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272 3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意识到“走出去”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尤其表现在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快了走出去的实施步伐,为使企业更好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议
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遇到很多问题,为了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加顺利,国内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一)大力培养跨国经营型人才。国际市场上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跨国经营型人才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海外立足。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驻海外人员的培养力度。参与海外竞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符合人才,他们需要熟悉当地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熟悉国际惯例,相关国际法则,精通外语法律等知识,需要有很高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很好的应对突发事件这就更需要企业积极的培育跨国人才,对已经上岗的员工也要进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跨国经营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更好更快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去。
(二)提高跨国经营人员素质,拓展业务范围。由于走出去是以更高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因此企业要有一个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也要有自己的企业管理文化,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更好更积极的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一旦企业出现危机,这些高效的管理层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再者,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远见卓识管理人才,有利于企业发现新商机,拓展业务范围,也能够更快的把我住国际市场的新商机,掌握国际市场的形势,选择适宜的投资市场和商机,使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大众投资领域,能够独树一帜在其他行业有所发展。
(三)企業间建立相互联系机制,形成规模经营。在之前分析过我国海外企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能实现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的共享,这使得我国海外企业很难与其他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这就要求我国海外企业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系机制,加强国内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对外投资协同效应,企业与企业形成兄弟关系而不是竞争对手。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派遣管理人员学习了解各自企业的优势方面,学习其他企业的管理理念,新型技术等。
二、完善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与管理机制
(一)放松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企业申请对外直接投资时审批程序繁琐,在经过了层层审批批准以后,往往措施了海外投资的机会。这会给该企业造成你巨大损失,也会浪费政府的审批经费,得不偿失。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重新审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尽量简化手续,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合并一些有相同功能的部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程序。尤其是对一些国内生产能力过剩,能保证国内紧缺资源供应,或者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的企业给予更多方便,以最简化的手续支持该类企业在海外投资生产。如果是制度制定问题使得审批效率低下,那么政府应该完善审批机制与体制,但是也不能放松审批条件,使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质量和效益都能够得到保证。
(二)完善政府服务机制。虽然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减少很多阻碍。首先政府应该为企业做好整体投资规划,提供适合海外投资的行业和区域信息,并且向企业下达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定期公布海外直接投资环境数据,盈亏数据,这样会给企业提供更多投资信息;其次,政府要制定详细的海外直接投资政策措施,积极与东道国政府联系,保障海外投资企业经营安全,对于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及时通报给各企业,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提供制度保障;最后,政府还应该提供人员往来,货物运输,保险等方便的信息,使得企业海外工作人员和母国企业工作人员联系更加方便。
(三)加强立法,创造良好的海外直接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不断加强,但是我国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制定落后于实践,仅有一些管理规定和办法,没有相关的正式法律法规,没有一部专门的海外投资法,这就导致我国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缺乏有效监管,其管制仅仅依靠针对个别企业或部门的规章制度,造成海外投资者的不平等,损害国家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我国走出去企业缺乏法律保障,出现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海外直接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更高层次的立法应该尽快出台,维护海外投资者的权益。除了在国内立法方面给予支持和保护之外,政府还应该积极与目标国签订双边协议或者多边协议,争取使本国企业在东道国获得最惠国待遇或者投资便利。总之,完善的立法和积极协商签订双边协议,会给企业海外投资带来很多保障。
三、优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区位选择
(一)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标选择。这里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西亚和非洲地区的某些国家,尤其是尼日利亚,利比亚,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这些市场上,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资源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争取的资源,如果能够加大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设厂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该国石油资源,减少了石油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能够获取最新的石油开采信息,像母国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帮助。我国政府和企业也一直在努力同非洲各国建立更多投资合作项目,所属我国水电顾问集团EPC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首台机组近日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个技术、标准、管理、设备整体走出去的风电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投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到非洲投资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
(二)积极发展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投资。当前我国企业应该继续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重要投资区域。首先,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与我国毗邻,与我国在历史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政府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流态度,这样进入这些国家会减少很多阻碍;其次,这些地区的国家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自从金融危机以后,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联系,积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这与我国一些政策是相互吻合的。有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容量很大,投资机会较多,适合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尝试;再者,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投资环境也日益完善,发展潜力很大。
参考文献
[1]张福东.我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64
[2]王建业,李水凤.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Times Finance),2011,(4):14~15
[3]徐明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3,(2):4~7
作者简介:赵伟盼(198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学硕士,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意识到“走出去”对于我国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尤其表现在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加快了走出去的实施步伐,为使企业更好的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中国企业;走出去;建议
我国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遇到很多问题,为了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更加顺利,国内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建议,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不断增强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一)大力培养跨国经营型人才。国际市场上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跨国经营型人才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海外立足。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企业驻海外人员的培养力度。参与海外竞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符合人才,他们需要熟悉当地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熟悉国际惯例,相关国际法则,精通外语法律等知识,需要有很高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很好的应对突发事件这就更需要企业积极的培育跨国人才,对已经上岗的员工也要进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跨国经营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更好更快的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去。
(二)提高跨国经营人员素质,拓展业务范围。由于走出去是以更高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因此企业要有一个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也要有自己的企业管理文化,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更好更积极的为企业服务.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一旦企业出现危机,这些高效的管理层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再者,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具有远见卓识管理人才,有利于企业发现新商机,拓展业务范围,也能够更快的把我住国际市场的新商机,掌握国际市场的形势,选择适宜的投资市场和商机,使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大众投资领域,能够独树一帜在其他行业有所发展。
(三)企業间建立相互联系机制,形成规模经营。在之前分析过我国海外企业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不能实现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的共享,这使得我国海外企业很难与其他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这就要求我国海外企业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联系机制,加强国内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对外投资协同效应,企业与企业形成兄弟关系而不是竞争对手。企业之间可以互相派遣管理人员学习了解各自企业的优势方面,学习其他企业的管理理念,新型技术等。
二、完善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与管理机制
(一)放松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企业申请对外直接投资时审批程序繁琐,在经过了层层审批批准以后,往往措施了海外投资的机会。这会给该企业造成你巨大损失,也会浪费政府的审批经费,得不偿失。因此我国政府应该重新审视对外直接投资的审批程序,尽量简化手续,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合并一些有相同功能的部门,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审批程序。尤其是对一些国内生产能力过剩,能保证国内紧缺资源供应,或者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的企业给予更多方便,以最简化的手续支持该类企业在海外投资生产。如果是制度制定问题使得审批效率低下,那么政府应该完善审批机制与体制,但是也不能放松审批条件,使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质量和效益都能够得到保证。
(二)完善政府服务机制。虽然海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但是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减少很多阻碍。首先政府应该为企业做好整体投资规划,提供适合海外投资的行业和区域信息,并且向企业下达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定期公布海外直接投资环境数据,盈亏数据,这样会给企业提供更多投资信息;其次,政府要制定详细的海外直接投资政策措施,积极与东道国政府联系,保障海外投资企业经营安全,对于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及时通报给各企业,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提供制度保障;最后,政府还应该提供人员往来,货物运输,保险等方便的信息,使得企业海外工作人员和母国企业工作人员联系更加方便。
(三)加强立法,创造良好的海外直接投资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不断加强,但是我国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法律制定落后于实践,仅有一些管理规定和办法,没有相关的正式法律法规,没有一部专门的海外投资法,这就导致我国政府对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缺乏有效监管,其管制仅仅依靠针对个别企业或部门的规章制度,造成海外投资者的不平等,损害国家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我国走出去企业缺乏法律保障,出现问题时不能很好的得到保障。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海外直接投资企业越来越多,更高层次的立法应该尽快出台,维护海外投资者的权益。除了在国内立法方面给予支持和保护之外,政府还应该积极与目标国签订双边协议或者多边协议,争取使本国企业在东道国获得最惠国待遇或者投资便利。总之,完善的立法和积极协商签订双边协议,会给企业海外投资带来很多保障。
三、优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区位选择
(一)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作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标选择。这里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西亚和非洲地区的某些国家,尤其是尼日利亚,利比亚,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在这些市场上,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资源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争取的资源,如果能够加大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一方面在这些国家设厂的企业可以直接使用该国石油资源,减少了石油使用成本;另一方面能够获取最新的石油开采信息,像母国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帮助。我国政府和企业也一直在努力同非洲各国建立更多投资合作项目,所属我国水电顾问集团EPC总承包的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首台机组近日成功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第一个技术、标准、管理、设备整体走出去的风电项目,该项目的成功投建给我国企业走出去到非洲投资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
(二)积极发展对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投资。当前我国企业应该继续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作为重要投资区域。首先,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与我国毗邻,与我国在历史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政府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的交流态度,这样进入这些国家会减少很多阻碍;其次,这些地区的国家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自从金融危机以后,不断加强同周边国家联系,积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这与我国一些政策是相互吻合的。有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容量很大,投资机会较多,适合我国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尝试;再者,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投资环境也日益完善,发展潜力很大。
参考文献
[1]张福东.我国企业如何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1,64
[2]王建业,李水凤.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Times Finance),2011,(4):14~15
[3]徐明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3,(2):4~7
作者简介:赵伟盼(198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经济学硕士,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