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体积变化对放疗剂量体积分布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体积变化对放疗剂量体积分布的影响。

方法

选取接受保乳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3次CT扫描定位肿瘤,定位后行瘤床及正常组织靶区勾画,对比3次扫描后患者瘤床的体积以及计划放疗剂量体积。

结果

13例患者3次CT扫描的瘤床体积依次是(32.85±9.30)cm3、(24.50±4.71)cm3、(16.48±4.46)cm3,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88、5.723、4.458,均P<0.05);患者3次计划放疗剂量体积均呈阶梯式下降,且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28、96.32、14.21、16.75、26.29,均P<0.001)。

结论

早期保乳术后瘤床体积会快速下降,瘤床体积的变化会影响到靶区的覆盖及正常组织所照射的剂量体积。

其他文献
继续简要介绍几种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每种方法适用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以及在每种方法下如何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
目的观察三种含铂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回溯法筛选10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三组,Ⅰ组35例采用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Ⅱ组33例采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Ⅲ组32例采用TP方案(多西他赛+顺铂),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成本效果比。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有效率分别为31.43%、36.36%、37.50
目的探讨线粒体拓扑异构酶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siRNA,降低MKN45和MKN28胃癌细胞的线粒体拓扑异构酶的表达,应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证明线粒体拓扑异构酶基因敲除对胃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线粒体拓扑异构酶敲除的基因,相对于对照组胃癌细胞,在MKN28和MKN45两株胃癌细胞中,粒体拓扑异构酶敲除明显增加了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t=48.69,P<0.0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癌前病变病理分级与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的关系。方法前瞻性收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50例,其中轻度(CINⅠ)、中度(CINⅡ)和重度(CINⅢ)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各50例,检测并分析三组患者HPV感染分型,同时分析不同宫颈癌前病变病理分级与多重HPV感染的关联性。结果CINⅠ、Ⅱ和Ⅲ级的患者HPV16感染分别为7、18和21例;HPV18感染分别为6、14和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