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媒体的使用、作息时间和体育锻炼方面,由于操作不当,影响了身心健康,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通过思政教育促进心理健康,而最终达到身心健康的统一。
关键词:大学生,身心健康,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大学生身心健康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抑郁、失眠、无法把精力专注在学课堂上,等等。基于以上原因,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教学经验,在高校健康教育落地实践途径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希望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
马中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中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修课,提出个人的研究成果,希望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不同的学者从医学人类学视角、瑜伽教学、武术、游泳、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使用等方面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二、校园内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原生家庭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所形成的观念、性格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旨在就大学校园环境的几个主要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
1、手机电脑等媒体:在疫情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和电脑进行课程学习的辅助,一方面这些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有助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使用的不善,而造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众所周知,很多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用手机和电脑打游戏、追剧、刷视频、聊天等,占据了大量的宝贵休息时间、甚至是学习时间。而且一部分学生沉溺于这些不良活动,不能自拔,以至于上课昏睡,或者利用上课时间看手机。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作息时间和课程时间: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早睡早起。有的学生是高考遗留下来的习惯,有的学生是没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的时候是因为课程安排的太多,作业太多而无法在12点之前睡觉,当然也不能早起了。
3、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就是是为了使人身体健康,但由于有些时候操作不当,也会对身体的健康起到负面作用。然而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还让学生产生了恐惧、排斥。甚至损害身体健康。比如说跑步,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项目,每天适量的跑步能够让血液循环加快,让身体处于一种积极有活力的状态,但是如果超出学生的身体接受能力,比如说,学生只能跑两圈,但达标要求的是跑两千米即五圈,有些学生跑完之后,再也不想跑了;身体素质弱的同学的身体机能可能会遭到破坏。
三、大学生身心健康培育的路径
1、通过调整环境达到身体健康
1)媒體环境的改造:自控和自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就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督促提醒甚至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非学习类活动。
2)作息时间和课程时间的调整:没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就不能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强烈建议学校后勤在晚上11:30对学生宿舍熄灯,这样,基本能保证学生在晚上12点之前入睡。其次,一天里课程安排的太多就会有太多的作业,导致学生不能早睡,有的班级一天被安排10节课。各种教学改革的结果是课时越来越多。建议一天不超过6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接收知识,同样需要消化吸收。
3)体育锻炼的调整:减少强度高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身体素质弱的学生也可以推荐瑜伽、舞蹈、游泳的比较柔和的活动。胡静(2021)就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2、通过思政教育导归心理健康
思政课程围绕学生思想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确立的观念进行引导和教育,如果先从以下比较普遍和突出的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家国情怀: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没有小家,就没有自己,帮助学生懂得我们是一体的,眼界开阔,立志高远,就会自动远离不良信息,积极投身到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有了家国情怀,就有了责任与担当,就能立志、自律,就有了专注和耐性,学业成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成长道路通畅了,身心自然健康。
2)感恩教育:现在中国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非常疼爱,不由自主有些娇惯和溺爱。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付出。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学习才更有动力,生活才更有规律。因为,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基石。和谐关系能使人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反过来也会促进生理健康。
3)节俭教育: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中在物质享受上攀比,奢靡之风蔓延,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节俭的生活习惯,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如果每个人都心怀天下,心怀他人,把节约下来的食物,衣服,钱财捐献给困难地区的同胞们,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得到改善,国家将更有前途,民族将更有希望。节俭看似很普通,但是对于个人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有了节俭的习惯,就不会轻易被欲望击败,就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少走弯路错路,更不会与他人盲目攀比,从而心安理得,达到心理的健康。
习近平指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学生的身体出现问题,有时候根源在于不健康的心理。思政教育从学生的心灵入手,正本清源,让学生由内而外的端正良善,从而达到生理心理健康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静.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2021(01).
[2]马中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4).
[3]庞佳颖.游泳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20(09).
[4]习近平.习近平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
作者简介:郭芋坊,女,汉,1973年9月,甘肃秦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
关键词:大学生,身心健康,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大学生身心健康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抑郁、失眠、无法把精力专注在学课堂上,等等。基于以上原因,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教学经验,在高校健康教育落地实践途径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希望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国内相关研究梳理及研究动态
马中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中指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修课,提出个人的研究成果,希望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不同的学者从医学人类学视角、瑜伽教学、武术、游泳、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使用等方面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二、校园内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
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原生家庭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他所接收到的信息、所形成的观念、性格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旨在就大学校园环境的几个主要因素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
1、手机电脑等媒体:在疫情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和电脑进行课程学习的辅助,一方面这些媒体对学生的学习有助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使用的不善,而造成对身心健康的危害。众所周知,很多学生除了学习之外,用手机和电脑打游戏、追剧、刷视频、聊天等,占据了大量的宝贵休息时间、甚至是学习时间。而且一部分学生沉溺于这些不良活动,不能自拔,以至于上课昏睡,或者利用上课时间看手机。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2、作息时间和课程时间: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早睡早起。有的学生是高考遗留下来的习惯,有的学生是没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有的时候是因为课程安排的太多,作业太多而无法在12点之前睡觉,当然也不能早起了。
3、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就是是为了使人身体健康,但由于有些时候操作不当,也会对身体的健康起到负面作用。然而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不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还让学生产生了恐惧、排斥。甚至损害身体健康。比如说跑步,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项目,每天适量的跑步能够让血液循环加快,让身体处于一种积极有活力的状态,但是如果超出学生的身体接受能力,比如说,学生只能跑两圈,但达标要求的是跑两千米即五圈,有些学生跑完之后,再也不想跑了;身体素质弱的同学的身体机能可能会遭到破坏。
三、大学生身心健康培育的路径
1、通过调整环境达到身体健康
1)媒體环境的改造:自控和自律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这就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督促提醒甚至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或电脑进行非学习类活动。
2)作息时间和课程时间的调整:没有良好的作息时间,就不能保证学生的休息时间。强烈建议学校后勤在晚上11:30对学生宿舍熄灯,这样,基本能保证学生在晚上12点之前入睡。其次,一天里课程安排的太多就会有太多的作业,导致学生不能早睡,有的班级一天被安排10节课。各种教学改革的结果是课时越来越多。建议一天不超过6节课,学生不仅需要接收知识,同样需要消化吸收。
3)体育锻炼的调整:减少强度高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身体素质弱的学生也可以推荐瑜伽、舞蹈、游泳的比较柔和的活动。胡静(2021)就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2、通过思政教育导归心理健康
思政课程围绕学生思想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确立的观念进行引导和教育,如果先从以下比较普遍和突出的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家国情怀: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没有小家,就没有自己,帮助学生懂得我们是一体的,眼界开阔,立志高远,就会自动远离不良信息,积极投身到学习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有了家国情怀,就有了责任与担当,就能立志、自律,就有了专注和耐性,学业成就水到渠成,学生的成长道路通畅了,身心自然健康。
2)感恩教育:现在中国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非常疼爱,不由自主有些娇惯和溺爱。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付出。有一颗感恩的心,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学习才更有动力,生活才更有规律。因为,感恩是尊重的基础。同时,它也是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基石。和谐关系能使人心理健康、心情愉快,反过来也会促进生理健康。
3)节俭教育:在物质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中在物质享受上攀比,奢靡之风蔓延,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节俭的生活习惯,是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如果每个人都心怀天下,心怀他人,把节约下来的食物,衣服,钱财捐献给困难地区的同胞们,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得到改善,国家将更有前途,民族将更有希望。节俭看似很普通,但是对于个人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有了节俭的习惯,就不会轻易被欲望击败,就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少走弯路错路,更不会与他人盲目攀比,从而心安理得,达到心理的健康。
习近平指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关系密切。学生的身体出现问题,有时候根源在于不健康的心理。思政教育从学生的心灵入手,正本清源,让学生由内而外的端正良善,从而达到生理心理健康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胡静.高校瑜伽教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 当代体育科技,2021(01).
[2]马中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4).
[3]庞佳颖.游泳训练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20(09).
[4]习近平.习近平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
作者简介:郭芋坊,女,汉,1973年9月,甘肃秦安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