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的“地球CT师”

来源 :中华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骁观察四川盆地火山岩分布图

  四川盆地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今邛崃境内发现了天然气。如今,作为中国现代天然气工业摇篮的四川盆地,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产业最具潜力的含油气盆地。在这古老而复杂的盆地上,耕耘着一群年轻而坚韧的油气勘探工作者。根据工作内容,人们给其中的物探工作者起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别称——“地球CT师”。陈骁,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地球CT师”的探索蜕变


  2010年,陈骁从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学地质的他,被分到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与所学专业跨度较大的地震解释工作。一大堆看不出差别的曲线与一长串陌生的地球物理术语让他茫然无措。直到有一天,一种叫“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摆在了他的面前。
  复杂构造成像难度大,是制约许多油气田企业油气勘探的瓶颈问题。作为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前沿技术,“叠前深度偏移”在当时刚刚进入西南油气田,正进行先导性攻关试验。不服输的陈骁决定啃下这块陌生的“硬骨头”。他沉下心来,一面在专业软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体会每个参数对地震处理的重要作用,一面加强了对四川盆地盆周复杂构造的研究,迅速掌握了复杂构造地震解释的要点,并发挥地质学专业优势,一次次改进地质模型。很快,他参与的复杂构造成像攻关效果取得了质的飞跃。随着工作不断深入,他发现,地质理论与地震解释是天生不可分离的兄弟,将二者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帮助他针对生产问题快速形成地质认识,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2011年,陈骁成为首位开展灯影组与龙王庙组地震跟踪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对上万平方公里地震工区夜以继日的解释分析,他刻画揭示了川中地区大型深层低幅构造与大型古隆起相叠合的地质特点,为迄今为止中国陆上最大单体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安岳气田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的勘探开发作出重要贡献。该气藏产量约占全国的6%,可替代川渝地区用煤240万吨,让巴蜀大地天更蓝、水更清。
  奉献,是一个不需要被特别提醒的词。当安岳气田磨溪龙王庙组气藏与高石梯-磨溪灯影组上万亿三级储量重大发现获得嘉奖时,陈骁已默默踏上新的征程。“德阳-安岳裂陷槽精细刻画”等一个个新地质认识被提出,双探1井等重点风险探井成功论证并获重大发现。

“地球CT师”的重大发现


  地震解释的过程是枯燥而辛苦的,总是默默耕耘很久才有少许收获。在这场艰辛乏味的“图像马拉松”中,韧劲十足的陈骁将四川盆地近30年来的24万公里二维与2.5万平方公里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得滚瓜烂熟。有人做过测试,把一张不带任何标识的剖面放在陈骁面前,他能立刻说出这条测线的所在区域,并准確指出对应的地质层位和地震特征。
  2015年,在地震解释过程中,陈骁发现了川西茅口组顶部100ms的振幅异常。他深知,一个微小的异常特征可能代表着地下地质体的剧烈变化,这样的细节不能放过。
  然而,原型盆地恢复,需要全面恢复几亿年前四川盆地构造、沉积等古地质背景。而川西地区钻井少、多解性强,岩相古地理认识多达5种,一时众说纷纭,研究工作因此陷入困境。这年夏天,陈骁带领的研究团队又关注到了一个重要事件性地质现象——峨眉地幔柱快速隆升造成的火山岩喷发。随后,团队顶着既有“权威认识”的压力,大胆提出了第6种新认识,建立了火山岩地质模型,模拟结果与地震剖面现象高度吻合。
  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地震相与属性分析,陈骁团队突破原有认识禁区,刻画出成都一三台地区7000km2的喷溢相火山岩相有利区。2018年,永探1井获高产工业气流,四川盆地发现了全新的规模勘探层系,估算资源量上万亿方,盆地风险勘探翻开了历史性新篇章。

“地球CT师”的转变升级


  2019年,为了提高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陈骁主动申请到远离成都的气矿单位挂职锻炼。
  他深入苍溪、剑阁等钻井、测井施工现场,参与了大量部署、实施和跟踪任务,积累地质、工程复杂情况的现场处理经验。他还主动参与川西复杂构造超深层水平井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提出建设性意见被采纳实施。2020年,包含陈骁一份努力的川西双鱼石超深层8600米水平井成功钻探,创造了中国陆上水平井深度记录,单井测试产量提高近3倍,多口井获得百万方级高产。


陈骁带领青年突击队员在野外踏勘

  投身四川盆地油气勘探事业的11年,陈骁始终以高度的使命感,带领团队持续攻关超深层地震勘探技术和复杂构造地震成像难题。由他引领形成的深层碳酸盐岩滩相储层地震相分类评价、相控储层精细描述等技术系列突破了超深层勘探技术难题,已达国际先进水平。11年里,陈骁踏遍四川盆地典型地质剖面,翻遍盆地重要历史地震数据,解释剖面10余万公里。坚韧付出换来国际水准特色技术3项,各级科技进步奖16项。
  2019年,中石油集团公司“五四”运动100周年暨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座谈会上,平日里只知埋头研究的陈骁站在一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的中间,和大家一同获得了“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的称号。
  无论走上何种岗位、获得何种荣誉,陈骁最认同与亲切的,还是自己拿着地质锤和罗盘、穿着红工衣行走山间的样子,还是那个日夜与图为伴,期待下一个大发现的小小“地球CT师”。
其他文献
几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方家道士到文人骚客,谈神说仙之风颇为盛行,流风所及,神仙文化已深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时有清风,稍闻香气渐浓,翰甚怪之。仰视空中,见有人冉冉而下,直至翰前,乃一少女也。明艳绝代,光彩溢目,衣玄绡之衣,曳霜罗之帔,戴翠翘凤凰之冠,蹑琼文九章之履……女微笑曰:“吾天上织女也……”  这是唐人传奇《郭翰》中织女下凡的情景,见于《太平广记》卷六八《女仙十三》。织女在
期刊
元宫词的内容十分广泛,极具特色的一点是其反映了蒙元王朝的对外交往情况。朝堂上的使者进贡展示了元朝与欧洲的交流,后宫生活体现了元朝与高丽王廷的交流。  元宫词主要是以“宫词”为题,以一题统摄多首诗歌的七绝连章组诗,内容以反映宫廷生活为主,诗风温柔敦厚,语言典雅华丽。有些作品虽然不以“宫词”为题,但是反映了宮廷生活,诗歌形式也相近,可以视作宫词,如张昱《辇下曲》。宫词作者多为宫廷中皇帝身边的近侍大臣。
期刊
林逋一生隐逸山林,过着『梅妻鹤子』的生活。他的书法作品同其诗词一样淡泊清雅,脱尽了尘俗之气。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宋·林逋《山园小梅》之一  这首被广为传诵的咏梅佳作《山园小梅》,以其清幽淡泊、雅致高洁的意境,表达出山林隐士的高逸情怀。诗作者林逋(967—1028年)不只
期刊
枣梆是山东有名的地方剧种,诞生于梁山泊遗址所在地梁山县。枣梆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当地百姓爱听戏、唱戏、学戏的风尚。  山西有四大梆子声腔,即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后来流传到山东,又变成山东梆子。但戏剧这种以声腔为区别的艺术,总是能与当地方言相互融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在山东菏泽地区,山西上党梆子就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枣梆,现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期刊
中国诗歌在世界诗歌史上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其多民族的特点紧密相关。在东亚大陆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很早就形成了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圈,并形成了以汉语为主体、以其他民族语言为辅助的诗歌创作传统。从时间上讲,中国诗歌上下贯通数千年;从空间上讲,它包括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西起昆仑山,东到太平洋的文化大版图;从诗歌所用语言来讲,除汉语之外,从古到今共使用了80多种语言,方言多达数百种,这是世界文学史上的
期刊
尽管目前尚无类似甲骨文这样的文字来确认二里头文化属于夏朝,但考古发掘已经证实,二里头是中华大地上的第一个王朝,以此为源头,王权统治和礼乐文化开始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主旋律。  最早的中国  今天的二里头只是洛阳盆地东部偃师市一个人口不足5000人的村庄,然而拉开时间的尺度,其所在的洛阳盆地却是从夏、商至唐、宋近3000年间十多个王朝的都城所在地。“一个并不太大的盆地作为权力中心,这在全球文明史上都极
期刊
谈起北宋乃至中国古代山水画,范宽是一个谁都绕不开的人物。  范宽是北宋初年最杰出的山水画家之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946—1026年间,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他本名中正,字中立(一作仲立),形貌峭拔,举止疏野,嗜好喝酒,崇尚道家。因其性格宽厚大度,不拘世故,当时人以“宽”称之,遂以自名。  对景造意出机杼  范宽生活在由动荡转向稳定、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五代末至北宋前期。宋朝建立后,社会的
期刊
徐振平带领团队在天山南麓开展野外地质考察  天山南麓,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  春暖花开,徐振平又一次走进熟悉的南天山。他和伙伴们要实地查看地质露头,为的就是要继续寻找深埋于地下六七千米,被誉为“蓝金”的天然气资源。  徐振平说,南天山没有草,山峰也陡峭,但是地下油气资源丰富,是石油人的乐园,是一片希望之地,現在已为下游4亿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低碳能源。扎根南天山  200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
期刊
今年以来,襄阳市樊城区延安精神研究会以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挖掘红色文化教育,深入推进“延安精神”和“红色故事”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推动红色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让红色基因成为文明实践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襄阳市樊城区制作的红色微电影《火种》,以樊城区太平店镇肖庄农民起义战斗为历史背景,紧紧围绕“传承”展开故事情节
期刊
七月的藍天歌声嘹亮,  七月的江山鲜花怒放。  七月的彩旗迎风飘扬,  七月的党徽更显辉煌。  一百年前的七月——  嘉兴南湖上的那只画舫,  伴随着“英特纳雄耐尔”……  放射出黎明前  第一缕绚丽的曙光。  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啊,  栉风沐雨砥励前行。  在百年峥嵘岁月里,  您以七月的名义——  起航了复兴号南湖红船。  发起了八月的南昌风暴,  点燃了秋天的星火井冈。  舞动了地球的红色飘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