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评分量表的临床应用综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病(peripheral neuropathy,PN)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所致的一组疾病.用于筛查与评估PN的量表不断在临床中应用.该文归纳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腓骨肌萎缩症、糖尿病性PN和神经病理性疼痛4种常见PN的评分量表,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这4种PN评分量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磁共振纹理分析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大于1 cm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9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磁共振影像资料及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用Lifex软件在T2加权图像以及表观弥散系数图像上逐层勾画病灶感兴趣区,提取图像纹理特征.用t检验及因子分析筛选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纹理特征,用Python的sklearn第三方库进行模型建立与评价,用sklearn中的permutation_importance函数评估各纹理特征的重要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支持向量机模型四种核函数
多发性骨髓瘤(MM)目前仍旧是不可治愈的疾病,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药物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联合应用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伊沙佐米、泊马度胺等新药应用于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可取得一定的疗效.del(17p)、t(4;14)、t(14;16)等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可导致MM患者预后不良,因此对上述患者治疗时应诱导缓解后优先选择序贯ASCT,可改善高危细胞遗传学所造成的不良预后,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尽管MM患者在ASCT治疗后可能存在巨细胞病毒再激活、第二原发恶性肿瘤及复发的风险,但只
目的·分析45,X/46,XY性染色体嵌合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通过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等方法确诊的45,X/46,XY性染色体嵌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性激素水平、性腺病理等.结果·共有23例患儿明确诊断为45,X/46,XY性染色体嵌合,其中11例为女性表型,12例为男性表型.其中12例患儿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