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实践中如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以学生为中心,存在着一些矫枉过正的现象,如:课堂热闹如茶馆,学生学无所获;教师当甩手掌柜,对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生成茶客,学习自由随意。
茶馆式的课堂,显然是脱离了教师的引导,教学目标也很难完成。“掌声、笑声、歌声,声声刺耳;讨论、辩论、争论,论论落空”的茶馆式课堂,对课文蜻蜓点水式的交流,停留在表面的谈一谈、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不仅无法实现“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也难以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还丢掉了传统教学知识传递的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等优点。
同时,自主学习下的教师很可能从一个极端跨越到另一个极端,教学方式从传统“填鸭式”转为“放羊式”,在课堂上成为甩手掌柜。为了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中成了“旁听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主导作用。如语文课刚上课,教师就让学生自己阅读,还鼓励学生:“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没有提示,没有要求,不做引导,不做评判,充分给学生留白。甩手掌柜式的教师,不仅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文本的理解可能是肤浅的、片面的甚或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和引导,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真相;另一方面是因为自主学习强调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差,缺乏很强的学习能力,抽象思维也比较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在甩手掌柜教师主持下的茶馆式课堂上,学生只能变成茶客,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学习。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因为大部分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即时安排的,往往没有合理的分工,所以在交流过程中,一些尖子生可以即兴发挥,充分发言,而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实际上因信心不足等原因,很难得到参与的机会。时间一久,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渐演变成了听众。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集体交流的课堂上,少数尖子生争先恐后抢着答题,而那些后进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孤儿”。长此以往,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一种不会思考、不敢发言、不想参与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茶客般的学生由于过于自由,很难进行自立、自觉、自律的自主学习,无法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学生过于自由特别是在小组合作中过于自由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准备不足,未能很好承担起自主学习中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未能很好掌握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同时又缺乏合作精神,因而谈不上有多大成效。
要改变这种茶馆式的课堂,教师必须在两方面努力。一是指导方法,使学生善于参与。要积极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独立思考,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二是恰当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信息的传输与反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馈环节,激发学生探索文字背后的内涵与实质,引导学生深入反思学习活动的成败得失,并据此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学习方式等,促进学生在自主参与、主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展。
而教师要改变“甩手掌柜”的形象,成为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师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走向,适时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客观地加以点评。但是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和学生互相启发、互讲互听、互相欣赏,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交流彼此的体验、观念与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角色的作用下,学生也需要更多地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积极参与其中。一是学生要学会学习。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法,积极锻炼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做好课堂预习的准备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交流讨论中,及时提出问题,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反思,完成教学布置的任务,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
责任编辑:曾维平
茶馆式的课堂,显然是脱离了教师的引导,教学目标也很难完成。“掌声、笑声、歌声,声声刺耳;讨论、辩论、争论,论论落空”的茶馆式课堂,对课文蜻蜓点水式的交流,停留在表面的谈一谈、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不仅无法实现“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也难以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还丢掉了传统教学知识传递的系统性、连续性、深入性等优点。
同时,自主学习下的教师很可能从一个极端跨越到另一个极端,教学方式从传统“填鸭式”转为“放羊式”,在课堂上成为甩手掌柜。为了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中成了“旁听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主导作用。如语文课刚上课,教师就让学生自己阅读,还鼓励学生:“你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你喜欢用什么方式就用什么方式。”没有提示,没有要求,不做引导,不做评判,充分给学生留白。甩手掌柜式的教师,不仅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也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文本的理解可能是肤浅的、片面的甚或是不正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和引导,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真相;另一方面是因为自主学习强调自我导向、自我监控,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差,缺乏很强的学习能力,抽象思维也比较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在甩手掌柜教师主持下的茶馆式课堂上,学生只能变成茶客,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学习。比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因为大部分小组合作学习都是即时安排的,往往没有合理的分工,所以在交流过程中,一些尖子生可以即兴发挥,充分发言,而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实际上因信心不足等原因,很难得到参与的机会。时间一久,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渐演变成了听众。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集体交流的课堂上,少数尖子生争先恐后抢着答题,而那些后进生往往成了“被遗忘的孤儿”。长此以往,使一些学生养成了一种不会思考、不敢发言、不想参与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茶客般的学生由于过于自由,很难进行自立、自觉、自律的自主学习,无法达到主动学习、主动锻炼、主动发展与提高的目的。学生过于自由特别是在小组合作中过于自由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准备不足,未能很好承担起自主学习中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未能很好掌握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同时又缺乏合作精神,因而谈不上有多大成效。
要改变这种茶馆式的课堂,教师必须在两方面努力。一是指导方法,使学生善于参与。要积极引导学生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独立思考,从而促进自主学习的顺利进行。二是恰当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包括信息的传输与反馈,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反馈环节,激发学生探索文字背后的内涵与实质,引导学生深入反思学习活动的成败得失,并据此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学习方式等,促进学生在自主参与、主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展。
而教师要改变“甩手掌柜”的形象,成为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师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讲课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课堂走向,适时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客观地加以点评。但是教师不是把自己的意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和学生互相启发、互讲互听、互相欣赏,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交流彼此的体验、观念与情感,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角色的作用下,学生也需要更多地承担起自主学习的责任,积极参与其中。一是学生要学会学习。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机械的学习方法,积极锻炼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二是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做好课堂预习的准备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交流讨论中,及时提出问题,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课后及时进行复习、反思,完成教学布置的任务,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