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兄弟》(Brothers)是“比亚三部曲”中的一部,也是特别为“2017奥尔胡斯项目”(Aarhus 2017 program)所创作的。8月16日,歌剧《兄弟》在丹麦奥尔胡斯音乐厅举行世界首演。《兄弟》的成功上演点燃了奥尔胡斯的夏夜,让这个美丽的港口城市更添一分艺术气息。
作为“比亚三部曲”的第一部分,观众对歌剧《兄弟》期待己久,此次上演的是英语版。演出开始前,热情的观众就聚集在奥尔胡斯音乐厅门口,急切地等待进入演出大厅。入座之后,观众的期待似乎进一步提升,大家压低了声音的讨论使得整个大厅充斥着嗡嗡的共鸣声。然而,七点半一到,即将开演的场铃响起,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正襟危坐等待歌剧开演。
大幕拉开的一瞬间,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素白、干净的舞台,在全场寂静的肃穆气氛下,笔者感受到了一种庄严、清冷又抽象的舞台氛围,令人联想到威严的帝王陵墓。这种全白的色调非常明晰地强调了戏剧的张力,将观众迅速带入情境之中。演员的服装也呼应了舞台的效果,以深浅不同的黑色、灰色为主,如同唱诗班一样的造型设计突出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
《兄弟》整部歌剧几乎没有一点意大利歌剧的气质,笔者认为这部剧主要遵循了北欧清醒冷静的风格,这也是导演卡斯帕·霍尔滕(Kasper Holten)的一种创新方式。独特的舞美设计挑战了观众的想象力,而全剧的表现方式也证明了,在歌剧作品中,音乐是讲述故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员对角色的演绎也是观众理解剧情的关键。比如,表现迈克尔死去的情节,并不需要详细演绎,观众可以从迈克尔的妻子莎拉所表现出来的绝望情绪中窥探到这一点。当迈克尔失踪之时,莎拉和杰米逐渐坠入爱河,绝望的情绪从迈克尔不间断的痛苦和莎拉的背叛中体现出来。著名瑞典女高音玛利亚·阿内特(Marie Arnet)饰演莎拉,她的演绎入情入理,感人至深。
当莎拉歌唱与哀悼时,整个舞台被炽烈燃烧的红色所点燃,这是全剧为数不多的几次改变舞台色调中的一次。舞美巧妙地运用灯光和阴影来“操控”观众的情绪,灯光的切换引领着观众在起伏的剧情中体验人生的大喜大悲,极致地感受戏剧的张力。
对于观众来说,有时边倾听唱词边紧跟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演出时同步投映字幕是很有帮助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唱词的具体含义。这种情况在英语歌剧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英语的元音在歌剧中听起来比较接近,更需要提示观众所听到的内容。女高音一般需要调整自己的声线,控制声音高低、大小与发声技巧,力求声音能够与管弦乐队协调而又能不被乐队的声音盖过,这也许需要牺牲一些唱词来实现。当然对于观众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技巧高超的演唱所带来的美妙听觉享受。
再来说一说音乐。《兄弟》的音乐由冰岛著名作曲家丹尼尔·比亚尔纳松(Daniel Biarnason)创作。丹尼尔早年就因其出色而感人的音乐作品闻名于世,此次《兄弟》中的音乐作品是他第一次尝试为歌剧创作音乐。恢宏壮丽的音乐风格与主题十分契合,戏剧感和激烈的冲突感让人想起电影配乐,一下子就能牢牢抓住观众,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这种累积的紧张感和爆发力,完美地诠释了“比亚三部曲”的戏剧张力。
迈克尔和莎拉的女儿由小演员塞尔玛·维露森(SelmaVilumsen)饰演。在歌剧开演时,她就已经出现在舞台上了,但观众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似乎并不重要的配角。然而她开嗓的一瞬间就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她天使般的声音瞬间俘获了观众的心,成为当晚最大的惊喜。
总的来说,演员阵容相当出色。来自南非的雅克·伊布莱洛(Jacques Imbrailo)饰演男主角迈克尔,表演十分精彩;雅各布·克里斯汀·泽斯纳(Jakob Christian Zethner)及安妮·玛格丽特·达尔(Anne Margrethe Dahl)饰演迈克尔的双亲,为歌剧增色不少;“失败者”杰米的扮演者是乔尔·安莫(Joel Annmo),表現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丹尼斯·贝克(Denise Beck)饰演的彼得太太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要提的是合唱团的表现,在男主角迈克尔战争后归来的戏份中,他们作为迈克尔内心戏的表达,十分有效地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阴暗挣扎,加剧了戏剧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导演卡斯帕·霍尔滕改编苏珊·比亚(Susanne Bier)的这部心理戏剧十分引人瞩目。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深深地被紧张的戏剧情节及短暂的幸福氛围所吸引,但全剧的基调依旧是悲伤而残酷的。这部剧关于战争和爱的主题,鉴于这个故事的当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给观众一种熟悉感与现实感。
从拉开帷幕的那一刻起,紧张就从未停止过,观众全神贯注,一直跟随剧情的起伏而绷紧神经,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剧情发展到高潮时,观众才如梦初醒,给出当晚的第一次掌声。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很符合丹麦人一贯的热情。这部歌剧体现出的才华,令人惊叹且心悦诚服。
作为“比亚三部曲”的第一部分,观众对歌剧《兄弟》期待己久,此次上演的是英语版。演出开始前,热情的观众就聚集在奥尔胡斯音乐厅门口,急切地等待进入演出大厅。入座之后,观众的期待似乎进一步提升,大家压低了声音的讨论使得整个大厅充斥着嗡嗡的共鸣声。然而,七点半一到,即将开演的场铃响起,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正襟危坐等待歌剧开演。
大幕拉开的一瞬间,呈现在观众眼前的是素白、干净的舞台,在全场寂静的肃穆气氛下,笔者感受到了一种庄严、清冷又抽象的舞台氛围,令人联想到威严的帝王陵墓。这种全白的色调非常明晰地强调了戏剧的张力,将观众迅速带入情境之中。演员的服装也呼应了舞台的效果,以深浅不同的黑色、灰色为主,如同唱诗班一样的造型设计突出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
《兄弟》整部歌剧几乎没有一点意大利歌剧的气质,笔者认为这部剧主要遵循了北欧清醒冷静的风格,这也是导演卡斯帕·霍尔滕(Kasper Holten)的一种创新方式。独特的舞美设计挑战了观众的想象力,而全剧的表现方式也证明了,在歌剧作品中,音乐是讲述故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演员对角色的演绎也是观众理解剧情的关键。比如,表现迈克尔死去的情节,并不需要详细演绎,观众可以从迈克尔的妻子莎拉所表现出来的绝望情绪中窥探到这一点。当迈克尔失踪之时,莎拉和杰米逐渐坠入爱河,绝望的情绪从迈克尔不间断的痛苦和莎拉的背叛中体现出来。著名瑞典女高音玛利亚·阿内特(Marie Arnet)饰演莎拉,她的演绎入情入理,感人至深。
当莎拉歌唱与哀悼时,整个舞台被炽烈燃烧的红色所点燃,这是全剧为数不多的几次改变舞台色调中的一次。舞美巧妙地运用灯光和阴影来“操控”观众的情绪,灯光的切换引领着观众在起伏的剧情中体验人生的大喜大悲,极致地感受戏剧的张力。
对于观众来说,有时边倾听唱词边紧跟舞台上的戏剧表演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演出时同步投映字幕是很有帮助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唱词的具体含义。这种情况在英语歌剧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英语的元音在歌剧中听起来比较接近,更需要提示观众所听到的内容。女高音一般需要调整自己的声线,控制声音高低、大小与发声技巧,力求声音能够与管弦乐队协调而又能不被乐队的声音盖过,这也许需要牺牲一些唱词来实现。当然对于观众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技巧高超的演唱所带来的美妙听觉享受。
再来说一说音乐。《兄弟》的音乐由冰岛著名作曲家丹尼尔·比亚尔纳松(Daniel Biarnason)创作。丹尼尔早年就因其出色而感人的音乐作品闻名于世,此次《兄弟》中的音乐作品是他第一次尝试为歌剧创作音乐。恢宏壮丽的音乐风格与主题十分契合,戏剧感和激烈的冲突感让人想起电影配乐,一下子就能牢牢抓住观众,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这种累积的紧张感和爆发力,完美地诠释了“比亚三部曲”的戏剧张力。
迈克尔和莎拉的女儿由小演员塞尔玛·维露森(SelmaVilumsen)饰演。在歌剧开演时,她就已经出现在舞台上了,但观众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个似乎并不重要的配角。然而她开嗓的一瞬间就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她天使般的声音瞬间俘获了观众的心,成为当晚最大的惊喜。
总的来说,演员阵容相当出色。来自南非的雅克·伊布莱洛(Jacques Imbrailo)饰演男主角迈克尔,表演十分精彩;雅各布·克里斯汀·泽斯纳(Jakob Christian Zethner)及安妮·玛格丽特·达尔(Anne Margrethe Dahl)饰演迈克尔的双亲,为歌剧增色不少;“失败者”杰米的扮演者是乔尔·安莫(Joel Annmo),表現也称得上是可圈可点;丹尼斯·贝克(Denise Beck)饰演的彼得太太也令人印象深刻。尤其要提的是合唱团的表现,在男主角迈克尔战争后归来的戏份中,他们作为迈克尔内心戏的表达,十分有效地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阴暗挣扎,加剧了戏剧冲突,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导演卡斯帕·霍尔滕改编苏珊·比亚(Susanne Bier)的这部心理戏剧十分引人瞩目。观众在观剧过程中深深地被紧张的戏剧情节及短暂的幸福氛围所吸引,但全剧的基调依旧是悲伤而残酷的。这部剧关于战争和爱的主题,鉴于这个故事的当代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给观众一种熟悉感与现实感。
从拉开帷幕的那一刻起,紧张就从未停止过,观众全神贯注,一直跟随剧情的起伏而绷紧神经,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剧情发展到高潮时,观众才如梦初醒,给出当晚的第一次掌声。掌声持续了很长时间,很符合丹麦人一贯的热情。这部歌剧体现出的才华,令人惊叹且心悦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