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教育新常态必然会影响高校学生工作的转型发展,对此,高校必须把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树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新常态工作理念,坚持“立德为本、学风为基、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校“立德树人”提出的现实背景
  1.经济新常态对高校学生工作的转变提出了迫切要求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论概念,经济新常态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经济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受到经济新常态的影响,高等教育新常态也凸显了几个特征: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发展型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从被动发展向主动适应转变;育人理念从单一人才培养向德才兼备转变。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从注重管理到“立德树人”的转变,从传统的事务性管理到精细化、目标化的转变。
  2.高等教育的新发展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构建创造了机会与条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创业教育,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高等教育的新发展要求高校要贯彻“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更多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成长,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分型培养的思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要转变工作思路和态度。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学生自身的成長规律,分型培养学生,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第二,确定分型培养、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寻找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及成长规律,从学生个体出发,提高学生的知识、技术、能力;第三,把握人力资本概念,认清学生是人才资源更是人力资本资源,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树立全新的发展观点,努力提高学生知识、技能,重视对学生德行的培养,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学生工作转型提供了技术与路径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媒体的日新月异,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已深深烙上了全媒体的印迹。全媒体主要是指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新兴媒体。它是针对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传统媒体形式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是区别于传统媒体且趋向于满足差异化需求的新兴传播方式。全媒体环境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更便捷地获取最新资讯和新闻,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容易,价值观更加多元。
  新媒体的发展使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强,思想更为活跃。高校传统的管理措施缺少人性化,管理效果不够理想。新媒体平台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需求。高校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需求,积极引导、调整管理工作的内容及重点,将学生的所需视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在新媒体面前,主体、客体具有平等性,学生事务管理应由以管理者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与管理者平等。
  二、“立德树人”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
  1.“立德树人”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表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实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品质道德的支撑,良好的品质道德的形成是坚持“立德树人”的结果,所以说“立德树人”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2.大学生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全面发展主要指在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下和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群体的全面、科学、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大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就是“立德树人”的美好愿景和最终目的。
  3.“立德树人”是德智体美的辩证统一
  “立德树人”从根本上强调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目标就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均衡发展。高校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其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二是协同发展。引导理工科学生加强人文知识学习,提升人文素养;引导文科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不断提高科学素质。将科学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协同发展。三是同步发展。多途径培养学生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实现情商与智商的同步发展。四是持续发展。启迪学生科学地思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从而实现持续发展。
  三、“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提升路径
  1.强化价值引领,以立好“四德”为主心骨
  首先,立政治品德。培育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其次,立社会公德。培育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再次,立职业道德。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分模块、主题开展职业辅导和就业活动,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分型培养、实战提升三大模块。通识教育模块包括入学适应教育、专业教育、生涯启蒙、职业成长工作坊、就业创业政策讲座等;分型培养模块包括校友工作论坛、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基层就业政策宣讲、选调生座谈会、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等针对性强的主题活动;实战提升模块包括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场模拟大赛等职业能力提升活动。最后,立生活美德。培育学生感恩、宽容的高尚品德。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座谈会、分享会等方式交流研习心得;依托国学社,教授茶道文化、传统礼仪,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2.筑牢育人阵地,以优化学风为着力点
  首先,抓管理,促学风。修订和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优化综合测评分的构成和比例,增加对“优良学风班级”的评选;定期召开以学风建设为专题的工作会议,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其次,抓竞赛,激学风。将学科与科技竞赛成绩与日常综合测评管理、评优工作、创新学分认定等紧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抓典型,引学风。在学生中选树典型,并通过讲故事、说故事的形式,在学生中宣传典型,发挥其引领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和其他学生先进个人在学风建设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严格各种奖励评定程序,坚持公开公正原则,形成能让优秀学生、优秀群体脱颖而出的评价体系,使学生“学有榜样,干有目标”。最后,抓考研,推学风。以“报考率、参考率、达线率、录取率”作为考研工作的重要抓手,做好考研指导和服务工作。
  3.搭建育人平臺,以提升能力为总抓手
  首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凸显专业能力培养,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实习和实践基地,加强毕业实习和专业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专业课程传授中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锐意创新的氛围。再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期化、固定化和规律化;建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长效培养机制,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创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最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丰富创业教育形式,加强创业指导、创业培训。
  4.加强队伍建设,以塑造学生灵魂为总要求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其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科学制订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增强教师发展的前瞻性、计划性和针对性,使教师数量、质量、结构与高校发展建设相适应。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严把辅导员入口关,明确选拔和培养辅导员的条件和标准,从政治方向、职业理想、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学历水平等方面对选拔辅导员做出具体要求,从根本上保证队伍质量;完善辅导员培养机制,通过纵向建立三级培训网络,横向搭建“四个平台”,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畅通辅导员发展渠道,建立相对稳定和合理的流动制度,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进行重点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2]祁明.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趋势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92-96.
  [3]王军.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发展的新视野[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21-123.
  作者简介:李晓曼(1983— ),女,江苏连云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共青团工作;潘成清(1981— ),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引入一个等谱特征值问题,导出了Lax可积的方程族,利用约束流的Lax表示将其非线性化。
目的:对单纯椎管减压术治疗典型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随访分析.方法:选取我科1995年2月-2000年2月的单纯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病人130例,随访通过病人填写表格形式完成,有98例得到
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渐地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一系列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潮流,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很多教师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其中,在生物课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开放式教学是与过去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有着本质区别的。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在一个宏观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非常复杂的。本文指出一些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重视行政手段、对学生特点不了解以及管理未发挥学生主动性等,同时也提出一些基本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行政手段  在高职学校中,辅导员一对多的管理模式被普遍运用,这种模式有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端。往往一位辅导员要
玉米作为粮食和经济作物中的一种重要作物,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也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玉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人们对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