快报。业绩快报显示,2017年以来,上市银行的盈利和资产质量均处于改善向好阶段,目前所有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同比增长。不良贷款率方面,除了浦发银行以外,其他银行均较去年年初有所下降。
  从已公布的股份制银行业绩快报来看,招商银行的表现最为亮眼:2017年,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210.24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增加113.14亿元,增幅5.40%;利润总额906.68亿元,同比增加117.05亿元,增幅14.8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1.50亿元,同比增加80.69亿元,增幅13.00%。
  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净利润增速表现更加突出。2017年,常熟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2.67亿元,增幅21.71%,居所有已披露业绩快报的银行之首。
  这些已发布业绩快报的银行以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主,而国有大行由于三季度就受益于资产质量改善和净息差上升,业绩增速预计将有更亮眼表现。
  或许受银行业监管逐步完善、行业风险有效得到控制的影响,2018年开年,银行股就表现得气势如虹,25只个股呈现全部上涨态势。截至1月25日,有6只银行股涨幅超过20%,其中建设银行涨幅最高。   有分析认为,宏观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实体经济基本面得以修复,推动了银行资产质量趋于穩定。同时,银行业监管态势明确,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影响已经提前消化,可谓利空出尽。银行业在更严格的监管下,虽然告别了高速增长期,但是经营管理将再次升级,实现更稳健长远的发展。
  同时,整治乱象引发的行业反思和调整已经有所显现。
  目前,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金融内部杠杆率持续降低,有100多家银行主动缩表。同业资产负债自2010年以来首次收缩,同业理财比年初净减少3.4万亿元。银行理财因增速大幅下降而少增5万多亿元,银行通过“特殊目的载体”投资少增约10万亿元。表外业务总规模增速逐月回落,总体呈现收缩态势。交叉金融产品的野蛮生长趋于停止。

外压驱动,再次转型


  随着对大资管行业的整顿,银行业这几年仰仗同业、理财、表外这三块业务扩大资产规模、谋求高收益的日子一去不返,不得不再一次考虑转型。
  如果说我国银行业几十年发展的前几次转型多来自内生动力的话,这一次的转型更多是来自外部压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业态又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服务方式。于是,一场新的转型正在进行。
  从2017年3月底开始,蚂蚁金服集团与建设银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随后不到三个月时间,工商银行与京东金融集团签署了金融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农业银行与百度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同时揭牌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中国银行与腾讯成立金融科技实验室。四大行陆续与BATJ联姻,将传统银行转型推向新的阶段。
  而且,一改国有银行业务流程长、合作效率低的刻板印象,工商银行和京东金融达成全面合作短短5个月之后,“工银小白”、“智慧贵金属店”等产品纷纷落地。合作打破了简单的导流、搭渠道的业务模式和传统业务流程,创造了一套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由此可见,传统银行对金融科技公司的芥蒂似乎早已不见,反而更迫切地寻求科技赋能金融的各种合作。
  就像工商银行副行长李云泽在“工银小白”发布会上所说,工行积极与优质外部机构开展用户共享、信息互通、能力协同等合作,推进金融服务场景创新与拓展,并以更加突出网络化、线上化、移动化为主要合作方式,更加突出用户、信息等优势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实现金融服务与用户场景的无缝对接与嵌入。
  说到底,银行还是想要开拓更广阔的客户市场、优化客户结构、培育有价值的客户。而传统的银行服务渠道已经不适应于年轻一代用户的需求,也没法更好地发挥新技术对金融服务的优势。
  按照京东金融CEO 陈生强说法,京东金融用产品证明了金融科技能为银行创造的真正核心价值,其本质上是创造无界金融。以数字化的形态服务于用户,并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让线上线下双向互为入口,互为服务,实现用户、产品和场景的完美融合。
  在新技术的趋势下,提高开放程度成为银行业加快转型步伐的一大策略。
其他文献
“智能化在目前绝大多数家电企业的现状,只是个噱头。”  越来越多企业正涌入充满商机的智能家居市场。    近日,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在其推出的智能家居平台上配备谷歌助手,以加强与谷歌公司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技术合作,进而提高用户对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体验。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的整体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其中智能硬件的产值或达6000亿元。其他第三方数据也显示,中国智能家居潜在市场规模
期刊
碳价要到比较高的水平才能让企业将减排纳入决策因素。  试点6年后,备受瞩目的中国碳市场终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    2017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这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了总体设计,已从发电行业率先正式启动。2018年也因此成为碳市场从试点走向全国的关键年份。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财经国家周
期刊
空调行业的残酷竞争将日趋常态化,包括主流品牌等也承受重大压力。  刚进入2018年,空调行业又多一个新品牌。做了10年家电生意的经销商,东莞市大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夏科普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克太宣布创立“夏科普”,加入2017年就出现的空调“混战”中。    行业咨询机构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随着2017年韩电冰箱等纷纷创立空调品牌,全年国内空调市场新增了至少9个品牌,总数量增至53个。  
期刊
内燃机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会是汽车市场的主力。  新能源汽车势如破竹的大趋势下,产业界开始出现唱衰传统燃油车的声音,“燃油车大限已到”、“别买燃油车”,类似观点甚嚣尘上。    这些观点倒不是完全无根据。目前,荷兰、德国、法国等多国已公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2017年9月的一个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也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  除了政府部门的表态,
期刊
政策性金融有别于财政、商业性金融和投资,具备与宏观经济目标契合度高、政策性功能见效快、烫平经济周期、培育孵化市场、支持薄弱领域等功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新的重大政治论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
期刊
阿里和腾讯的点兵基本结束。不出意外,新零售格局明年有望敲定。  在被称为新零售元年的2017年,阿里巴巴与腾讯两大巨头已对新零售划分势力范围完毕,2018年,“二马”将继续排兵布阵,决战新零售。而新的变量,已经到来。    近日,家乐福发布公告称,已与腾讯和永辉就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签署了投资意向书。且家乐福与腾讯已达成在华战略合作協议。  有媒体报道,在与腾讯谈判前,家乐福的谈判对象是阿里巴
期刊
借助“疫苗之王”,沃森生物能否翻身?  时隔两年,沃森生物再次上演变脸大戏。    近日,沃森生物发布业绩预亏公告,大幅下调年报预期,净利润从三季报的预计盈利3000万元~5100万元变成预亏逾5.3亿元,直接缩水5个多亿。主要原因是一场“对赌”失败。  上一次业绩大变脸发生在2016年,受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影响,沃森生物将2015年业绩从亏损3.89亿调整到亏损8.41亿元。  受此两次业绩“黑
期刊
只有找到自己的区块链土壤,才能生长出真正有价值的“郁金香”。    恭喜区块链,在2018开年成为科技领域第一魔性概念。  虽早已过了最初的新鲜劲,但和过去那些交替流行过的明星科技概念一样,几乎一夜之间,这项技术被投资圈再次顶上风口,仿佛只要蹭一蹭,就能上天。  人人、迅雷、柯达等沉寂多年的科技公司,借此“起死回生”;卖保健品的脑白金宣称要在2018春节市场大促中试水区块链送礼应用;甚至一些卖茶叶
期刊
互联网家装成为趋势后,整个行业看似焕然一新。但回到装修环节,消费者依然面临诸多行业顽疾。  以解决传统装修痛点为核心的互联网家装,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半年前,家住上海的李想(化名)购得一套二手房,出于年轻人对互联网的好感,加上低价诱惑,他决定将装修交给一家大型互联网家装平台。  但随后李想发现,在装修过程中,他仍需要像“人肉摄像头”一样,蹲守在自己的新房,确保各个环节没有猫腻。互联网家装
期刊
真热还是虚火,请人、车、路、云分别来回答。  如今的汽车产业中,智能汽车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方向。尤其是进入2018年以来,汽车智能化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更有加速的意味。    1月5日,国家层面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发布,智能汽车发展被提升到战略高度,“人-车-路-云”高度协同成为战略目标;1月9日开幕的CES电子展,智能汽车风头远盖过智能手机与电视,智能出行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