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优化是小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就不能忽视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的研究。纵观课堂提问,还存在着种种纰漏。下面就课堂提问的内容、方式、对象和评价结果几个方面谈一谈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课堂提问内容的误区
1.提问内容缺乏科学性,学生理解有歧义
提问内容合乎科学性,它包括提问要明确、具体;表达必须准确无误;用词要恰当,无歧义。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在解释蝙蝠飞行原理时若问:“蝙蝠在什么时候才能飞行?”部分学生答出:“在夜晚飞行。”这是在提问中用词不当造成的学生答错,其中的“時候”一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答案必须和时间因子有关系”的暗示作用。如果改为“蝙蝠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飞行?”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2.提问内容缺乏启发性,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提问能力很有限,有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起来表面上气氛很活跃,而他们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有些教师还会提一些肤浅的问题,看起来是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启”而无“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做任何思考,这样的“答对如流”又有多少的意义和价值呢?
二、课堂提问方式的误区
1.提问时缺乏循序性
提问要有循序性,它是指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提问循序性的意识,问题过难或过易,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可以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这样层层导入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从小蝌蚪一次次的经历中感受小蝌蚪的情感,从而说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蝌蚪”这要比直接说更容易一些。
2.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有的教师提出刚问题就希望有学生立刻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就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这些突击式的提问,效果并不好。因此,提问时要坚持“先亮出问题,稍后请学生回答”。这样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切忌先“点兵点将”,后出示问题。
三、课堂提问对象选择的误区
1.选择提问对象带有随意性
由于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问题提出后,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意地叫某些学生回答,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容易的问题由学习好的学生回答,能对答如流,但是思维得不到训练;疑难问题由学困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将问题由易到难设计成上、中、下三类,分别请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回答,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
2.选择提问对象带有惩罚性
有个别学生上课在发呆、打瞌睡时,教师往往会提一个问题,请该生回答。该生站起来之后,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其实,教师明知该生答不出来,却还要留一段时间等他回答,还有的教师用带有责问的口气再问一声:“你刚才在干什么?”这样处理学生上课走神问题,该生接下来能专心听讲吗?笔者认为,教师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如提问该生的同桌,同时再适当地用眼神来暗示他,也能起到较好的提醒作用。这样,该生会从内心产生感激之情,接下来便能认真地听讲。
四、课堂提问结果评价的误区
1.对学生的回答分析不足
有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课堂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很空洞,仅是“对”与“不对”,“是”与’不是”等,这些评价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注意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忽视对学生回答的分析等于错过一次评价学生的机会,不正确的回答不仅表明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了分析错误答案的依据。
2.对学生的回答鼓励不足
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提问后,一位学生答不出或答错,还未请他坐下就急于叫另一位学生回答,这就使上一位学生产生“我不行”的心理。可以先请他坐下,并说:“再想想看,相信你离成功不远了。”该生受到鼓励后,会仍保持着“我能行”的心理去积极思考。对回答得对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沟通师生间的情感,这有助于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课堂提问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教师只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师生间互动协作,就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课堂提问内容的误区
1.提问内容缺乏科学性,学生理解有歧义
提问内容合乎科学性,它包括提问要明确、具体;表达必须准确无误;用词要恰当,无歧义。如在《蝙蝠和雷达》一课中,在解释蝙蝠飞行原理时若问:“蝙蝠在什么时候才能飞行?”部分学生答出:“在夜晚飞行。”这是在提问中用词不当造成的学生答错,其中的“時候”一词对学生的思维产生“答案必须和时间因子有关系”的暗示作用。如果改为“蝙蝠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飞行?”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大大降低。
2.提问内容缺乏启发性,不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内容要具备启发性,它是指通过提问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的提问能力很有限,有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起来表面上气氛很活跃,而他们的思维能力却得不到真正的提高。有些教师还会提一些肤浅的问题,看起来是在搞启发式,实际上是“启”而无“发”。师生之间一问一答,一问齐答,学生可以不动脑筋,不做任何思考,这样的“答对如流”又有多少的意义和价值呢?
二、课堂提问方式的误区
1.提问时缺乏循序性
提问要有循序性,它是指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提问循序性的意识,问题过难或过易,让学生不知从何答起。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可以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这样层层导入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从小蝌蚪一次次的经历中感受小蝌蚪的情感,从而说出“这是一群什么样的蝌蚪”这要比直接说更容易一些。
2.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课堂提问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有的教师提出刚问题就希望有学生立刻回答,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就把学生叫起来回答问题。这些突击式的提问,效果并不好。因此,提问时要坚持“先亮出问题,稍后请学生回答”。这样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培养其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切忌先“点兵点将”,后出示问题。
三、课堂提问对象选择的误区
1.选择提问对象带有随意性
由于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问题提出后,没有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意地叫某些学生回答,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容易的问题由学习好的学生回答,能对答如流,但是思维得不到训练;疑难问题由学困生回答,学生虽经努力思考,但仍答错,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应将问题由易到难设计成上、中、下三类,分别请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回答,让所有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
2.选择提问对象带有惩罚性
有个别学生上课在发呆、打瞌睡时,教师往往会提一个问题,请该生回答。该生站起来之后,往往是茫然不知所措。其实,教师明知该生答不出来,却还要留一段时间等他回答,还有的教师用带有责问的口气再问一声:“你刚才在干什么?”这样处理学生上课走神问题,该生接下来能专心听讲吗?笔者认为,教师可采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如提问该生的同桌,同时再适当地用眼神来暗示他,也能起到较好的提醒作用。这样,该生会从内心产生感激之情,接下来便能认真地听讲。
四、课堂提问结果评价的误区
1.对学生的回答分析不足
有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课堂语言组织能力有限,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很空洞,仅是“对”与“不对”,“是”与’不是”等,这些评价没有实际意义。实际上,注意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回答,尤其是错误的回答,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忽视对学生回答的分析等于错过一次评价学生的机会,不正确的回答不仅表明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个内容,也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同时还为教师提供了分析错误答案的依据。
2.对学生的回答鼓励不足
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提问后,一位学生答不出或答错,还未请他坐下就急于叫另一位学生回答,这就使上一位学生产生“我不行”的心理。可以先请他坐下,并说:“再想想看,相信你离成功不远了。”该生受到鼓励后,会仍保持着“我能行”的心理去积极思考。对回答得对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沟通师生间的情感,这有助于课堂教学双边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
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课堂提问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是可以消除的,教师只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师生间互动协作,就能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