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基于高职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为了更好地培养时代与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师资培养、教材改革、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质量管理 课程教学改革
一、概述
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各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质量管理课程,但高职院校在质量管理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剖析企业管理实践中对具体的生产流程上的质量控制、工序优化管理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和管理理念,该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解决组织中的质量问题,为各类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各类组织培养急需的质量管理人才服务。
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课程应当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吸收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标准的观念。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
二、教学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管理》及其相关课程的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质量管理教学进行探索。这些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质量管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研究环境之中,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采用啟发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引导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起到了相互启发的效果。
同时,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教学队伍充分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持,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借用其推进教学改革,以教学设施为媒介,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改革还应从考核方式入手,改革考核方案。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惯有的做法是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占30%。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试卷的评定不一定客观公正,评价标准不一定科学合理;其次,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平时表现;再次,这种考试的客观效果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最后,期末考试占的比重太大,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到期末考试作弊等行为。因此,配合前面的教学改革,我们对考试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平时成绩占总的比重加大到60%—70%,期末占30%—40%。有的课程视其具体原因,期末甚至不考试。考试也由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或者完全开卷,但考试的难度加大。考试计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作业计分:作业、案例分析计分。B.讨论发言计分:主发言计分、补充发言计分、点评别人发言、回答老师提问计分。C.出勤情况计分。D.考试形式计分:笔试计分、情景表演等几份。E.评定成绩计分:同学评定计分、老师评定计分。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对考试成绩计分进行不同的组合。经过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全面,既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参与教学的过程,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语言表述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环,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系统工程,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实现双赢,就需要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2009.
[2]宋薇.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对外经贸,2012(04).
[3]虞凯,路海萍.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学理论,2011(35).
[4]焦安红.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0(07).
[5]杨卫红,邵联银.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状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质量管理 课程教学改革
一、概述
我国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目标的。各个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普遍开设质量管理课程,但高职院校在质量管理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与缺陷,必须对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剖析企业管理实践中对具体的生产流程上的质量控制、工序优化管理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和管理理念,该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和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实践,解决组织中的质量问题,为各类组织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各类组织培养急需的质量管理人才服务。
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课程应当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是为学服务的,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教师应当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把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教学中,变过去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吸收知识、探索知识。彻底改变以考分和掌握知识的量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学习成果标准的观念。
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操作性。《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如何将理论观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早期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把握理论,掌握方法;其二,让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管理中去调查访问进行社会考察,了解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检验理论。
二、教学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管理》及其相关课程的热情,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质量管理教学进行探索。这些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置于质量管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研究环境之中,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激发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采用啟发式教学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避免采用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而是采用提问和引导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讨论,再由教师总结、答疑,做到深入浅出、留有余地,给学生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纯依赖教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就教师的讲授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对问题和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而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学生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有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或现象,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实现教学互动;而小组讨论、角色模拟的方式则可以起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的作用,又促进了教学。教学相长,扩展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4.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将案例分析作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检索和问题分析,并提出小组意见,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也起到了相互启发的效果。
同时,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教学队伍充分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持,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借用其推进教学改革,以教学设施为媒介,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质量管理课程改革还应从考核方式入手,改革考核方案。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主要是通过期末考试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的,惯有的做法是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占30%。这种评价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是试卷的评定不一定客观公正,评价标准不一定科学合理;其次,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平时表现;再次,这种考试的客观效果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培养;最后,期末考试占的比重太大,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到期末考试作弊等行为。因此,配合前面的教学改革,我们对考试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平时成绩占总的比重加大到60%—70%,期末占30%—40%。有的课程视其具体原因,期末甚至不考试。考试也由闭卷考试改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或者完全开卷,但考试的难度加大。考试计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A.作业计分:作业、案例分析计分。B.讨论发言计分:主发言计分、补充发言计分、点评别人发言、回答老师提问计分。C.出勤情况计分。D.考试形式计分:笔试计分、情景表演等几份。E.评定成绩计分:同学评定计分、老师评定计分。我们根据不同的课程对考试成绩计分进行不同的组合。经过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全面,既考察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参与教学的过程,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语言表述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的一环,而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系统工程,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能,如何使学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如何实现双赢,就需要任课教师和广大学生长时间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2009.
[2]宋薇.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对外经贸,2012(04).
[3]虞凯,路海萍.中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学理论,2011(35).
[4]焦安红.高职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0(07).
[5]杨卫红,邵联银.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状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