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化学技术、农业现代化概念的说明的基础之上,着重论述化学技术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负面效应),并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内,化学技术在农业发展方面应当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其发展方向,概述其发展前景。
一、化学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1.化学技术: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化学技术,就是利用化学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手段,实现在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处理的一类技术。化学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人工合成和应用等。化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提炼物质并合成新物质,进一步加工还可以制得医药、炸药、农药、化肥、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化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2、农业现代化: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指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水平:
(1)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2)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3)增长方式集约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二、化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
1、化学肥料
近二十年来,世界粮食增长一倍,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产而获得的。其中施肥用化肥的效果占30%—40%。近年,化肥的新品种主要有复合肥料、高浓度肥料、液体肥料、长效肥料及增效剂等。
复合肥料一般指含有氮、磷、钾三种或其中两种要素而由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不仅可以增进吸收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施肥次数。不少国家使用复合肥料的比重不断增加。
高浓度肥料取代低浓度肥料。由于肥料的浓度大,有效成分高,体积相对减小,节省了包装及运输和施肥的费用和劳力。最近在某些国家生产一些超高浓度 的肥料含有效成分達94%以上。
三、化学技术在农业应用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施肥方面
由于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利用,如施肥结构不合理等,在重金属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搭配上的不合理,造成大量的化学物质在土壤中流失,约70%的化学肥料散失于环境中,对我们的土地、水源和大气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农民在化肥的施用上、追加等方面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滥施、偏施某些单质肥(如氮肥),会造成土壤的酸化、板結、地力下降,也是土壤沙化、次生潜育化、退化、污染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氮磷等元素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城市的生活用水也构成极大的威胁。
2、农药方面:虽然施用量在逐年的上涨,但是效果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出现下滑。这其中的原因,不但有施药器械的简陋,施药水平的落后,药品配制的时间条件不合理等,还有由于农药长期过量使用对农作物本身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对当地土地及地下水层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对生物链中的某些重要环节的毁灭性打击导致的失衡效应。
四、化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应用中的发展新方向
鉴于化学品在农业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想要改善化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就应该结合更加广阔的自然科学知识,以物理农业来结合与改善化学农业,以使化学技术发挥更加合理和高效的作用。,并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物理农业,就是以物理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涉及的技术包括:纳米技术、电磁干扰技术、材料与土壤学技术等多个方面。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在21世纪,我们的农业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推动物理农业与化学农业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相得益彰。发展物理农业以适度改善化学农业,将更合理,更自然、更健康、更综合的方向来发展农业和种植业,永葆我们地球家园的青春。
五、化学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化学农业(以化肥和农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在解决粮食和饥饿问题上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化肥和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造成地力衰退、农作物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甚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业正处于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过渡时期,而现代物理农业则是实现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之一。相信,随着化学、物理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必将在新的技术支持下,朝着更加合理和高效,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而化学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将永远记入农业发展的历史史册之中。
一、化学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1.化学技术: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而化学技术,就是利用化学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手段,实现在社会各个方面进行处理的一类技术。化学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人工合成和应用等。化学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提炼物质并合成新物质,进一步加工还可以制得医药、炸药、农药、化肥、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化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和重要。
2、农业现代化: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指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水平:
(1)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先进科技不断注入农业的过程,不断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2)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谓全过程的机械化,应包括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植到餐桌所有环节的机械操作。机械化不等于现代化,但它在现代化的构成中确实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或者说是充分的必要条件。没有机械化的支持,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现代化。
(3)增长方式集约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组织的合理化、流通范畴的洲际化,构成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三要素”,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刻意追求的发展方向.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二、化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
1、化学肥料
近二十年来,世界粮食增长一倍,主要是通过提高单产而获得的。其中施肥用化肥的效果占30%—40%。近年,化肥的新品种主要有复合肥料、高浓度肥料、液体肥料、长效肥料及增效剂等。
复合肥料一般指含有氮、磷、钾三种或其中两种要素而由化学方法加工制成的化学肥料。复合肥料不仅可以增进吸收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施肥次数。不少国家使用复合肥料的比重不断增加。
高浓度肥料取代低浓度肥料。由于肥料的浓度大,有效成分高,体积相对减小,节省了包装及运输和施肥的费用和劳力。最近在某些国家生产一些超高浓度 的肥料含有效成分達94%以上。
三、化学技术在农业应用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施肥方面
由于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利用,如施肥结构不合理等,在重金属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搭配上的不合理,造成大量的化学物质在土壤中流失,约70%的化学肥料散失于环境中,对我们的土地、水源和大气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再加上农民在化肥的施用上、追加等方面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期滥施、偏施某些单质肥(如氮肥),会造成土壤的酸化、板結、地力下降,也是土壤沙化、次生潜育化、退化、污染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引起的氮磷等元素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对城市的生活用水也构成极大的威胁。
2、农药方面:虽然施用量在逐年的上涨,但是效果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出现下滑。这其中的原因,不但有施药器械的简陋,施药水平的落后,药品配制的时间条件不合理等,还有由于农药长期过量使用对农作物本身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对当地土地及地下水层所造成的破坏,以及对生物链中的某些重要环节的毁灭性打击导致的失衡效应。
四、化学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应用中的发展新方向
鉴于化学品在农业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想要改善化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就应该结合更加广阔的自然科学知识,以物理农业来结合与改善化学农业,以使化学技术发挥更加合理和高效的作用。,并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物理农业,就是以物理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涉及的技术包括:纳米技术、电磁干扰技术、材料与土壤学技术等多个方面。面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在21世纪,我们的农业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推动物理农业与化学农业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相得益彰。发展物理农业以适度改善化学农业,将更合理,更自然、更健康、更综合的方向来发展农业和种植业,永葆我们地球家园的青春。
五、化学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化学农业(以化肥和农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在解决粮食和饥饿问题上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化肥和农药的长期过量使用,造成地力衰退、农作物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甚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农业正处于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过渡时期,而现代物理农业则是实现生态农业的主要途径之一。相信,随着化学、物理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必将在新的技术支持下,朝着更加合理和高效,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而化学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将永远记入农业发展的历史史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