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价值取向定位有一定偏差,其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侧重于未来的化学专家。在技能训练上过于专业、刻板。在化学实验内容的设置上出现了“三多三少”:学科本位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的少;验证性实验多,探究性实验少;着重于认知性实验的多,注重过程体验的少。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之际,钻研新教材,就能发现化学实验的地位及教学功能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关键词:探究教学认识 实践
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将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所谓“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揭示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但由于一堂课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以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素材为背景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先做一个”棉花滴水着火”的实验,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究竟加了什么物质?师生共同分析:棉花着火是因为反应放出了热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所加物质是Na2O2,教师引导:那么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来检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在Cu与稀HNO3实验的教学中,为了明显的观察到NO无色气体,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改进实验:取一个U型管,在合适的橡皮塞上扎入一根螺旋状的铜条塞在U型管一端,往U型管的另一端加入稀HNO3,至U型管的左侧完全淹没铜丝。可观察到在铜丝附近有一段无色气体柱。U行管左侧产生液面下降,产生蓝色液体。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这种新鲜的现象就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变的浓厚,而且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2.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精于设计,巧于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竟,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以便培养其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
3.通过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争议是难免的,争议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冲突的结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有意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探究教学。在课堂上,只有争议不断的产生才能真正体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它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载体。在探究式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采用假说法,引导探究
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推断性解释,是行动的先导,在问题明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推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这一环节不要做过多的干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当然,如果学生的思路与问题本身发生了偏移,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但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元素及化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就可以采用假说法,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大胆的推测或预测,以培养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习了钠的性质,那么就可以推测钾的性质。因为他们位于同一个主族,在性质上存在相似性和逆变性,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运用假说法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使学生保持思维上新鲜感。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这种自然的倾向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讨论,乐于公开自己的成果和困惑,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形成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寂,拘谨等场合。实践表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是高中化学课程开发的一块肥沃的土地。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在新课改中已经发生了如此的变化,所以教师首先要有变化的意识。要认识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仅是它的研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化学知识的构建、化学原理的理解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培养更离不开化学实验;其次,要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去追踪变化。再次,要根据新理念、新要求,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弃糟粕,扬精华,用最短的时间去适应变化。最后,随着变化的理念,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化教学风格,提升专业水平。
关键词:探究教学认识 实践
在新一轮的课堂改革中,将转变落后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所谓“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揭示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问题最好是由学生提出,但由于一堂课时间有限,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以日常生活和社会中的素材为背景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例如:在Na2O2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可先做一个”棉花滴水着火”的实验,学生看到实验现象后,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老师究竟加了什么物质?师生共同分析:棉花着火是因为反应放出了热量,然后老师告诉学生所加物质是Na2O2,教师引导:那么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如何来检验?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展开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在Cu与稀HNO3实验的教学中,为了明显的观察到NO无色气体,可引导学生进行如下的改进实验:取一个U型管,在合适的橡皮塞上扎入一根螺旋状的铜条塞在U型管一端,往U型管的另一端加入稀HNO3,至U型管的左侧完全淹没铜丝。可观察到在铜丝附近有一段无色气体柱。U行管左侧产生液面下降,产生蓝色液体。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这种新鲜的现象就引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因此,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通过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变的浓厚,而且探究问题的欲望会更加强烈。
2.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创设探究情景。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精于设计,巧于结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竟,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现实意义,以便培养其在解决问题时思维的实践性。
3.通过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创设探究情景。在化学学习中,学生对所遇到的问题产生争议是难免的,争议是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生冲突的结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教师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有意创设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来进行探究教学。在课堂上,只有争议不断的产生才能真正体现探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它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载体。在探究式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三、采用假说法,引导探究
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的认识对事物或现象作出的推断性解释,是行动的先导,在问题明确之后,教师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是学生积极地进行推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这一环节不要做过多的干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科学探究的真谛,当然,如果学生的思路与问题本身发生了偏移,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提醒,但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元素及化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就可以采用假说法,对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大胆的推测或预测,以培养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学习了钠的性质,那么就可以推测钾的性质。因为他们位于同一个主族,在性质上存在相似性和逆变性,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运用假说法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使学生保持思维上新鲜感。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自主合作,相互探究
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这种自然的倾向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良好的教学环境,也就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乐于动手,乐于讨论,乐于公开自己的成果和困惑,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形成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这样就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消除课堂沉寂,拘谨等场合。实践表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主动”中发展,在“探究”中创新,伴随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是高中化学课程开发的一块肥沃的土地。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在新课改中已经发生了如此的变化,所以教师首先要有变化的意识。要认识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仅是它的研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学生化学知识的构建、化学原理的理解也离不开化学实验。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科学素养的培养更离不开化学实验;其次,要研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去追踪变化。再次,要根据新理念、新要求,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弃糟粕,扬精华,用最短的时间去适应变化。最后,随着变化的理念,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变化教学风格,提升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