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我被邀请担任“宝宝讲故事”比赛的评委。比赛结束后,摄影师笑眯眯地问一个小选手:“你觉得今天的表现能得多少分啊?”“我怎么知道,标准还不是你们订的!不过,我觉得自己可以得99分!”——一言既出,语惊四座。摄影师和小选手的父母面面相觑:“现在的小孩怎么这么早熟?她居然知道标准是我们订的!她才5岁!”……
这个孩子斩钉截铁的一句“标准还不是你们订的”道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成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给孩子制订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话语权并且对游戏的结果进行诠释和裁定的过程。今天的家长们似乎都被卷入了一个“过度期望”的漩涡——孩子们不断地学习、比赛,本当完全属于儿童的游戏、闲暇、玩乐和一辈子只有一次的童年被不断地挤压,因此他们变得越来越“早熟”,就如这位小选手一样,他们明白自己在与成人博弈中的处境。他们想要在规则缜密如栅栏般的成人社会中行走自如,将不得不经历将文明人类的枷锁牢牢加套于自身的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满满的确信渐渐变得谦逊起来——给自己打99分,听起来也不错啊,但这一分实际上暗示了儿童的努力与成人所订游戏规则间不可消弥的差距。在这种参照下,没有一个孩子能拿满分!
在这个案例中,最让人痛心的是:孩子一旦在潜意识里默认了自己的这种不完美,也就意味着斩断了自己伸往外部美好世界的柔嫩触角,原本有无限可能性的天性被无形的东西所限制、所扼杀。
两千年前,有一个郑国人为了一双“履”而削了自己的足,我们不妨反思一下,我们是否正做着类似的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