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美国爆发了“页岩气革命”。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由于其非常规性,美国页岩气的规模开采为能源供应、能源接替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因此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油气消费快速上升的中国。之所以把美国页岩气产量快速上涨称为“页岩气革命”,是因为它不仅会改变美国的能源结构,也会影响全球的能源格局,甚至关系到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新调整。美国“页岩气革命”爆发后,世界很多国家纷纷想复制美国奇迹,我国也是如此。
在美国,页岩气的商业开采可以追溯到1821年。然而,由于页岩气存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并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因此其开采难度一直較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水力压裂和水平井技术取得突破,才带来了页岩气产业的繁荣。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2%。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428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3.3%。近十年来,其年均增速超过25%。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未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36%。
然而,要想“复制”“页岩气革命”却并不容易。除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外,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美国拥有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大量的中小企业都被允许自由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分摊了投资成本,激发了投资热情。二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种税费减免、基金支持降低了产业准入门槛。三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管网为页岩气的运输和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可忽视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为页岩气的开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基本完成页岩气资源的评价,到2015年实现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实现页岩气规模化生产,2015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经过“十二五”的铺垫,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大投入,实现页岩气储量、产量双突破,力争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超过600亿立方米。《发展规划》为我国页岩气产业描绘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也可以从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中借鉴经验,但是在我国重现页岩气“美国奇迹”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我国页岩气资源总量尚未落实。EIA发布的《全球页岩气初评》显示,我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发展规划》认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两种估算都显示出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由于我国至今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上述资源量的科学性仍然不高。另外,我国页岩气藏复杂,资源赋存条件差,且多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区域,为资源认识、开采带来极大的难度,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
其次,我国页岩气开发缺失核心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初步掌握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直井压裂技术,尚未掌握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直接制约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我国还必须开发出适合自身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开发技术。
再次,我国页岩气市场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行业依旧困难重重,仅靠少数企业难以保证投资的充足。天然气价格处于政府管制下,被严重低估,难以反映实际供需关系,打击了企业开发页岩气资源的积极性。针对页岩气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来说力度不够,政策缺位较为明显。
最后,我国页岩气开发同样面临环境保护问题。页岩气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潜力地区多集中在干旱缺水的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极容易造成水资源紧张。另外,注入地下的裂解液极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向页岩层大量注水也可能导致地层滑动,引发地震。正因为如此,美国页岩气开采也遭到了部分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质疑。
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正进入黄金时期。然而,这仅仅是对常规天然气而言的。我们认为,我国天然气产业要真正进入黄金时期,对煤炭、石油形成规模替代,必须要有非常规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还不具备发生类似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条件,但未雨绸缪总是有益处的,一蹴而就反易造成事倍功半。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也是在酝酿了多年之后才最终发生的,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先热后冷”亦是现实教训。正如《发展规划》中所言,“十二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打基础。只有打牢基础、理顺关系、科学规划,才能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促进页岩气产业迎来繁荣的明天。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
页岩气让美国逐步实现“能源独立”的梦想。
“页岩气革命”促使美国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的目标初步实现。2011年,美国成为燃料油净出口国,并提出2035年实现能源净出口的目标。由于页岩气产量大涨,导致美国本土气价与世界其他区域天然气价格相比长期保持低位,使天然气出口成为可能——尽管目前还没有实现。此外,页岩气还将优化美国能源消费结构。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为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话语权上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页岩气的开采为世界油气工业的重新布局提供了契机,也为美国创造了数量巨大的工作岗位。
美国能源独立,甚至出口油气,将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绝大多数石油生产国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工业体系,只是依靠出卖油气资源换回的石油美元维持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在石油以美元为单一计价货币的国际石油市场体系下,在西方金融市场逐步主导国际原油价格的背景下,美国实现油气出口为其增加了制约相关石油生产国的利器。对于油气消费国来说,美国油气出口将提供更多的进口来源,可降低进口风险。西欧国家可以减少进口俄罗斯昂贵的天然气,转而进口较为廉价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我国作为油气消费大国,未来极有可能实现与美国油气进出口贸易。
美国实现页岩气出口同样会改变世界天然气市场。
目前,全球原油产量保持在39亿吨左右,似乎已经进入“峰值平台期”;煤炭又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加上新一轮“核恐慌”,天然气已经成为人类追求清洁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页岩气出口将推动世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1974年,美国与中东国家达成“石油单一使用美元计价”的协议。石油美元计价为石油市场全球化创造的条件也成为美元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产油国深受其苦。而世界天然气市场并未统一,天然气定价权也未明晰。在天然气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世界天然气市场趋于统一乃大势所趋,特别是LNG市场。有专家认为,LNG将成为继石油之后又一个全球化的商品。
在美国,页岩气的商业开采可以追溯到1821年。然而,由于页岩气存在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并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因此其开采难度一直較大。直到上世纪90年代,水力压裂和水平井技术取得突破,才带来了页岩气产业的繁荣。200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122亿立方米,仅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2%。2010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经达到1428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23.3%。近十年来,其年均增速超过25%。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未来美国页岩气产量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将达到25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36%。
然而,要想“复制”“页岩气革命”却并不容易。除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外,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美国拥有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大量的中小企业都被允许自由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分摊了投资成本,激发了投资热情。二是政策的大力支持。各种税费减免、基金支持降低了产业准入门槛。三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管网为页岩气的运输和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可忽视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油价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为页岩气的开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国《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基本完成页岩气资源的评价,到2015年实现页岩气探明地质储量达到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实现页岩气规模化生产,2015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经过“十二五”的铺垫,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大投入,实现页岩气储量、产量双突破,力争到2020年页岩气产量超过600亿立方米。《发展规划》为我国页岩气产业描绘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也可以从美国页岩气产业发展中借鉴经验,但是在我国重现页岩气“美国奇迹”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首先,我国页岩气资源总量尚未落实。EIA发布的《全球页岩气初评》显示,我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36.1万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发展规划》认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万亿立方米,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两种估算都显示出我国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但由于我国至今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上述资源量的科学性仍然不高。另外,我国页岩气藏复杂,资源赋存条件差,且多分布在地形复杂的区域,为资源认识、开采带来极大的难度,也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
其次,我国页岩气开发缺失核心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初步掌握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直井压裂技术,尚未掌握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直接制约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另外,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我国还必须开发出适合自身地质条件的页岩气开发技术。
再次,我国页岩气市场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行业依旧困难重重,仅靠少数企业难以保证投资的充足。天然气价格处于政府管制下,被严重低估,难以反映实际供需关系,打击了企业开发页岩气资源的积极性。针对页岩气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来说力度不够,政策缺位较为明显。
最后,我国页岩气开发同样面临环境保护问题。页岩气开采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我国页岩气开发的潜力地区多集中在干旱缺水的鄂尔多斯盆地、吐哈盆地等,极容易造成水资源紧张。另外,注入地下的裂解液极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向页岩层大量注水也可能导致地层滑动,引发地震。正因为如此,美国页岩气开采也遭到了部分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质疑。
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正进入黄金时期。然而,这仅仅是对常规天然气而言的。我们认为,我国天然气产业要真正进入黄金时期,对煤炭、石油形成规模替代,必须要有非常规天然气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还不具备发生类似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条件,但未雨绸缪总是有益处的,一蹴而就反易造成事倍功半。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也是在酝酿了多年之后才最终发生的,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先热后冷”亦是现实教训。正如《发展规划》中所言,“十二五”期间,我国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打基础。只有打牢基础、理顺关系、科学规划,才能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促进页岩气产业迎来繁荣的明天。
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影响
页岩气让美国逐步实现“能源独立”的梦想。
“页岩气革命”促使美国能源自给率不断提高的目标初步实现。2011年,美国成为燃料油净出口国,并提出2035年实现能源净出口的目标。由于页岩气产量大涨,导致美国本土气价与世界其他区域天然气价格相比长期保持低位,使天然气出口成为可能——尽管目前还没有实现。此外,页岩气还将优化美国能源消费结构。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为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话语权上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页岩气的开采为世界油气工业的重新布局提供了契机,也为美国创造了数量巨大的工作岗位。
美国能源独立,甚至出口油气,将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绝大多数石油生产国都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工业体系,只是依靠出卖油气资源换回的石油美元维持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在石油以美元为单一计价货币的国际石油市场体系下,在西方金融市场逐步主导国际原油价格的背景下,美国实现油气出口为其增加了制约相关石油生产国的利器。对于油气消费国来说,美国油气出口将提供更多的进口来源,可降低进口风险。西欧国家可以减少进口俄罗斯昂贵的天然气,转而进口较为廉价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我国作为油气消费大国,未来极有可能实现与美国油气进出口贸易。
美国实现页岩气出口同样会改变世界天然气市场。
目前,全球原油产量保持在39亿吨左右,似乎已经进入“峰值平台期”;煤炭又不能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加上新一轮“核恐慌”,天然气已经成为人类追求清洁发展的必然选择。美国页岩气出口将推动世界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1974年,美国与中东国家达成“石油单一使用美元计价”的协议。石油美元计价为石油市场全球化创造的条件也成为美元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产油国深受其苦。而世界天然气市场并未统一,天然气定价权也未明晰。在天然气日益重要的情况下,世界天然气市场趋于统一乃大势所趋,特别是LNG市场。有专家认为,LNG将成为继石油之后又一个全球化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