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园瓷话·粉彩“五绝”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zz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之“五绝”,非近体诗之五言绝句,乃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粉彩职贡图瓶”之精美绝伦也。“五绝”者:
  
  一绝:题材悠久意义重大
  
  (一)绘画中的“职贡图”
  何谓“职贡”:职方之贡物。职方,官名,《周礼·夏官》有职方氏,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周礼·天官·大宰》载:“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牺牲、包茅之属),二曰嫔贡(皮帛之属),三曰器贡(宗庙之器),四曰币贡(绣帛),五曰材贡(木材),六曰货贡(珠贝自然之物),七曰服贡(祭服),八曰游贡(羽毛),九曰物贡(九州以外,各以其所贵为贽)”。
  
  “职贡图”自古以来就是绘画中的重大题材,著名画家的名迹流传下来的有:闫立本《职贡图卷》,绘唐太宗在长安会见国内各民族代表及外国使臣图像,又有周《蛮夷职贡图卷》、顾清谦摹梁元帝《番客入朝图卷》、李公麟《万国职贡图卷》、钱选《西旅贡獒图卷》、赵孟《贡獒图卷》以及宋代佚名《职贡图》(残卷)等。其中仇英《职贡图卷》(图1,北京故宫藏)最为华丽宏伟。卷高29.8厘米,长580.2厘米,青绿设色。画卷分为十一组:绘九溪十八洞主、汉儿、渤海、契丹、昆仑国、女王国、三佛齐、吐蕃、安南国、西夏国、朝鲜国等。各组人物相貌、服饰、鞍马、车辆制式各不相同,器物各异。配景有山峦、溪涧、绿树、祥云等。画法精致,设色华艳。卷后文徵明跋云:“昔颜师古于贞观四年(630年)奏请作‘王会图’,以见蛮夷率服之盛,自是以后继作不绝,亦谓之‘职贡图’,《宣和画谱》所载是已。及观张彦远《名画记》载有梁元帝善画外国来献之事,又尝作职贡图而序之。《贞观公私画录》载有陈江僧宝所画职贡图三,则知其来非一日矣。近见武克温所作‘诸彝职贡’,乃是白画,而此卷为仇实父所作,盖本于克温而设色者也。观其奇形异状,深得胡瑰、李赞华之妙,克温不足言矣”(图2,《大观录》、《清河书画舫》亦载)。跋文叙述“王会图”即“职贡图”的含义和源流,分析仇英的笔意、设色和风格,简明扼要。
  
  清宫廷画家谢遂曾奉高宗乾隆之命,把供职朝贡的外邦人士一一描绘出来。清高宗非常喜欢这八卷“职贡图”,命付之剞劂(ji jue),后成为清代殿版版画的《皇清职贡图》,凡九卷,刊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惟图则为嘉庆十年(1805年)所补。绘图者是门庆生、徐溥、戴禹汲、孙大儒四人。图中所刊诸番夷,近自西南各族,远至西洋诸国,观图版所绘“大西洋国夷妇”(图3)、“柔佛国夷人”、“熟番妇”等幅画像,人物、服饰等笔法写实,力求逼真,是清代版画的杰作。
  
  (二)《皇清职贡图》绘制的目的和意义
  乾隆十六年(1751年)大学士傅恒奉旨通告:“我朝统一区宇,内外苗夷,输诚向化,其衣冠状貌,各有不同,著沿边各督抚,于所属苗、、黎、以及外夷番众,仿其服饰,绘图送军机处汇齐呈览,以昭王会之盛。”这就是皇家宏制《皇清职贡图》的特殊目的。乾隆鼎盛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皇帝至尊至高的圣威,“四夷向化”,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景德镇御窑厂以粉彩绘制出“职贡图”瓶(图4,景德镇陶瓷馆藏),底有红料书篆字印章款“大清乾隆年制”(图5)。
  
  二绝:气势雄浑通景壮观
  
  (一)器型高大,气势恢弘
  在古代粉彩瓷中有高大者,未必壮观;有华美者,未必恢弘。官窑粉彩瓶尊高70厘米以上的十分罕见,著名的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图6,北京故宫藏),高度达86.4厘米,采用了多种彩绘工艺,描绘了花鸟、人物、楼阁山水、博古图等以及各种图案。可谓至大至精,但主体图画甚小,装饰过于繁杂,主题图画不突出。“粉彩职贡图瓶”高74.8厘米,口径25.6厘米,底22厘米,撇口、长颈、阔肩、圆腹,颈部塑两螭龙耳填补空间。造型端庄稳重、雄健大度。颈肩部分分别有红、黄色地的图案以烘托腹部通景式主题图画——“职贡图”。
  
  (二)通景壮观,意匠新颖
  1.构图新颖,境界高远。图画以山冈上双松、双柏把通景分为四区。第一区(图7)中间绘蜿蜒曲折的山径,远通城廓,城楼高耸,峰峦连绵,苍松挺拔。近景有各族兄弟组成的大队人马,踏过多孔石桥自右向左而来。第二区(图8)人马沿山径徐行,碧林花树间有清泉烟岚。进入第三区(图9),九曲大河波光粼粼,两岸青山对峙雄立。队伍分为两组,远处的在岸坡上稍稍歇息,近处的又纡行出丛林过大桥。视线顺着大河而下进入第四区(图10),队伍乘船渡江又转弯踏上大道。此处绕过山冈松树,又连接上第一区的多孔石桥。
  
  画面以国画的形式结合瓶体的造型特征构思。每区都有相似之处:左右两边布置山冈和两棵大树。一、二区是曲折山径,三、四区是弯曲河流。带有装饰性的节奏感。自右向左围绕圆瓶前进的队伍跋山涉水,浩浩荡荡,赴京城贡礼,周而复始,源源不断,令人目不暇接。
  2.队伍庞大,贡物珍贵。进贡的队伍由32个各族各地区的人民组成,男女老少中有官吏、侍从、挑夫、车夫、舟子等;或戴笠,或饰羽,或披长袍,或着短袄;有引大象、骑狮、坐马的;进贡的物品有犀角、珊瑚、仙桃、荔枝、珠贝、元宝等各种奇珍。
  3.山河壮丽,欣欣向荣。图中描绘有崇山峻岭、苍松翠柏、丛林玉树、清流舟楫、城廓村舍、桥梁古道等。疏密布陈,错落有致。依托于山川之灵秀,物产得益丰美无穷,拣选的贡物尤为人间珍异。
  
  三绝:形象准确画意生动
  
  (一)形象典型,特征鲜明
  1.人物形象。图中有多种民族的造型特征,其中以西洋人尤为突出。其脸部为碧眼、圆睛、高鼻梁、尖下巴、黄卷发(图11),以细线钩画五官轮廓的阴阳凹凸,如鼻翼、眼角线、眉骨、颧骨、额头,力求表现西洋人典型形象。《饮流斋说瓷》作者曾记述:“乾隆绘人物面目,其精细者用写照法,以淡红笔描面部,凹凸恍若传神阿堵者矣。”这种画法在“职贡图瓶”上表现得尤为精致。
  
  2.动物形象。图中描绘有多种大形体的动物,结构体态准确。如画大象,用线条钩画躯体厚皮的皱折,概括生动。
  3.植物形象。图中着重描绘的松柏,苍皮鳞片般的松干,曲扭纹理的柏干,伸张的松枝和有层次的柏叶等。
  以上几方面,都是从大处着眼,把握特征,又从细部刻画,突出典型。
  (二)姿态生动,相互呼应
  图中描绘的人物姿态,大多以四分之三侧面前行。有骑马、骑象、骑狮的,有步行、挑担、推车的。所持贡物或高举,或捧,或托。姿态各异,变化多样。人物之间目光交流,顾盼有情。如图11,手持荔枝者与骑狮者,骑马捧桃者与扛珊瑚者,双双眼神相对,情意相融。图上方一身披红色披风者圆睛丰颐,似一年青女子,她右手持桃,左手前指,像是招呼前面推车者,小心拐弯以防下滑。人物的这一极微小的动作,生动地刻画了女性细腻的心理活动。通过细节刻画使整个画面更有真实感。
  (三)用笔流畅,随物而变
  图中描绘的人物、走兽和各种自然景物,表征和质地千差万别,用笔也随之千变万化。如画松柏树干挺劲有力,山石皴法顿挫峭拔,衣裙履帽细劲飘逸,水波涟漪轻柔流畅,城墙石桥规整严谨。以上各种线条,在中国画所谓“十八描”法中,不必对应地列出“铁线描”、“游丝描”、“钉头鼠尾描”等,但随物态的不同而笔法变化,画意也生动起来。
  
  四绝:设色华艳丰富统一
  
  (一)色彩丰富、华丽
  1.主题图画以青绿为基调。大树葱茏欲滴,平岗、山峦郁郁苍苍。大树山冈占据图画的大部分,形成了以青绿冷色调为主的基调。穿流于山树之间的大河、清溪淡绿闪光,画面则明亮开朗。掩映于大块青绿色中的人马队伍,采用了胭脂红、朱红、黄、翠、赭、紫、白等小色块,其中以红色为主。大色块成面,定主色调;小色块成点,色多、分散。色块大小、主次、多少的对比,产生绿映红的衬托作用,整个画面的色彩显得丰富而华丽。
  2.辅助纹样以红、黄为基调。此瓶口沿和肩部饰如意纹,以黄色为地,点缀红色。颈部和胫部以胭脂红为色地,颈部饰缠枝莲、双鱼、蝙蝠等吉祥纹样,填黄、蓝等色。辅助纹样都是在色地的主色调上,用对比色填绘纹样。
  (二)色调多样、统一
  主题图画的绿色基调与辅助纹样的红、黄色基调形成主辅色彩的对比,主题图画的色调在辅助纹样色调的烘托下,鲜明而亮丽。再选用淡碧色染双耳,器口内吹松绿,在口沿、肩、足三部位用金料钩画弦纹,既有金碧辉煌、富贵典雅的艺术效果,又把缤纷五彩调和统一起来。
  
  五绝:工艺精湛圆满完美
  
  (一)工艺精益求精
  1.胎体制作精良。此瓶器型高大、宽博,口颈肩腹胫各部位比例适中。釉面光润、匀净,底足平整洁净。在转盘上,瓶体旋转平稳,无丝毫欹侧颠动。可知做坯、利坯、施釉、装匣烧成等制作工艺十分严谨、细致。
  2.釉上彩绘精致。不论是纹样还是图画,每一线条、笔触都一丝不苟,表现出细描精绘的效果。如城楼、桥梁等建筑物,条条直线细劲挺直,好似界画。山石的皴法,有画理、有法度。柏树叶的“胡椒点”,笔触清晰,人物衣袍、马鞍障泥上的绣织物图案,笔笔准确细腻地描绘。在瓷胎光滑又有弧度的釉面上,用油调的色料绘画,用油少则笔粘又滞,油多则料散而线化开。描绘出如此大而精的图画,至为难得。
  3.填色洗染精工。粉彩色料是用各种金属元素为着色剂配制而成的。有一定的浓度,填色有厚度,经炉内烤烘后料色玻化发色晶莹明亮。此瓶的填色色彩表面光洁匀净,填色中采用了“接色”技法,使两种色彩过渡自然。如柏叶向阳背阳部分,分别填的“苦绿”与“大绿”(景德镇釉上彩绘色料的专用名),为填色前已配制成的固定的两种色料,采用“接色”填树叶,产生浓淡深浅的自然渐变效果。图上用“洗染”法填洋红,使色彩艳丽妩媚。
  (二)众工配合默契
  此器从制胎到彩绘出炉,经过多少工匠之手,劳过多少官民之神。总之,上下齐心,分工细致,配合默契,合理安排,井然有序。此器之成聚集了众工的技艺和精神。
  《雅》有雍正薄胎瓷画“四绝”之说:“雍正窑极精之脱胎瓷画有四绝焉: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欲飞,映日或灯光照之,背面能辨正面之笔画彩色,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细,蝶有茸毛且茎茎竖起,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观乾隆“粉彩职贡图瓶”集“五绝”于一体,更可谓华艳丰茂,圆满完美。(责编:雨岚)
其他文献
清代光绪甲辰年江南省造十文铜元,是一种常见的钱币藏品。这种铜元版别不多,而且都是红铜质。  在我的藏品里有一枚黄铜质的江南省造甲辰“光绪元宝”十文合背铜元。合背钱的成因,一是工人误将图案相同币模,分置冲床上下轧制成合背钱。这种合背钱平常会混入流通钱里发行。另一种是试样、试模一类的样币。前一种合背钱属于失误造成的错版币,而有意铸成的样币更为稀有。  我收藏的这枚黄铜合背钱是属于后者的。    清代的
期刊
父亲马定祥在世时,泉友来我家,常会带来一些前所未闻的珍钱实物或拓本,向父亲求教。当父亲断定此钱为真品时,他往往会说:“这枚钱我虽然从未见过,但它是真的,因为真钱是会说话的。”我在旁边听到这种神乎其神的言语,当时不能领悟,也不理解。  此钱是父亲1952年至1953年年间在西安一泉友处得到的。这枚钱币直径66毫米,厚度7毫米,重量竟达96.15克,由银质材料铸成。至今我尚能记得,当年父亲获得此钱返沪
期刊
咸丰宝巩局是清代甘肃省的铸钱局。其钱面值有小平、当二、当五、当十、当五十、当五百、当千数种。铜质分红铜和黄铜两种。钱文有宋体、楷体,书法求异,特别是满文“巩”字多有变化。形成宝巩局咸丰钱文书法独特的风格。    笔者珍藏一枚“咸丰元宝”当千宝巩局阔缘样钱。直径66毫米,穿径11.2毫米,厚5.2毫米,外廓宽12.8毫米,重133.6克。质地为红铜,细腻精良。钱体非常规整,厚薄匀称,底张平整光洁,内
期刊
西安是我的出生之地,也是我朋友众多的地方。在画家圈子里,王西京则是我最亲近,最交厚的一个。  西京温和敦厚,为人内向,他青少年时代甚至中年之后都并非一路鲜花、风调雨顺。他半生奋斗的路途上,坎坷远远超过了平坦。这也是我们相知相近,相互关怀的一个相通点。  西京生性酷爱绘画和文学,喜欢读书,涉猎极广,初中时代就做了相当数量的读书笔记,能借到的书他都要借来读一读。那时要搜寻到一些绘画资料相当不易,唯有便
期刊
花开富贵谈花镜      唐代瑞花镜,圆形,直径17.6厘米。桥形钮,钮座为圆形菊花纹,主图饰为五朵牡丹花与枝叶纹相间绕钮环列。在外饰一高圈连珠纹,宽素缘。全镜黑漆古,极少锈斑。在光线映照下,菊花纹呈现白色,牡丹花叶纹呈现紫红色,图饰雕工精致,雍容华丽。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唐人甚爱花,唐诗中有花,唐镜中有花,唐代贵妇头饰上的发髻与花簪也特别艳丽。李白曾写下“一枝红艳露凝香”的名句,千古
期刊
毛泽东像章既是历史遗物,又是现代艺术品,因此,收藏像章,就是收藏历史,鉴赏像章,就是鉴赏历史。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仅在“文革”时期发行的各种毛泽东像章就达4万多种20多亿枚,而德化的四家瓷厂在1968年至1969年两年多时间里就生产毛泽东瓷像章700多万枚。当时,德化各大瓷厂都集中了大批制瓷高手和瓷绘名家来制作像章,他们选用最优的瓷土配方,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尤其是选用高白度瓷来制作像章,使毛泽
期刊
“贾文忠”,百度搜索相关网页147000篇,在收藏界,特别是青铜器鉴定与修复方面,只要提起贾文忠,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实战经验的专家,同时还身兼数职: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农业博物馆文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鉴定委员会委员、修复委员会秘书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鉴宝”、“艺术品投资”栏目顾问
期刊
“新罗山人”,即清代中期的著名画家华。  华,字秋岳,清福建上杭县白沙里人。此地原属长杭县,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以上杭场升置为县,属汀州。晋时曾于此置新罗县,故其号:新罗山人、新罗生,以示不忘桑梓之情;也号白沙山人;因其终生不仕,故又号布衣生;还有东园生、离垢居士等别号。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曾改汀州为临汀郡,虽郡名仅存在短暂的十一年,有的工具书却“旧名今用”般地标其为“临汀人”。
期刊
1998年2月,笔者因筹办“耀州窑陶瓷展”,前往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工作了一个星期,期间通过参观、考察及与日本同行的交流,对该馆的收藏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阪位于本州的关西地区,是日本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城市。它北与日本著名的千年古都——京都相邻,东边则紧靠日本另一个著名都市——奈良市,这两个城市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大阪古称“浪速”、“难波”。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
期刊
按语:  “中国画通鉴”专栏由《收藏界》与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合办,由中国画通鉴网总编李恢弘先生任栏目学术主持。本栏目将立足于学术性、鉴赏性和市场性高度统一的定位原则,以一刊一网同步的传播方式,来关注21世纪的中国画坛及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家,并系统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与发展脉络。我们渴望为广大读者捧出一盘陶情悦性的案头珠玉,为中国画收藏者提供一把投资选择的案头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