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在此与各位同仁商榷。
  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利斯说:“合作学习如果不是当代教育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它至少是其中的最大之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特别规定:“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2003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论述明确了开展合作学习的教改方向,也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措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改进了教学方式,意味着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2.按学习水平分组,明确分工、独立思考、合作互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所获。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当前合作交流学习普遍存在以下两种现象:(1)热闹有余,成效不足。大多数教师并不明确什么是合作交流,更不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认为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就是合作、就解决问题了。这种为活动而活动,使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实际上是做无用功。(2)分组采用优差搭配,甚至有人把优差配成一帮一。表面上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实质把教师的责任分给学优生,妨碍学优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工作的良好习惯。但合作交流是有前提的,没有分工哪有合作?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见解哪有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何谈交流?因此,要进行合作学习先要安排好分工,要进行交流学习先要发动大家独立思考,否则就把教师讲变为少数学生讲了。
  合作交流应将学习水平同层面的学生分组为宜。我们认为优差搭配是不恰当的,互助精神应该提倡,但一对一硬性去帮,并不是学优生的学习义务。如何让学优生学得更好,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是教师要考虑的问题,而妨碍学优生取得更大进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帮助学困生的任务主要应由教师承担。在社会上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必然是爱好、水平、工作性质相近的个体的组合,为何班级中的合作交流学习不能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呢?所以,由4至6个学生组成一小组,并且每小组分组同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做法更有利于达到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更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更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明确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学习任务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的学生才会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动力,才会“想方设法”完成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目标并非是简单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全组学生都明白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怎样得到的,即注重个人目标、小组目标、班级目标的共同实现。笔者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在课的一开始就采用幻灯片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将这堂课的目标要求呈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合作讨论的阶段。
  4.通过合作讨论进行小组预习。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也是学生发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预习环节的教学对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时根据教材的内容事先设计好小组合作任务并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各个小组,使学生知道在预习时应该做什么,通过小组合作任务的制定让学生知道怎样对所学知识进行合作讨论,实现整体把握,怎样对所学知识进行抽象分析,怎样找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5.加强科学引导。
  课堂合作学习是一种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性,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要求教师“导”得科学,“导”得及时。
  6.建立有效的评价模式是确保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有力保证。
  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同伴间的相互评价。
  6.1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学生做人的品质、做事的能力。
  6.2同伴的坦诚评价。学生在与同伴的磨合中,不断反省自己,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同时在学生中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
  6.3组际的友好互评。组际互评,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6.4教师的激励评价。教师评价不仅要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更要重视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合作状况,关注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7.通过反思拓展巩固教学成果。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说的就是人要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有反思才能让人不犯重复的错误,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一个合作小组同样如此,小组可反思分工是否合理、反思探索过程是否得当,应如何改进、反思探索的其他途径,也可反思其他小组的得失,便于本小组的改进或借鉴。这既是对合作成绩的巩固,又是对合作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另外,教师还可以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展到课堂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生活中合作探究。
其他文献
热爱作文、喜欢作文的高中生寥若晨星,绝大部分学生都患有“写作恐惧症”,谈作文色变。作文是高中生的一项沉重的精神负担,写作文就是一种精神煎熬。硬逼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思想干瘪,华而不实;移花接木,十分矫情;文字枯燥,形同槁木。教师教得苦恼,学生学得苦恼,久而久之都厌倦作文。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学生作文难的原因  1.作文教学无计划,
介绍了国外鱼雷现状,探究其航程、航速、作战深度等总体性能指标,给出国外鱼雷对我国同类装备的启示:1)走系列化发展之路;2)持续提高自导性能、推进减振降噪;3)创新鱼雷战斗
所谓隐含条件就是在题目中没有明确表达出来而客观上已存在的条件,往往给学生造成条件不够的假象.在平时练习或考试中,我们发现有些题目,学生由于忽视了题中的隐含条件,以致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题目做不出来,或是使得求出的结果范围扩大,不符合题目的要求.而如果将题目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则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得到正确的结果.下面就题中隐含条件的几类题型加以简要说明.  一、利用概念、定义、定理、公式、性质等挖掘隐含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作文是生活的体现,贴近生活是作文教学的返璞归真之路,是培养学生习作习惯,发展学生语言,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依据教材让学生积累素材,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
摘 要: 优化随笔写作,以心情日志式、片段式随笔为主,命题式、篇章式随笔为辅;自由写作与课堂讲评相结合;建立随笔发表机制,激发写作愿望的随笔训练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 随笔写作 写作兴趣 读者意识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作文课上讲得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似有所悟;但一布置作文,学生则抓耳挠腮,笔重千斤。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学生的作文真没意思,尽是
“人之出生,未能言语,即分黑白.黑白者,色相之本真.”中国水墨黑白分明,显发本真,故能从者寡.又“图画丹青,本原天造,准绳规矩,类属为人.”足见水墨一事,根本在人;人假天工,
期刊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是由于学生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足、词汇不丰富,且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尚不强,因此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感到茫然,无从下笔。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领会作文的立意;引导观察、捕捉素材,进行“言之有物”的训练;引导学生读写结合,体会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从而使作文教学达到“三路”统一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领会立意 言之有物 表达能力 “三路”统一
摘 要: 文章通过分析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注重算法的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下降原因 提高对策  实施新课改后,我们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更主动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并且对计算机的依赖心理也变强了,但我们除了看到这些课改所带来的优势之外也看到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大幅度地下降。主要
摘 要: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下广大语文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作者从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增加知识积累、加强方法指导、激发创新兴趣、做好适时鼓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作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创新意识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是基层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教学上一个台阶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