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染色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在早期胃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电子染色内镜联合超声内镜(EUS)在早期胃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经普通胃镜检查结合镜下病理考虑为黏膜内癌的患者17例,在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前行EUS检查并进行T分期,并在电子染色内镜模式下标记病灶切除范围后行ESD治疗,将EUS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EUS诊断T1期17例(累及黏膜及黏膜肌层12例,黏膜下层5例);术后病理T1期14例(累及黏膜层及黏膜肌层11例,黏膜下层3例),T2期3例(已追加手术治疗);EUS对黏膜内癌浸润深度判断准确率为88.2%(15/17),T分期准确率为82.4%(14/17);电子染色模式下病变范围更加清晰,易于标记。

结论

电子染色内镜联合EUS在早期胃癌术前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加强心理护理及营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出凝血情况,正确指导患者饮食落实好各项护理措施,及早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发生肝性脑病、腹水各1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低血糖1例,吻合口出血1例,胃排空障碍1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探讨链式护理操作流程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流程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链式护理操作流程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血透知识掌握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半年无差错率、患者满意率和血透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母婴结局,为初产妇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初产妇87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9例,应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观察组42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主要观察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情况、总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Apgar评分。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