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首《我的洗发液》让成龙在网络上又大火特火了一把,“duang”“特技加特技”成为流行语。殊不知,成龙的电影是最不需要电脑特技的,需要的是动作特技。精心的设计、机智的打斗和滑稽的表演是成龙动作喜剧的特征,这在动作喜剧中也是独一无二的。1983年,成龙执导并主演的《A计划》被公认为开创了动作喜剧时代,影片中的喜剧色彩来自幽默夸张的动作和对各种器具的灵活运用等。这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前的默片,他本人也继承了默片演员的特点,并以身体语言重新解构默片时代的动作表演。西方媒体曾说,如果回到默片时代,成龙会成为少数几个像巴斯特·基顿一样的演员。我们可以从他早期作品中看到一些默片喜剧演员的影子,如基顿、查理·卓别林、哈罗德·劳埃德、艾迪·波罗等。
时势造英雄,由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电影技术的限制,导演对演员的艺术表达有特殊的要求,上述几位喜剧明星只能用肢体语言来向观众传递幽默,而无法以言语的对白来讲述剧情。基顿是一个能在特定环境中创造出各种高难度技巧性动作的天才,而哈罗德则擅长表演高难度的脸部表情,与基顿的冷面笑匠截然相反,卓别林擅长的却是细小微妙的杂耍般的动作。
成龙的京剧功底使他能表演滑稽的杂技,而且他无疑是一名优秀的武术演员。他能将两种风格融合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才逐渐形成的,这当然要得益于他对默片的开发。据考证,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拍《师弟出马》和《龙少爷》过程中开始研究默片喜剧理论和动作运用的。当时的好莱坞正着力拍摄硬汉动作片,电影人沉醉于特殊效果的制作,尤其在不断出产的高投入巨片中,演员的创造力几乎被抹杀。香港则在着重拍摄武侠片和动作片,成龙的功夫喜剧在这段时间应运而生并得到长足发展,结出了不一样的果实。“成龙在卓别林、基顿那里学到了‘电影中的世界语言’”理查森·克里兹说,“动作与激情、幽默与心灵,最重要的是对电影的特殊理解,是成龙电影在全世界受欢迎的秘密。”
在那些默片演员前辈中,成龙与基顿最为相似。基顿讲求肢体动作与道具间连锁反应,从而产生无法预见的结果,成龙的早期电影便遵循了这一点。尽管两人创作了许多不同的银幕形象,表面上有所区别,但内涵都是相似的。与成龙电影的传统风格一样,基顿所演的人物也是普通人,但他是冷面笑匠——面部缺乏表情,思想与行动的协调全表现在眼神上。电影史学家杰拉德·马斯特在《喜剧天才》一书中这样分析基顿:“动作优雅,平衡性好,能够非常顺利、连贯地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基顿在表现特技时并不比休息时费力,最不可想象的动作到他手中也是小事一桩,就像日常一样轻松。”
成龙和基顿都以动作著称,甚至在电影情节处理上也极为相似。基顿拍过一部名为《一周》(1920年)的影片,他在片中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喜剧场面:屋子的一面墙压来,他正好被罩在门框中躲过一劫。成龙在《龙少爷》(1982年)中复制了这一情节:他和两个人在剧场打斗,戏台塌下来也正巧把他罩在一个窟窿中。巴斯特·基顿在《小比尔号汽船》(1928年)中继续使用了该场面,成龙同样也在《A计划2》(1987年)中更大规模地再现了这一场景。在《小比尔号汽船》中还有一场基顿被风吹得斜着走路的戏,成龙在《飞鹰计划》(1991年)结尾的打斗戏中也照搬了这一做法。
虽然在动作设计上成龙与基顿最为相似,但在表情上与其最贴切的却是哈罗德·劳埃德。他长相普通,不像基顿那样爱幻想。哈罗德的电影中也有许多冒险动作,但与基顿不同的是,观众可以从他脸上看到痛苦的表情,因为他不是在表演动作,而是在冒险。成龙兼具了两者的长处,在影片中更多地表现出了哈罗德的面部特征。
成龙《A计划》影片中攀爬钟楼的戏显然借鉴并发展了哈罗德的代表作《最后安全》(1923年),并在《上海骑士》(2003年)中更大规模地再现了这一场景。前年,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2011年)中也致敬过这场戏。杰拉德·马斯特认为:“基顿表演他的英雄动作是因为他无法避免,这是他的工作,而哈罗德却是在向自己挑战。”在哈罗德的影片中,主人公最初的愿望很简单,却身不由己逐步升级。成龙的影片也是这种做法,他先是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随着剧情的变化越走越远。从成龙影片中那些与剧情无关的滑稽动作上,人们依稀可以看到卓别林的痕迹。卓别林的影片注重揭露社会内涵,反映深刻的政治主题,成龙则只是借鉴了卓别林在时间控制上的节奏感。比如,他在《警察故事》(1985年)中乱接电话的戏,就是典型的卓别林式喜剧处理。在早期电影《笑拳怪招》(1979年)中,他就以一个头戴毡帽、贴着假胡子的喜剧造型出现,甚至还以一根短小的黑棍制敌。而在其后期电影《上海骑士》中,他又用一把伞(类似卓别林的拐棍)和众多反角打斗,既像卓别林的拐杖,又如“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漫步于幕间的节奏。
在电影《新宿事件》(2009年)和《大兵小将》(2010年)之后,成龙电影开始悄然发生改变:注重文戏,逐渐失去了过去那种默片式的精巧打斗,最近几部片子《辛亥革命》(2011年)、《警察故事2013》和《天将雄师》风格更是完全转变,唯有《十二生肖》还能见惊鸿一瞥。去年成龙接受采访时曾说,将来最想拍的戏是默片与即兴表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他演出更适合自己的默片,就像前几年复兴默片的奥斯卡获奖电影《艺术家》一样。
时势造英雄,由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电影技术的限制,导演对演员的艺术表达有特殊的要求,上述几位喜剧明星只能用肢体语言来向观众传递幽默,而无法以言语的对白来讲述剧情。基顿是一个能在特定环境中创造出各种高难度技巧性动作的天才,而哈罗德则擅长表演高难度的脸部表情,与基顿的冷面笑匠截然相反,卓别林擅长的却是细小微妙的杂耍般的动作。
成龙的京剧功底使他能表演滑稽的杂技,而且他无疑是一名优秀的武术演员。他能将两种风格融合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才逐渐形成的,这当然要得益于他对默片的开发。据考证,他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拍《师弟出马》和《龙少爷》过程中开始研究默片喜剧理论和动作运用的。当时的好莱坞正着力拍摄硬汉动作片,电影人沉醉于特殊效果的制作,尤其在不断出产的高投入巨片中,演员的创造力几乎被抹杀。香港则在着重拍摄武侠片和动作片,成龙的功夫喜剧在这段时间应运而生并得到长足发展,结出了不一样的果实。“成龙在卓别林、基顿那里学到了‘电影中的世界语言’”理查森·克里兹说,“动作与激情、幽默与心灵,最重要的是对电影的特殊理解,是成龙电影在全世界受欢迎的秘密。”
在那些默片演员前辈中,成龙与基顿最为相似。基顿讲求肢体动作与道具间连锁反应,从而产生无法预见的结果,成龙的早期电影便遵循了这一点。尽管两人创作了许多不同的银幕形象,表面上有所区别,但内涵都是相似的。与成龙电影的传统风格一样,基顿所演的人物也是普通人,但他是冷面笑匠——面部缺乏表情,思想与行动的协调全表现在眼神上。电影史学家杰拉德·马斯特在《喜剧天才》一书中这样分析基顿:“动作优雅,平衡性好,能够非常顺利、连贯地完成各种复杂动作。基顿在表现特技时并不比休息时费力,最不可想象的动作到他手中也是小事一桩,就像日常一样轻松。”
成龙和基顿都以动作著称,甚至在电影情节处理上也极为相似。基顿拍过一部名为《一周》(1920年)的影片,他在片中创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喜剧场面:屋子的一面墙压来,他正好被罩在门框中躲过一劫。成龙在《龙少爷》(1982年)中复制了这一情节:他和两个人在剧场打斗,戏台塌下来也正巧把他罩在一个窟窿中。巴斯特·基顿在《小比尔号汽船》(1928年)中继续使用了该场面,成龙同样也在《A计划2》(1987年)中更大规模地再现了这一场景。在《小比尔号汽船》中还有一场基顿被风吹得斜着走路的戏,成龙在《飞鹰计划》(1991年)结尾的打斗戏中也照搬了这一做法。
虽然在动作设计上成龙与基顿最为相似,但在表情上与其最贴切的却是哈罗德·劳埃德。他长相普通,不像基顿那样爱幻想。哈罗德的电影中也有许多冒险动作,但与基顿不同的是,观众可以从他脸上看到痛苦的表情,因为他不是在表演动作,而是在冒险。成龙兼具了两者的长处,在影片中更多地表现出了哈罗德的面部特征。
成龙《A计划》影片中攀爬钟楼的戏显然借鉴并发展了哈罗德的代表作《最后安全》(1923年),并在《上海骑士》(2003年)中更大规模地再现了这一场景。前年,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2011年)中也致敬过这场戏。杰拉德·马斯特认为:“基顿表演他的英雄动作是因为他无法避免,这是他的工作,而哈罗德却是在向自己挑战。”在哈罗德的影片中,主人公最初的愿望很简单,却身不由己逐步升级。成龙的影片也是这种做法,他先是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随着剧情的变化越走越远。从成龙影片中那些与剧情无关的滑稽动作上,人们依稀可以看到卓别林的痕迹。卓别林的影片注重揭露社会内涵,反映深刻的政治主题,成龙则只是借鉴了卓别林在时间控制上的节奏感。比如,他在《警察故事》(1985年)中乱接电话的戏,就是典型的卓别林式喜剧处理。在早期电影《笑拳怪招》(1979年)中,他就以一个头戴毡帽、贴着假胡子的喜剧造型出现,甚至还以一根短小的黑棍制敌。而在其后期电影《上海骑士》中,他又用一把伞(类似卓别林的拐棍)和众多反角打斗,既像卓别林的拐杖,又如“舞王”弗雷德·阿斯泰尔漫步于幕间的节奏。
在电影《新宿事件》(2009年)和《大兵小将》(2010年)之后,成龙电影开始悄然发生改变:注重文戏,逐渐失去了过去那种默片式的精巧打斗,最近几部片子《辛亥革命》(2011年)、《警察故事2013》和《天将雄师》风格更是完全转变,唯有《十二生肖》还能见惊鸿一瞥。去年成龙接受采访时曾说,将来最想拍的戏是默片与即兴表演。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他演出更适合自己的默片,就像前几年复兴默片的奥斯卡获奖电影《艺术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