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和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88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G蛋白β3亚单位基因(GNB3)C825T和α-内收蛋白基因(ADD1)G460W多态性在中国早发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特点,探讨CHD发生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内切酶的方法检测了342例早发CH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男性275例,年龄<55岁,女性67例,年龄<65岁)及133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GNB3基因C825T和ADD1基因G460W多态性.结果GNB3基因C825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CHD组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D1基因G460W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T等位基因携带者和具有TT基因型者早发CHD的相对危险度增加(T等位基因:OR=1.8,95%CI为1.117~3.040,P=0.017;TT基因型:OR=2.4,95%CI为1.312~4.254,P=0.004).进一步的联合基因型分析显示:同时具有GNB3 825TT基因型和ADD1 460WW基因型者比单独有825TT基因型者有较高的早发CHD的危险(OR=6.1;95%CI1.316~27.945,P=0.021).结论GNB3基因C825T多态性的825T等位基因和TT基因型可能是CHD早期发病的遗传因素之一.在早发CHD患者中GNB3 825TT基因型和ADD1 460WW基因型相互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1 病例报告 男 ,5 2岁 .2 0 0 4 0 4 30因上腹部和胸背部剧烈疼痛 2d ,CT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急诊转入我科 .因腹部CT不能明确诊断 ,急诊行核磁共振动脉造影检查 ,结果为
目的 探讨ATP结合盒转运子1基因(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A1)R219K变异与我国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36例冠心病患者和2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ABCA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中国湖南汉族人群ABCA1R219K变异的三种基因型中,RK型发生频率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 (AS)病灶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探讨细胞凋亡与bcl 2、p5 3、C myc基因表达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择因AS住院手术患者 2 0例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早期诊断及内科治疗要点.方法分析总结了1992~2000年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48例疑诊AD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均行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34例行
目的 评价经腹、经阴道超声及官腔超声造影、官腔镜对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常规经腹部、经阴道超声及生理盐水灌注官腔后经阴道超声观察宫内病变,宫腔镜检查治疗宫内病变.结果88例经腹超声,45例经阴道超声,39例官腔超声造影,23例行官腔镜检查治疗,数种方法结果比较:官腔超声造影和官腔镜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4.29%、90.24%、94.29%和95.65%、91.67%、95.
肺部或肺外 (泌尿系、骨关节等 )无活动性结核病灶 ,仅喉部受侵的结核病 ,称为原发性喉结核。原发性喉结核首次就诊时多不能明确诊断 ,且容易误诊或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
目的 复制出产瘫在自然病程中较成年臂丛神经损伤更容易发生主动肌与拮抗肌同步收缩的动物模型.方法取幼年和成年SD大鼠各12只,将右侧臂丛神经上干切断后,用硅胶管桥接使形成神经缺损3 mm.1个月后显露并分别刺激C5、C6神经根做神经电图检查.结果C5神经根刺激同时记录三角肌与大圆肌的诱发电位波幅峰值,在幼年两者的波幅比值为0.96±0.10,成年为4.54±2.70,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秩和值T=2
目的 对伴心脏、肝脏损害,瞳孔不等,听力障碍,手足血管舒缩功能及皮肤营养障碍和阳痿等少见症状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 (1)给予MG患者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及免疫治疗,再复查病情和随访;(2)伴瞳孔不等和听力障碍患者肌注新斯的明1mg,30~120min后观察症状变化,后者同时检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2次。结果 55例MG患者临床症状随典型的骨骼肌病
我科自 1998年 6月以来用羟基磷灰石颗粒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治疗萎缩性鼻炎 2 6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 6例中 ,男 4例 ,女 2 2例 ;年
目的 :评估鼻声反射 (AR)在鼻塞患者鼻通气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并探讨其参数选择。方法 :对 36例因鼻病引起鼻塞的患者 (鼻病组 )及 2 0例无鼻病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 )进行AR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