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性血管新生受损的原因、培哚普利在缺血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单侧后肢缺血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断剂组、培哚普利+缓激肽-1型受体(BK-BIR)拮抗剂组.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缺血肢体血管再生情况以及内皮型NOS(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和蛋白表达
【机 构】
:
300070,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足科,卫生部与天津市激素与发育蓖点实验室,300070,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足科,卫生部与天津市激素与发育蓖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后肢缺血性血管新生受损的原因、培哚普利在缺血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单侧后肢缺血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断剂组、培哚普利+缓激肽-1型受体(BK-BIR)拮抗剂组.治疗4周后比较各组缺血肢体血管再生情况以及内皮型NOS(e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构型NOS(cNOS)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缺血肢体微血管密度(MVD)、eNOS、VEGF和bFGF的mRNA和蛋白表达、cNOS活性和NO含量均下降,培哚普利治疗组上述指标显著上调(P<0.05).联合BK-B1R拮抗剂使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05);联合NOS阻断剂治疗使MVD、eNOS和bFGF表达、eNOS活性和NO含量下降(P<0.05),而VEGF表达不受影响(P>0.05).结论 糖尿病状态下大鼠缺血肢体的血管新生和相关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活性受损.培哚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肢体缺血性血管新生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至少部分由BK-B1R所介导,其机制涉及了VEGF/eNOS/bFGF的激活。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犬剖腹探查手术对胃肠运动和血浆Ghrelin的影响以及红霉素对术后胃肠的促动力作用.方法 38只毕格犬随机分4组进行慢性实验.在胃窦、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浆膜植入应力传感器记录清醒犬胃肠运动.颈外静脉内置慢性静脉插管供取血及注射药物.实验分组:对照组,剖腹探查手术组,剖腹探查手术+红霉素组,剖腹探查手术+生理盐水组.结果 (1)对照组:消化间期出现典型的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周
最近7年,人们对于在急症患者中加强血糖控制日益关注并已应用于临床.Van den Berghe等2001年的研究结果证实,给外科重症监护室(ICU)留观3天以上的急症患者静脉点滴胰岛素使血糖保持完全正常,可使死亡率减半,病情改善.同一组作者所做的第二次研究发现,该方法对内科ICU患者的疗效有限。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生中的异质性.调查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群,检测血尿酸及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维吾尔族、汉族的HDL-C均为对照组高于高尿酸组,而哈萨克族HDL-C为高尿酸组高于对照组,哈萨克族血尿酸水平最低;相关性分析发现哈萨克族尿酸与HDL-C呈负相关(P<0.05).HDL C是心血管相关疾病较为公认的保护因子,在哈萨克族人群中血尿酸水
混合性嗜铬细胞瘤(composite pheochromocytoma,CP)又称为复合性或混合性肾上腺髓质肿瘤或副神经节瘤(compound or mixed adrenal medullary tumor or paraganglioma)[1].由嗜铬细胞瘤合并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组成的肾上腺混合性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患者,男,50岁,因“血压、血糖升高10年,肾上腺术后伴乏
2008年对糖尿病学界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经历了很多的挑战,也引起了更深入的思考.UKPDS试验后续10年随访、ADVANCE、ACcORD和VADT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揭晓,对2型糖尿病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治疗理念造成了冲击。
回顾了近年来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评估的研究,重点介绍基因及分子标志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评价了其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观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小鼠脂肪肝的影响.C57BL/6J小鼠高脂饲养12周后,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4周.结果 显示,与高脂组相比,胰岛素组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所有时间点血糖及血总胆同醇、甘油三酯(TG)均显著改善(P
目的 探讨锌指蛋白217 (ZNF217)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ZNF2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ZNF217 mRNA和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96.72±44.19对4.86±3.55,0.994±0.1
目的 研究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与青少年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体检抽查上海市杨浦区174名高中生(男性101名,女性73名),年龄17~21岁,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嗣、臀围、腰臀比、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尿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A-FABP水平,根据BMI及腰围分为3组:正常组(A组):41例,BMI<25 kg/m<'2>,男性腰围≤90 cm,女
目的 通过对1个Carney综合征家系进行临床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根据此家系发病特点总结其遗传规律及临床特征,明确该家系PRKAR1A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对该家系进行详细病史的问诊及体格检查,并进行相关生化检查.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共12例DNA样本,对PRKAR1A基因9个外显子及邻近的内含子进行测序.结果 包括先证者在内,该家系中共7名成员存在PRKAR1A基因内含子c.440+4delG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