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低碳城市理论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4802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各行业、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与配合。规划先行,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理应发挥龙头作用,把低碳理念、低碳做法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规划手段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探索出切合我国发展特征的低碳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子。
  [关键词]城市规划;低碳城市;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9-0176-01
  1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1.1 朴素原则
  规划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汲取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智慧,传承“朴素的生态主义”理念与设计手法。尤其针对城市生态增量成本,规划中应增加项目的经济分析与测算,谨慎应对高投入、复杂化的规划方案,尽量采用本地化、低成本的技术。
  1.2 人文原则
  突出城市自然和人文特色,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对具有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建筑和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注重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发挥其规划和监督作用,构建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紧凑原则。高效地配置空间资源。引导旧城区生态营建与有机更新,避免盲目的“新城运动”,避免低效的土地开发。针对现状城镇化发展中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审慎考虑新城规划中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避免过于频繁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和大规模迁移式的城市改造开发。
  1.3 弹性原则
  城市规划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既要突出对(生态)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又要对城市的未来有足够的预见性,尤其是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在规划中要留有余地以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1.4 平衡原则
  城市规划要平衡社会资源的配置、对城市进行物质形态的空间布局、规划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土地利用、协调各方利益、保护城市中的弱势群体、营造和谐的城市生活。
  1.5 适度规模
  适度的社区规模有利于保持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紧凑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城市密度都会突破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与节能减排之间的门槛值。在无法获得最优化比值关系的前提下,将城市划分为适当人口规模的社区单元,以便根据不同社区的类型、人口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确定对应容积率和开发强度,这样无疑有利于保持适宜的空间紧凑度。
  1.6 紧凑发展
  紧凑发展是与规模相对应的开发强度和密度控制。在明确适度规模的前提下,对社区的开发强度和密度做出与之适应的规划控制,通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需要特别指出,紧凑发展并不意味着均质化的高强度开发,规划应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出发,根据区位条件、景观需求和交通禀赋,针对不同社区提出差异化的开发强度引导。
  1.7 绿色出行
  功能的复合以及职居平衡,可结构性地减少长距离通勤。而公共交通引导开发和慢行交通系统则是维系紧凑城市形态的重要规划手段。合理布局交通路线,通过减少和公用汽车、私家车的耗能量,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轨道交通为主导、多元化交通出行方式为补充,并构筑连续且安全的慢行交通系统,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保持紧凑的城市形态,从而实现减少碳排的目标。通过构筑多层次、网络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凸显公共交通系统快速、便捷、大运量的出行优势;连续安全、衔接良好、意象鲜明的慢行交通体系既满足了城市居民日常通勤的需求,同时与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结合,满足游憩、健身、观光等特色需求。
  2 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应用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利用高效的新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保证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更加符合低碳理念的标准。这就要求设计单位在设计、施工到使用、维护阶段,都要以低碳理念为中心,改变以往的规划模式和设计理念,保证城市规划的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可行性以及延续性。
  2.1 要不断实现城市环境碳排放源头的低碳化
  在实际的碳排放过程中,其源头可以分为固定源头和移动源头两大类。其中固定源头主要包括城市人工建筑等,移动的排放源头主要以交通工具为主,要不断降低碳的排放量,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进行固定源头的排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的实际地理区位条件,通过对微气候的应用,调节城市局部气候,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在进行基础设计规划过程中,在燃气和电网应用的基础之上,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加强对材料的回收以及在利用,加强新能源的开发,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和采用低耗能规划设计降低城市碳排放量。
  在有效降低移动碳源排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居民出行的方式和意愿,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协调城市交通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有效增强城市交通便利的前提下,实现降低能耗和排放量的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第一,要建立适合城市发展的道路系统,在进行城市路网规划过程中,要不断增加道路密度,降低道路宽度,实现城市交通的便利、迅捷。第二,在城市交通规划过程中,要倡导慢行优先的方式,对城市的绿化带进行分离设置,要尽量减少城市快慢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干扰,为城市居民生活创造安全舒适的交通系统。第三,要大力发展城市公交,要以主要区域的功能为节点,建立城市的交通枢纽和支线枢纽,不断提高运行能力,满足人们基本的出行需求,同时要建立适当的停车场等附属的基础设置,建立完整的低碳化的交通体系,不断改造和优化城市规划的低碳化水平。
  2.2 低碳环保理念下建筑节能设计
  在进行建筑低碳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的材料和设备以及建筑使用的生命周期,要尽量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做到节水、节能,有效减少建筑物固体、液体、气体的的排放,降低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为城市发展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低碳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能源组合不断优化,要不断采用新兴能源,对燃煤的过滤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从而减少碳的排放,有效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第二,要采用节能的建筑结构,减少对空调的使用,最大限度地使用自然的采光通风。第三,在进行建筑的低碳设计中,要节约能源,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使用可再生的资源;第四,要不断采用天然材料,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在材料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处理;第五,要保证建筑物内的空气清新健康,具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
  在进行低碳设计过程中,要把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整建筑耗能的比例,大大降低对矿物燃料的利用和依赖,实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目的。首先,主动的建筑低碳设计,在进行建筑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素混凝土,节省一次性瓷砖贴面和花岗岩大理石,采用种植屋面,对建筑物屋面进行有效的绿化,有效减少钢材和混凝土的使用量,满足低碳建筑对二氧化碳进行吸收的标准和要求。其次,进行被动的建筑低碳设计,在整个建筑建设过程中,由于外围结构的能量损耗比较大,因此要采用节能设计,使用外墙保温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最后,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可再生燃料;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工厂的余气余热供给建筑物,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结语
  综合全文,低碳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对城市规划领域的技术更新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兩型”社会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低碳理念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将来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城市的碳排放,创造更好、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所以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人员来讲,我们必须在进行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时考虑低碳理念,让低碳理念容入到规划工作中,使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唐三保、王娜.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
其他文献
[摘 要]城市给水排水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本条件,也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的建设与城市土地开发,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和保护密切相关,既为之服务,提供保障条件,又可制约其发展。建设完善的给排水管网系统,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提高地区水环境质量,保障地区防汛排涝安全,提升地区投资开发环境形象,改善地区水体及生态环境可进一步促进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工程的总体效益。为了促使城市
期刊
[摘 要]防渗漏施工技术是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技术,许多建筑部位都是渗漏的主要地点。建筑中出现渗漏问题是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所以提升建筑施工的防渗漏技术是企业施工需要注意的地方。文章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针对探讨了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防渗漏;施工技术;房屋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9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岩土工程施工质量不仅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岩土工程项目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因素也逐渐增多,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在逐步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难点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岩土工程的建
期刊
[摘 要]为了能够推进环境保护制度与产业政策之间的配套协调,这就要有效的配合,并且对环境进行保护,从而能够促使生态环境与经济能够协调发展起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减少对资源环境的污染,并且要对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估,最终使得经济与环境形成一个整体。  [关键词]环境工程;经济影响;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X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9-018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面对着当前能源缺乏的现状,节能环保逐渐为人们所重视,这也推动着建筑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由此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绿色节能建筑,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在建筑中,电气系统是能耗较高的部分,所以优化绿色建筑电气系统设计是有效控制建筑能耗的重要方法之一。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然后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的使用性能以及居住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要更加完善,以提高建筑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在建筑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建筑结构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而且越来越复杂,同时建筑类型和功能也开始向复杂化方向发展,这就给建筑结构工程的设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新兴的方案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给结构设计人
期刊
[摘 要]在发展过程中小型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不同程度存在重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控制,轻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控制;重施工各部门的协调,轻与周围居民的协调;重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轻现场的环境管理的现象。随着大众环境法制意识的增强,小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受到管理部门、施工企业、社会公众等部门的日益关注,在一定情况下环境保护问题成为小型建设项目施工企业与居民之间产生纠纷的突出原因。切实解决小型
期刊
[摘 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难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因此,积极探究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其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和调整,显得尤为必要。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积极探究工程项目管理在房屋拆迁工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房屋拆迁工作;应用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土木工程施工单位永恒的话题,是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阐述了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希望对土木工程施工有所启发。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安全;意义;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9-013
期刊
[摘 要]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很好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现今,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现代化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建筑行业进步的同时也使得行业内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就一定要不断的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以建设更加高水平的工作团队,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