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尿那么点事儿

来源 :经典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rla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15日,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21岁的男子约书亚·西特凌晨外出宵夜后,步行回家,途中尿急,他看到前后无人,又是夜色浓浓,他便决定就地解决。他走到路边的树林里,他正想对着小树苗撒,可是又怕树苗会被尿烧死;他看到下面还有一個水池,他以为是废水池,此时小便已经火急火燎了,于是立马就来了一个对水欢歌,一倾而出。
   但西特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个水库是波特兰市水务局的自来水蓄水池,负责直接向附近数百万户家庭提供生活用水。为此这周围都设有监视镜头,尽管当时夜色茫茫,但他撒尿的举动一清二楚地被水库附近的夜视监控摄像头拍了下来。当监控人员看到有人往水库中撒尿后,立即报警。随后几名警官赶到现场,将西特抓了个现行。他觉得很是冤枉,自己一向老实做人,从来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啊?
   当警察指着那水库,说这是市里的饮用水库后,西特才大梦初醒,叫道:“完了!”并马上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当初没有想到那是饮用水的水库,否则的话,自己就是饮用这里的水,怎么会撒尿呢?但他还是感到追悔莫及,并且表示自己愿意接受处罚,自己愿意到社区做义工,做好该水库的清理工作。
   警察看到西特认罪态度比较好,就先把他关起来,接着去处理水的问题。水库管理人员将此事报告给了水库长,他认为:“此事是发生在夜里,没有人看到。再说,谁能保证不会有什么小动物做出同样的事情,只要大家不声张,不会有人知道的。”但有工作人员不服,认为没有不透风的墙。水库长还是强调:“就是有人闹到网上,也可以辟谣,说是子虚乌有。”但还是有人意见很大,水库长只好报告给了上级领导。同时紧急关闭向市里供水的阀门。
   最后此事报告到了市里,市长马上开会研究此事,会上有政府各部门的人员参加,大家都谈了各自的意见。有人说:“那泡尿在偌大的水库中早就稀释掉了,尿液对于整个水库的污染几率几乎为零。况且世界上有十亿多人喝不上安全清洁的水,我们这个水的水质不知高出多少倍,就是有些小便也无大碍。”卫生部门的人从技术上分析说:“如果现在就去抽查水质,是查不出任何问题的。就是调用最先进的设备,也难测其中有尿味。”还有人提出:“此事现在知道的人不多,根据实际需要,偶尔撒一下谎,也可以蒙混过关。如果停水,会闹大,弄得人人皆知,有损于市里的形象。”但波特兰水利局局长戴维·沙弗坚持称:“你想喝尿吗?大多数人的反应可能都是情不自禁地想吐。”
   市长便问:“这里的水有多少?”水库方面报告:“800万加仑已净化处理过的水,相当于十来个标准的奥运游泳池。”
   市长又问:“抽干这些水,会造成多大的浪费?”
   审计局人员马上说:“大约需花费3.6万美元。”
   此言一出,就有人说这些钱拿去干什么不好,为何要在这上面浪费,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小题大做。说:“就是再撒上十泡尿,也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为有证据表明,被地震所困的人,喝了自己的尿,延长了生命的大有人在。”
   可是沙弗局长却坚持称:“这并不是过度反应。饮用水里有尿液,多少让人觉得恶心。想象一下,主妇们用它来做橘子汁会是个什么感觉?”
   同时他还强调说:“这不仅是几个钱的问题,这是我们政府的工作态度问题,是对市民彻底负责的问题。”
   有人指责说这是上纲上线。但是最后市长决定,马上采取措施,中断供水,16日将水库中所有已净化过的含有尿液的水全部抽干,重新蓄水。同时对西特做出严肃处理。
   当地居民知道此事后,纷纷支持沙弗的观点,拥护市长的这一决定。同时认为市政府是诚实的,是对公民有负责精神的,是可以信赖的。
  (摘自《知识窗》 图/潘顺祺)
其他文献
高墙电网,月黑风高,阴森的夜,恐怖的世道。   “快点!快点!闪开!闪开!”她疾声呼叫,将一个周身裹着白布的小小身体从铁门里抱出来,露出半边的小脸上,长满红斑水疱,散发阵阵恶臭,卫士纷纷掩口躲避。   “斑疹伤寒患者!”她对持枪警卫嚷了句,抱着孩子上了一辆救护车,迅速消失在夜色里。   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欧洲,波兰华沙,纳粹集中营的一幕。   女护士是假
期刊
《人生的爱与智》  作者:朱鸿  文化艺术出版社  定价:24.00元     内容简介: 经历人生,追寻的结果是找到了“爱”这个“最后的办法”,爱是胸怀,是能力,更是智慧。《人生的爱与智》是散文集,也是一个作家的思悟录。本书所收作品表现了深刻的人生体验,至情,至性,至思,具有独特的个人性和共鸣的普遍性。     我和父亲都是生命链上的环节,只是他捷足先登,做了我的上线。我与他
期刊
在微博泛滥的当下,日记实在是件既old又out的事,承认自己是日记控需要相当的勇气和自信。不瞒您说,我是。因为微博再好,也远没有日记里的人性写实。   现代人写日记的少了,所以想要透过日记去窥探人的性情,一般得倒回几十年。上世纪前半段,有两个男人的日记比较有趣,一是蒋介石,一是郁达夫。蒋中正常在日记里自曝隐私,“今晚出去探花”是常句,不过每次“探花”回来,他都深表后悔,发誓不再去,可是,第二天的
期刊
结婚第七年的时候,翠西的丈夫被猎头瞄上,进阶高管,年薪翻番。翠西顺理成章地从职场回归家庭,修身养性,加入城中太太党军团。当翠西在博客上秀油画班作品、贴海岛游照片时,亲友团都会啧啧地表示羡慕妒忌恨。哎,多幸福的人生,哎,多完美的婚姻!   赞美自然带来满足感。不过听到耳朵生茧的时候,翠西也会清醒地告诉自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只有翠西看得见,在过去六年里她的幸福完美
期刊
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她天不亮起床,給家人弄早餐,手脚麻利地收拾停当,关水关电关煤气,准时出门,上班。   每一天都一样,7点多到岗,作为班主任,带一点清晨新鲜的微笑,等待、迎接班上的孩子。   每天都一样,7点50分,开始例行晨检,男孩子女孩子,高个的小个的,住得近的住得远的,昨天测验得高分的或是低分的……一个一个,都到齐了么?情绪稳定不?身体好不好?   缺一个两个学
期刊
被徐悲鸿誉为“500年来第一人”的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中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中国画史上少见的最具全方位的画家: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但他却从不画虎,并曾专门手书“大千愿受贫与苦,黄金千两不画虎”以明志。   此中原委,还须从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说起。张善孖长张大千17岁。他们兄弟十人,张善孖排行老二,张大千排行老八。大哥离世比较
期刊
一个朋友说:“在这个世界上,排名第一的感情是亲情,排名第二的是人与狗的感情,爱情永远只能排第三。”朋友说得有点偏激,事实上,爱情开始时确实是排名第一,只不过,越往后就越走下坡路。这不是因为我们变了,是时间变了。在时间无情地捶打下,任你有多少柔情蜜意,最后也都化作了大眼瞪小眼。   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时间才是最大的小三》,时间让人麻木、疲倦,时间让妙龄少女变得满脸皱纹,时间也让朦胧羞
期刊
在文革中,年纪轻轻的他因为一些出格的言论被指为“牛鬼蛇神”,先是批斗,接着便是长达九年的刑期。   为了防止和别的人交流,他被单独关在一个小小的牢房。不要说他最喜爱的画画、写作,就连放风的机会都没有。可他很乐观,他对门外的看守说道:“可以给我一支笔吗?”这个要求肯定是得不到实现的。但是喜爱画画的他,并没有放弃,他在牢房里找到了一个小石块,在墙壁上开始了自己的画画。   他在墙上
期刊
某天,英国迈克斯亚州的法庭上,旁听席上座无虚席。一位金发中年妇女伤心地哭诉道:“法官先生,我跟丈夫再也过不下去了。他常常昼夜不归,每次回家都大汗淋漓!”   法官惊呆:“这能算正当的理由?”    “法官先生,我丈夫有外遇了,他每次和那风骚的第三者鬼混!”她越说越伤心,全场哗然,旁听群众都竖起了耳朵。    她淌下了眼泪:“尊敬的法官先生,他不是人。我20岁嫁给他后,他发誓再也不跟那骚货往来
期刊
年前,我去几家国有企业搞调研,在某家纺公司,听到了平常而又感人的事例。   去年入夏,天气炎热,家纺公司的车间就像一只大闷罐。若不开空调,室内气温通常要达到四十多摄氏度,人在车间里呆上几分钟就汗流浃背。若开了空调,偌大的车间,每天的电费就不下三万元。夏季按三个月算,那就是三百万啊。由于纺织行业宏观形势不甚理想,上半年公司千方百计增收节支,但仍处于亏损状态。当然,对于一家投资较大且成立不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