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鸭浆膜炎是严重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一类细菌性传染病,为研究鸭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对浆膜炎预防效果,本文选择安徽某地3家肉鸭养殖户饲养的共计71573只白羽肉鸭作为试验对象, 其中43130只白羽肉鸭作为试验组,另外28443只白羽肉鸭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白羽肉鸭7日龄进行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H7N9 H7-Re1株)和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的混合注射,对照组白羽肉鸭不进行免疫,仅进行相同条件下的正常饲养管理。结果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出栏天数提前了1.67d,成活率提高了17.09%,均重增加了1.16斤,只盈利提高了3.26元,药费减少了0.56元。试验表明鸭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可明显降低浆膜炎发病率,提高肉鸭屠宰指标。
关键词: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白羽肉鸭;生产指标
中图分类号:S858.32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4-0043-03
1 流行病学
鸭浆膜炎被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季和冬季低温、阴雨、潮湿的季节相对多发。从育雏舍转移到育成舍饲养、从温度较高的鸭舍转移到温度较低的鸭舍、从舍内转移到舍外饲养或池塘内放养、 饲料配比不当、 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运输应激、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并发感染等因素均能诱导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流行[1]。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3周龄,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相对较少。
2 临床症状
浆膜炎潜伏期通常为1~3d,潜伏期长的可达1周。根据病程长短,将其分为慢性、亚急性、急性。
慢性多见于日龄较大雏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腿弱无力、不愿走动、伏卧或呈犬坐姿势,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者头左右摇摆,难以维持躯体平衡,部分病例头颈歪斜,当遇到惊扰时,呈转圈运动或倒退[1]。慢性浆膜炎通常不会出现死亡,即使出现死亡,死亡率也较低。主要影响病鸭生长发育,使料肉比增加,提高饲养成本。
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2~3周龄雏鸭, 病程1~3d, 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 排绿色粪便, 眼睛和鼻孔流粘液或浆液性分泌物, 常出现眼周围毛粘连形成“眼圈”, 随后出现嗜睡缩脖、软脚无力、喙抵地面或卧地不起, 病鸭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多数出现死前抽搐、死后角弓反张的症状[2]。
急性发病多见于鸭群发病初期,病鸭看不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通常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死因。
3 鸭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效果评估
3.1 试验材料 安徽泗县某肉鸭养殖场,选择适宜3家养殖户共计71573只肉鸭,所有肉鸭临床表现健康,精神状态良好,体态均匀丰满,采食饮水正常,卵黄吸收良好。
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由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3.2 试验方法 选择43130只白羽肉鸭作为试验组,另外28443只白羽肉鸭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白羽肉鸭7日龄进行疫苗注射免疫,将2瓶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H7N9 H7-Re1株)和1瓶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共同混合到1L纯净水瓶中,充分混合均匀,每只鸭注射0.6mL[3]。对照组白羽肉鸭不进行免疫,仅进行正常饲养管理。
3.3 注意事项
3.3.1 在免疫疫苗前后,应适当给免疫鸭群补充电解多维,以提高鸭群抗应激能力,防止应激。
3.3.2 鸭群在免疫之前,可将鸭棚内温度适当提高3℃左右。
3.3.3 疫苗在使用之前应在温水中浸泡30~40min,以便疫苗恢复室温。
3.3.4 注射前应对注射器以及注射针头进行杀菌消毒,防止感染。
4 试验结果
3家养殖户共计6批次的白羽肉鸭的出栏日龄在40~43d,屠宰数据见表1。
试验组均出栏日龄为40d,成活率98.16%,均重6.05斤,采食量11.86斤,均只药费0.42元,肉料比1.96,均只盈利3.25元。对照组均出栏日龄为41.67d,成活率81.07%,均重4.89斤,采食量10.24斤,均只药费0.98元,肉料比2.09,均只盈利-0.01元,且均有不同程度浆膜炎发病。
5 讨论与分析
试验表明,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出栏天数提前了1.67d,成活率提高了17.09%,均重增加了1.16斤,只盈利提高了3.26元,药费减少了0.56元。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肉鸭养殖业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饲养管理设备老化、观念落后等问题导致鴨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还是较为严重,大部分肉鸭养殖户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鸭疫里氏杆菌是引起本病的病原,目前临床上已有21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反应[4]。而我国流行菌株主要是1型、2型和7型,发病率占到70%以上,浆膜炎会严重影响雏鸭存活率和胴体利用率,给肉鸭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从试验结果来看,公司生产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试验组存活率明显提高,发病率明显降低,相应产生的药费也有明显的减少,对于雏鸭保护效果明显,可以给肉鸭公司和肉鸭养殖户减少不必要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艳.鸭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业,2016,12(10):151-152.
[2] 杨同涛,孙法良,刘建涛,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北方牧业,2018(22):28.
[3] 刘建涛,尚友国,李旭源.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对提高白羽肉鸭生产性能指标的观察[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12):1-2.
[4] 孙法良,马艳芳.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原因及防控措施探讨[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2):55-56.
关键词: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白羽肉鸭;生产指标
中图分类号:S858.322.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4-0043-03
1 流行病学
鸭浆膜炎被称为鸭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春季和冬季低温、阴雨、潮湿的季节相对多发。从育雏舍转移到育成舍饲养、从温度较高的鸭舍转移到温度较低的鸭舍、从舍内转移到舍外饲养或池塘内放养、 饲料配比不当、 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运输应激、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并发感染等因素均能诱导和加剧本病的发生和流行[1]。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3周龄,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相对较少。
2 临床症状
浆膜炎潜伏期通常为1~3d,潜伏期长的可达1周。根据病程长短,将其分为慢性、亚急性、急性。
慢性多见于日龄较大雏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厌食、腿弱无力、不愿走动、伏卧或呈犬坐姿势,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或者头左右摇摆,难以维持躯体平衡,部分病例头颈歪斜,当遇到惊扰时,呈转圈运动或倒退[1]。慢性浆膜炎通常不会出现死亡,即使出现死亡,死亡率也较低。主要影响病鸭生长发育,使料肉比增加,提高饲养成本。
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2~3周龄雏鸭, 病程1~3d, 病鸭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 排绿色粪便, 眼睛和鼻孔流粘液或浆液性分泌物, 常出现眼周围毛粘连形成“眼圈”, 随后出现嗜睡缩脖、软脚无力、喙抵地面或卧地不起, 病鸭死前出现神经症状, 多数出现死前抽搐、死后角弓反张的症状[2]。
急性发病多见于鸭群发病初期,病鸭看不到任何症状突然死亡,通常要通过实验室检测来确定死因。
3 鸭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效果评估
3.1 试验材料 安徽泗县某肉鸭养殖场,选择适宜3家养殖户共计71573只肉鸭,所有肉鸭临床表现健康,精神状态良好,体态均匀丰满,采食饮水正常,卵黄吸收良好。
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由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由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3.2 试验方法 选择43130只白羽肉鸭作为试验组,另外28443只白羽肉鸭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白羽肉鸭7日龄进行疫苗注射免疫,将2瓶重组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8+H7N9 H7-Re1株)和1瓶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共同混合到1L纯净水瓶中,充分混合均匀,每只鸭注射0.6mL[3]。对照组白羽肉鸭不进行免疫,仅进行正常饲养管理。
3.3 注意事项
3.3.1 在免疫疫苗前后,应适当给免疫鸭群补充电解多维,以提高鸭群抗应激能力,防止应激。
3.3.2 鸭群在免疫之前,可将鸭棚内温度适当提高3℃左右。
3.3.3 疫苗在使用之前应在温水中浸泡30~40min,以便疫苗恢复室温。
3.3.4 注射前应对注射器以及注射针头进行杀菌消毒,防止感染。
4 试验结果
3家养殖户共计6批次的白羽肉鸭的出栏日龄在40~43d,屠宰数据见表1。
试验组均出栏日龄为40d,成活率98.16%,均重6.05斤,采食量11.86斤,均只药费0.42元,肉料比1.96,均只盈利3.25元。对照组均出栏日龄为41.67d,成活率81.07%,均重4.89斤,采食量10.24斤,均只药费0.98元,肉料比2.09,均只盈利-0.01元,且均有不同程度浆膜炎发病。
5 讨论与分析
试验表明,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较对照组出栏天数提前了1.67d,成活率提高了17.09%,均重增加了1.16斤,只盈利提高了3.26元,药费减少了0.56元。
目前来看,虽然我国肉鸭养殖业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饲养管理设备老化、观念落后等问题导致鴨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还是较为严重,大部分肉鸭养殖户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鸭疫里氏杆菌是引起本病的病原,目前临床上已有21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反应[4]。而我国流行菌株主要是1型、2型和7型,发病率占到70%以上,浆膜炎会严重影响雏鸭存活率和胴体利用率,给肉鸭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从试验结果来看,公司生产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1型ZJ01株+2型HN01株+7型YC03株)试验组存活率明显提高,发病率明显降低,相应产生的药费也有明显的减少,对于雏鸭保护效果明显,可以给肉鸭公司和肉鸭养殖户减少不必要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吕艳.鸭浆膜炎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J].中国畜禽业,2016,12(10):151-152.
[2] 杨同涛,孙法良,刘建涛,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北方牧业,2018(22):28.
[3] 刘建涛,尚友国,李旭源.鸭传染性浆膜炎三价灭活疫苗对提高白羽肉鸭生产性能指标的观察[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12):1-2.
[4] 孙法良,马艳芳.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原因及防控措施探讨[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1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