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树养生,是传说还是真理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其实不是一个流言,而是一种流行于老年人中的养生健身方法。具体场景如下——
  清晨的公园里,总是能看见在一棵棵粗壮茂盛的松柏、白杨、梧桐树旁晨练的老人。他们站立于选好的树前,放松入静。片刻后,老人们往往会两手轻抚树皮,口中念叨着大自然对人的恩赐,然后面朝东方,背部或四肢撞向大树。很多老人曾跟我讲:
  “这叫做撞树养生,方法与心态很重要,心中要有所想,对大自然心存敬畏与感恩,与自然界交换灵魂,汲取自然界不同树木之不同能量,治百病,延年益寿。肝病撞松,胃病撞柳,肺病撞杨,心脏病撞梧桐。刚开始,次数由少到多,撞力由轻渐重,一定要循序渐进,撞力点由上至下,从左到右,不可用蛮力,遇见酸痛点着重撞击,可适当放出吐纳声,以利内脏浊气排出,不断增加力度,提高撞树效果。”
  上面这段文字,让我总感觉这内外兼修之法神乎其神,似乎在哪里见过。对了,其实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描述,吸取大自然的能量,打通人体经络,内力大增,练就绝世神功。在现实中这样武侠式的撞树养生大法真的科学有效吗?在这里我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讨论以下几个关键点。

穴位,能撞准吗


  首先从中医方面,撞树养生源于利用撞击刺激背部的穴位和经络,起到疏经活络的功效。就像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包括健康状况都不相同。中医治疗更讲究因人而异,有些人的某些穴位是可以接受撞击刺激的,但另一些人的这些穴位则不能刺激。这是针灸推拿中医师都懂得的道理。所以,想用身体和树撞击的方式达到舒经通络、活血化淤的目的,显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况且,穴位是一个点,而且每个穴位的按摩与刺激,在中医专业手法上也有轻重区别。如果直接撞树的话,根本无法有效掌控刺激的轻重和穴位点。
  而撞不同的树,汲取不同的自然能量,治疗不同疾病,更像是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吸星大法与北冥神功,只能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如果人类真能以这种方式汲取自然能量,那人类基本上不用进食了。膳食营养专家和农民兄弟恐怕也要失业了。

疼痛被撞好了,还是转移了


  老年人互相转发的不少养生文章,过于哗众取宠,为夺人眼球而不尊重科学。有的文章宣传撞树可以调节血糖、控制血压,不少老人对此还深信不疑,甚至擅自停药转为依靠撞树养生治病。这些行为相当危险!
  从西医方面讲,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骨质流失速度会加快,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人很多,骨质变得脆弱,如果撞树力度过大,或撞树方向偏斜,极容易造成摔倒与骨折的发生,进而严重影响老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而且,糖尿病和高血压都会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慢性损伤,使血管壁变薄、变脆。在撞树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皮下血管甚至深部大血管的损伤和破裂,形成皮下血肿,压迫周围健康组织,或形成血栓。
  哪里酸疼就多撞哪里,这个说法更不可取。有血管硬化的老人,部分血管会有斑块形成,在撞树的过程中,局部酸痛感很有可能因为刺激到了这些血管病变,导致斑块的脱落。脱落的斑块在血液中游走,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栓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心肌梗死与脑梗死,后果严重。
  而有些老人所说的,撞树之后感觉腰腿痛减轻不少,而且撞树力度越大感觉疼痛减轻越明显。这其实并不是撞树后腰腿疾病真的好了,而是因为撞树之后导致的背部或四肢疼痛,转移了注意力,形成原有疾病或不适好转的假象。
  撞树养生这样的故事,很容易演变成为事故。常州75岁的庄老太为了治好长期的腰痛。就加入了“撞树大军”,没多久就感觉腿脚抽筋、头晕目眩,最近被医院诊断为硬物撞击导致腹膜血管破裂,形成血肿。幸亏就医及时,没有酿成大错。

撞树省力,能省心吗


  老人有追求是好事,但仔细研究公园里老人们热衷的撞树、倒走、拍打等“神一般的操作”,就会发现这些运动方式兼具“方式奇特、材料易寻、方法易行”等特点。老人练得不亦乐乎,但万一出点事,就真是让“野路子”给坑了。
  撞树养生这样如浪漫武侠故事一般的伪科学养生法大行其道,与人们对养生运动方式存在猎奇心理和过度追求简单省力的操作方式有关。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被现代科学认可的运动养生方式,比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这些运动都特别适合老年人锻炼与养生。我曾经在门诊治疗过程中見到很多坚持多年练习八段锦等传统养生项目的老人,照过的X线片显示,骨与关节结实得像年轻人一般。现代的锻炼方式,如舒缓的广场舞,散步与慢跑,游泳等,其实都很适合老年人。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免疫力是人体最好的防御系统。正是因为免疫力的存在,身体才有能力抵抗病毒入侵,身体健康才得以保障。遗憾的是,目前只有针对疾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还没有研制成功能改善免疫力的药物。既然没有,“人以食为天”,人体必须把營养吃进去,吃出自己的免疫力来。营养摄入是免疫力的基石  免疫力是身体的保护神,而营养是身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营养能有效保障机体免疫功能的发挥,从而增强人体抵抗病毒感染的能
期刊
假设你因感染而卧病在床,定会选择吞下一颗药丸,然后等待着不久后的康复。显而易见,现代人对医疗充满信心。然而,人们并非总能如此幸运。  古往今来,有多少痛哭的人们眼睁睁地看着亲人死于发热、腹泻、伤口感染或其他疾病,又有多少瘟疫摧毁了一个又一个村庄和城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感染,约占全球每年总死亡率的25.5%。即便回溯到战争年代,死于感染的人也远比死于刀剑或子弹的人
期刊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缺乏抗病毒的特效药,而包括人工肺呼吸、胃肠外营养等在内的对症治疗,并不直接作用于病毒.机体真正将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杀灭,
期刊
王华,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教授。湖南省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湖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技术指导中心主任,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眼视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视觉康复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屈光学组委员。近视防控:布网拉旗  暑期正是治疗近视的高峰期。湖南省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
期刊
对付心血管病的关键在于预防和疾病的管理,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血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事件发生的危险性就升高2%。由于城镇化和老龄化等因素和我国居民生活方式明显变化,1989年时,我国男性居民食用胆固醇仅为100mg/d,至2009年时已逼近300mg/d;在1978年~1992年的15年问,北京居民红肉、鸡蛋和牛奶的消耗量增加了5倍。同期,体力活动也明显下降。10年间,我国男性总体力
期刊
目的:研究ACE2基因转染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后抑制大鼠平滑肌细胞AT1受体表达方法:1.取SD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平滑肌细胞。2.扩增
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它们就像“战士”一样,各司其职,随时发现“入侵者”和“叛乱者”,及时加以消灭,以保护我们的健康.rn从出生到死亡,人体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