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在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编拟公益广告词的题型,有时弄的同学们不知所措,现将公益广告词的编拟方法总结如下:
公益广告词的编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活用修辞方法
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
(1)对偶法。
就是上下两句为对偶句。如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义务献血标语“真情流淌、血脉相通”,“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等,这类公益广告词有节奏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2)双关法。
就是利用双关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如“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二字,一语双关。利用双关语作为公益广告词,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
(3)对比法。
就是上下两句在意思上是对比关系。如“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4)仿拟法。
就是套用人们熟知的语句,使其产生一种新的意义,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如“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即是化用了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是化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类语句为人熟知,让人感到亲切。作为公益广告词,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传播。
(5)比喻法。
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内容写出。如“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普通话——人类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各自的作用。
(6)设问法。
用设问,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构思新颖,提问巧妙,发人深省。
2.运用质朴语言
就是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编拟公益广告词。如“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讲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等。这种公益广告词给人随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修饰,实则独具匠心,体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
3.恰当使用押韵
就是由字数相等并且押韵的两句话或多句话作为公益广告词。如“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请讲普通话,不分你我他,讲好普通话,共爱一个家”,“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这种口诀不是经典语句,而是创作出来的,传达信息往往比较直接、简练、明确,其主要目的是使人易读易记。
4.字词巧妙排列
如“请讲普通话,讲清普通话”,“让普通话不普通,让平凡人不平凡”,通过字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既有要求,又有标准,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5.经典例句仿用
下列公益广告简明生动,对其进行仿造,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优秀公益广告。
如:
①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情暖人间。
②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③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④美丽的生命,从你卷起袖子开始!
⑤荐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⑥无偿献血,体现您高尚的精神境界。
⑦让血液把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上述技巧是公益广告词编拟经常运用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几种技巧糅合在一起以增强表达效果。
(审稿:刘起增编校:刘瑞芹)
公益广告词的编拟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活用修辞方法
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优美些、生动些、感人些。以生动形象的文字,准确表达意图,力求简洁鲜明,言有尽而意无穷。
(1)对偶法。
就是上下两句为对偶句。如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口号“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义务献血标语“真情流淌、血脉相通”,“民族在奉献中崛起,生命在热血里绵延”等,这类公益广告词有节奏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以美感,也便于记忆。
(2)双关法。
就是利用双关赋予词句几层不同的意思,从而收到耐人寻味之效。如“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知音”二字,一语双关。利用双关语作为公益广告词,能增加表现的层次性和丰富性,词浅意深,回味无穷。
(3)对比法。
就是上下两句在意思上是对比关系。如“献出的血有限,献出的爱无限”,“鲜血诚宝贵,救人品更高”,“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4)仿拟法。
就是套用人们熟知的语句,使其产生一种新的意义,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如“鲜血诚可贵,助人价更高”即是化用了裴多菲的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是化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类语句为人熟知,让人感到亲切。作为公益广告词,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速传播。
(5)比喻法。
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内容写出。如“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普通话——13亿颗心与心之间的桥梁”,“普通话——人类沟通的桥梁;普通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各自的作用。
(6)设问法。
用设问,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你想为社会做点贡献吗?你愿为他人献点爱心吗?请参加无偿献血!”构思新颖,提问巧妙,发人深省。
2.运用质朴语言
就是用日常通俗朴实的口语编拟公益广告词。如“推广普通话,靠你、靠我、靠大家”,“讲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56个民族56朵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请说普通话”,“点点滴滴热血浓,人道博爱处处情”,“一份血,万份情,无偿献血最光荣”,“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无偿献血,用爱心为生命加油!”“一滴血,一片心,一份爱”等。这种公益广告词给人随和亲切之感,看似没有修饰,实则独具匠心,体现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创作意境。
3.恰当使用押韵
就是由字数相等并且押韵的两句话或多句话作为公益广告词。如“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请讲普通话,不分你我他,讲好普通话,共爱一个家”,“人间自有真情在,献出鲜血播下爱”,“一点热血助他人,一颗爱心好精神”,“你血输在我身,你情溶入我心”,这种口诀不是经典语句,而是创作出来的,传达信息往往比较直接、简练、明确,其主要目的是使人易读易记。
4.字词巧妙排列
如“请讲普通话,讲清普通话”,“让普通话不普通,让平凡人不平凡”,通过字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既有要求,又有标准,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5.经典例句仿用
下列公益广告简明生动,对其进行仿造,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优秀公益广告。
如:
①无偿献血,从我做起,救死扶伤,情暖人间。
②热血是生命的标志,无偿献血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③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④美丽的生命,从你卷起袖子开始!
⑤荐我热血,点燃他人生命之光。
⑥无偿献血,体现您高尚的精神境界。
⑦让血液把我们的心连接在一起。
上述技巧是公益广告词编拟经常运用的,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几种技巧糅合在一起以增强表达效果。
(审稿:刘起增编校:刘瑞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