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出血型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性,为临床上更加准确地判断该类型间质瘤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0年9月至2020年6月174例在唐山市工人医院经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需要统计的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细胞形态、瘤体大小、TNM分期、肿瘤是否出血、是否行R0切除术、细胞核分裂计数及病理免疫组化相关指标。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排序资料的处理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独立样本的测量数据进行了非参数秩和检验。之后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类别,应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数据分析。同时定义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以下因素与胃肠间质瘤所致消化道出血有关:间质瘤的大小;瘤体的位置;肿瘤T阶段;肿瘤M阶段以及是否行R0切除术。分析提示胃肠间质瘤的发生部位是影响胃肠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原发于胃以外部位的胃肠道间质瘤更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结论 肿瘤部位是影响间质瘤瘤体是否出血的重要因素。出血型胃肠间质瘤较非出血型胃肠间质瘤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