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中糖皮质激素的运用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收治疗的大叶性肺炎患者,共38例,我们将患者分为两个组,观察组(20)和对照组(18),对38例患者入院后症状的控制情况和住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热及咳嗽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患有大叶性肺炎运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控制病情,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症状。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儿童;糖皮质激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21-02
大叶性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儿童发病率正在逐渐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是小范围的流行。常见诱因有受涼、劳累或淋雨等。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儿童入院的时候高烧不退而且还伴有咳嗽,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疾病;儿童患病恢复的时间要比成年人要长,因此,昂贵的住院费也是儿科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针对儿童大叶性肺炎运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高烧不退和咳嗽都有控制和恢复的明显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07/2012-06我院儿科病房的大叶性肺炎患儿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1个月至10岁,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0±0.5)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5例;年龄(7.0±0.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2)肺部X线或CT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或肺实质浸润性改变。
1.3纳入标准
(1)符合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0.5~10岁;(3)征求患儿家属同意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病程时间较长,病情反复不愈;(2)肺炎累及的范围较大,胸腔积液量较多;(3)出现肺外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神经系统损害等;(4)入院前使用过激素或免疫调节剂者;(5)患有肺结核、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联合抗炎及平喘、止咳、雾化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地塞米松0.2~0.3mg/(kg·d),静脉注射,疗程3~5d(一般状态佳,胸片改变范围较小的患儿应用3d;临床症状较重,胸片改变明显或合并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的应用5d)。
1.6观察指标
(1)患儿发热消退的时间;(2)患儿咳嗽缓解的时间;(3)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4)胸片片影消散的时间。
1.7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1)显效:发热消退,咳嗽减轻,肺部啰音消失,片影逐渐消散;(2)有效:发热可控制,停用激素后发热复现,咳嗽减轻不明显,啰音及片影消散慢;(3)无效:发热持续存在,咳嗽逐渐加重,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片影逐渐扩大,甚至出现胸腔积液。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期间发热及咳嗽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发热及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发热及咳嗽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既往人们普遍认为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的大叶性肺炎的病原正在发生变化,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成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因此,现在认为大叶性肺炎的成因已不同于过去。目前认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病原菌的直接侵袭,造成的组织破坏;另一方面入侵的病原菌引起的变态反应(当病原入侵下呼吸道后,激活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以驱除病原菌。当这种炎症反应失衡,就会造成不失当或过度地释放内源性炎症因子而对宿主造成伤害)。这也是为什么在临床治疗中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研究证实:短期应用激素抑制过强的炎性反应,早控制病情,已成为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激素的最新适应证。这可能因为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在炎症早期可以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同时它还可以降低多种促炎酶类的表达,减少其炎性物质的产生,进而下调炎症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大叶性肺炎时给予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能很快地控制体温,减轻中毒症状,促进炎症的吸收,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未发现因应用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但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机、剂量、疗程,目前均无一致性意见,尚需更多的资料和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丁圣刚,王建,王亚亭,丁俊丽.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价值[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02:180-183.
[2] 陈小桥,金鑫玲,姜舒亚,程丽萍,曾昭成.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01:53+57.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儿童;糖皮质激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21-02
大叶性肺炎,又名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的肺部急性炎症。儿童发病率正在逐渐提升,尤其是近几年,是小范围的流行。常见诱因有受涼、劳累或淋雨等。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实质炎症。临床症状有突然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儿童入院的时候高烧不退而且还伴有咳嗽,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疾病;儿童患病恢复的时间要比成年人要长,因此,昂贵的住院费也是儿科面临的最大难题。本文针对儿童大叶性肺炎运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高烧不退和咳嗽都有控制和恢复的明显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07/2012-06我院儿科病房的大叶性肺炎患儿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11个月至10岁,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6.0±0.5)岁。对照组中男13例,女5例;年龄(7.0±0.2)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2)肺部X线或CT呈肺叶或节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或肺实质浸润性改变。
1.3纳入标准
(1)符合大叶性肺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0.5~10岁;(3)征求患儿家属同意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病程时间较长,病情反复不愈;(2)肺炎累及的范围较大,胸腔积液量较多;(3)出现肺外其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神经系统损害等;(4)入院前使用过激素或免疫调节剂者;(5)患有肺结核、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疾病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1.5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联合抗炎及平喘、止咳、雾化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地塞米松0.2~0.3mg/(kg·d),静脉注射,疗程3~5d(一般状态佳,胸片改变范围较小的患儿应用3d;临床症状较重,胸片改变明显或合并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的应用5d)。
1.6观察指标
(1)患儿发热消退的时间;(2)患儿咳嗽缓解的时间;(3)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4)胸片片影消散的时间。
1.7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1)显效:发热消退,咳嗽减轻,肺部啰音消失,片影逐渐消散;(2)有效:发热可控制,停用激素后发热复现,咳嗽减轻不明显,啰音及片影消散慢;(3)无效:发热持续存在,咳嗽逐渐加重,肺部听诊呼吸音减弱,片影逐渐扩大,甚至出现胸腔积液。
1.8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期间发热及咳嗽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发热及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较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发热及咳嗽的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既往人们普遍认为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感染所引起。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的大叶性肺炎的病原正在发生变化,病毒(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嗜血杆菌成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原。因此,现在认为大叶性肺炎的成因已不同于过去。目前认为儿童大叶性肺炎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病原菌的直接侵袭,造成的组织破坏;另一方面入侵的病原菌引起的变态反应(当病原入侵下呼吸道后,激活了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以驱除病原菌。当这种炎症反应失衡,就会造成不失当或过度地释放内源性炎症因子而对宿主造成伤害)。这也是为什么在临床治疗中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大叶性肺炎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研究证实:短期应用激素抑制过强的炎性反应,早控制病情,已成为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激素的最新适应证。这可能因为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在炎症早期可以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在后期可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同时它还可以降低多种促炎酶类的表达,减少其炎性物质的产生,进而下调炎症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大叶性肺炎时给予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能很快地控制体温,减轻中毒症状,促进炎症的吸收,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未发现因应用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但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时机、剂量、疗程,目前均无一致性意见,尚需更多的资料和双盲随机对照的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丁圣刚,王建,王亚亭,丁俊丽.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价值[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2,02:180-183.
[2] 陈小桥,金鑫玲,姜舒亚,程丽萍,曾昭成. 糖皮质激素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01: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