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客观存在,是大学生自身、社会、家庭、宗教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高校要坚持教育引导,加强管理,营造先进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已成为不争事实,并且呈现出信教人数多、信教种类广,呈民族分布的特点,但大多数学生又对宗教真正认识不清。
1.信教比例不高,绝对数大。综合学者在各高校调查结果和本人在新疆的调查情况,不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宗教影响的特殊性,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高在32%左右,最低在3.0%-4.0%之间,对于绝对数量十分庞大的大学生总人数来讲,若按2011年大学生总规模3105万人计算,信教大学生最多达993万人,最少也有93万人,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
2.信仰宗教种类多,成区域分布特点。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区域分布上看,受传统性信教影响,汉族聚居地区或生源主要为汉族的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另有少数大学生信仰其他宗教。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有自身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信仰的宗教在区域内高校成为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部分;从大学生民族成分上看,汉族学生信仰宗教多为佛教、道教、基督教,较为分散,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信仰本民族传统宗教。
3.大学生对所信仰的宗教认识不深刻,有盲目信仰倾向。信教大学生对所信仰宗教的宗教文化并不甚了解,对宗教文学著作、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知之甚少,了解不深;而且信教大学生到宗教活动场所真正参加宗教仪式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只为参观、祈福而已,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徒。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推动。一是以宗教信仰为寄托排解学习生活压力。当前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如学习、恋爱、就业、人际关系等,部分大学生处理问题能力不足,适应能力欠缺,易产生消极情绪和逃避心理,容易倾向于从虚拟的宗教世界中寻找答案,为自己辩护或自我安慰。二是大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推动。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探知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宗教领域恰是大学生群体在日常教育中不易接触的且极具神秘色彩的事物,更能激发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而且,大学生心理还不稳定,具有可塑性,容易随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甚至不自觉地盲目跟从信仰宗教。三是以宗教信仰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与从小学到高中的紧张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将他人约束为主变成了自我约束为主,大学生多了自由和自主性。在反叛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容易将以前教育中的压力以一定的方式发泄出来,追寻一种另类表达自己的方式,缓解自身的孤独、失落和焦虑。
2.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如腐败、就业等,少数大学生对此类社会问题认识不清,理解不够,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加上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转而向虚幻的宗教寻找答案或寻求慰藉。家庭对大学生宗教观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因家庭成员信教或民族传统信教,家庭成员的宗教情感和信仰行为主动引导或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大学生宗教认识和宗教信仰,使之成为大学生内化的思想认识,成为家庭成员宗教观念先入为主的事实,构成了传统性信教。
3.宗教神秘性和渗透性的吸引。宗教本身就是极具神秘色彩的事物,而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宗教作为一个系统性内容讲解的并不多,教材中涉及内容少,深度不够,加之宗教已渗透到道德、文化、艺术等领域,大学生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很容易接触到此类书籍、影视作品等,都进一步增加了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的对策
宗教文化是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劝人抑恶扬善,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一定积极作用,然“宗教易造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心理”。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对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1.注重教育,加强引导,以真理和事实塑造人
①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巩固无神论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是充实“两课”教育的内容,转变教育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多讲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明确宗教的本质和根源,把宗教观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宣讲;同时,要加强对党的宗教政策的宣讲,注重将理论讲授与学生讨论、学生演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及时为信仰宗教学生解难答疑。
②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对宗教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宗教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科学技術的限制,无法对一些社会或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合理、让人信服的解释;更让学生明白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宗教提出的疑难问题,举例子,摆事实,如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就承认生物进化论,大气流动形成风而非有所谓的风神等。
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释放大学生对宗教的依赖性。许多大学生信仰宗教是面对学习生活压力,或缺乏自我调节方法,或无处倾诉释放,无法排解所致。高校应注意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心理咨询室,发挥好心理咨询室和日常心理辅导的引导作用,注重同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注重培养大学生理性认识和健康人格,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④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要求强,社会期望高。学校要充分利用形势政策教育,对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回避,详细讲透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加大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发挥典型宣传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及时满足,不合理要求也要认真、细致、耐心地解释,做好学生服务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引导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建立新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抓好管理,抓好教学,抓好就业服务,让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降低宗教的吸引力。
2.注重管理,强化秩序,以制度和纪律规范人。高校应充分运用上级及高校规章制度,加强师生管理,减少学生宗教行为。明确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对象,对学生有言传身教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教师管理,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要求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牢记讲台有纪律,不信教,不传教。加强学生管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散播宗教言论,不参与和组织宗教活动,不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
3.注重文化,优化氛围,以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人。高校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教育的途径和载体,也是教育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营造平安、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自我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要求学校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积极向上,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丰富多彩,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文娱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和自信,自发抵制宗教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孟兆怀.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宜宾学院学报,2010(5):2.
[2]孙琼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08(5).
[3]陈一祥,林伟荦.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探源及其教育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饶夏溦,黄玉钗.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5]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6]张宗鹤.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调查报告: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例[J].金陵神学志,2006(3).等
注:获伊犁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课题(项目名称: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宗教观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zyxm2012012)项目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策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
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已成为不争事实,并且呈现出信教人数多、信教种类广,呈民族分布的特点,但大多数学生又对宗教真正认识不清。
1.信教比例不高,绝对数大。综合学者在各高校调查结果和本人在新疆的调查情况,不考虑区域差异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受传统宗教影响的特殊性,当前大学生信仰宗教人数比例最高在32%左右,最低在3.0%-4.0%之间,对于绝对数量十分庞大的大学生总人数来讲,若按2011年大学生总规模3105万人计算,信教大学生最多达993万人,最少也有93万人,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重大挑战。
2.信仰宗教种类多,成区域分布特点。从总体上看,大学生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从区域分布上看,受传统性信教影响,汉族聚居地区或生源主要为汉族的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另有少数大学生信仰其他宗教。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有自身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信仰的宗教在区域内高校成为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要部分;从大学生民族成分上看,汉族学生信仰宗教多为佛教、道教、基督教,较为分散,而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信仰本民族传统宗教。
3.大学生对所信仰的宗教认识不深刻,有盲目信仰倾向。信教大学生对所信仰宗教的宗教文化并不甚了解,对宗教文学著作、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知之甚少,了解不深;而且信教大学生到宗教活动场所真正参加宗教仪式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只为参观、祈福而已,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徒。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推动。一是以宗教信仰为寄托排解学习生活压力。当前大学生面临生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如学习、恋爱、就业、人际关系等,部分大学生处理问题能力不足,适应能力欠缺,易产生消极情绪和逃避心理,容易倾向于从虚拟的宗教世界中寻找答案,为自己辩护或自我安慰。二是大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的推动。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探知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宗教领域恰是大学生群体在日常教育中不易接触的且极具神秘色彩的事物,更能激发大学生对宗教的兴趣。而且,大学生心理还不稳定,具有可塑性,容易随外界环境变化而改变,甚至不自觉地盲目跟从信仰宗教。三是以宗教信仰作为表达自我的方式。与从小学到高中的紧张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将他人约束为主变成了自我约束为主,大学生多了自由和自主性。在反叛心理的作用下,大学生容易将以前教育中的压力以一定的方式发泄出来,追寻一种另类表达自己的方式,缓解自身的孤独、失落和焦虑。
2.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如腐败、就业等,少数大学生对此类社会问题认识不清,理解不够,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加上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转而向虚幻的宗教寻找答案或寻求慰藉。家庭对大学生宗教观的影响不容忽视。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因家庭成员信教或民族传统信教,家庭成员的宗教情感和信仰行为主动引导或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大学生宗教认识和宗教信仰,使之成为大学生内化的思想认识,成为家庭成员宗教观念先入为主的事实,构成了传统性信教。
3.宗教神秘性和渗透性的吸引。宗教本身就是极具神秘色彩的事物,而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中,宗教作为一个系统性内容讲解的并不多,教材中涉及内容少,深度不够,加之宗教已渗透到道德、文化、艺术等领域,大学生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很容易接触到此类书籍、影视作品等,都进一步增加了其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
三、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宗教观的对策
宗教文化是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劝人抑恶扬善,引导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一定积极作用,然“宗教易造成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排斥心理”。高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对于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1.注重教育,加强引导,以真理和事实塑造人
①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巩固无神论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是充实“两课”教育的内容,转变教育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多讲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明确宗教的本质和根源,把宗教观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去宣讲;同时,要加强对党的宗教政策的宣讲,注重将理论讲授与学生讨论、学生演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及时为信仰宗教学生解难答疑。
②加强科学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对宗教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宗教产生和存在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于科学技術的限制,无法对一些社会或自然现象进行科学、合理、让人信服的解释;更让学生明白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宗教提出的疑难问题,举例子,摆事实,如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就承认生物进化论,大气流动形成风而非有所谓的风神等。
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释放大学生对宗教的依赖性。许多大学生信仰宗教是面对学习生活压力,或缺乏自我调节方法,或无处倾诉释放,无法排解所致。高校应注意心理疏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心理咨询室,发挥好心理咨询室和日常心理辅导的引导作用,注重同学生思想上的交流沟通,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惑,注重培养大学生理性认识和健康人格,提升大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④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要求强,社会期望高。学校要充分利用形势政策教育,对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回避,详细讲透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加大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决心和信心,充分发挥典型宣传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对社会和生活的热爱和信心;切实解决现实问题。学校对学生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及时满足,不合理要求也要认真、细致、耐心地解释,做好学生服务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引导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建立新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抓好管理,抓好教学,抓好就业服务,让大学生在大学的生活中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降低宗教的吸引力。
2.注重管理,强化秩序,以制度和纪律规范人。高校应充分运用上级及高校规章制度,加强师生管理,减少学生宗教行为。明确教师是学生模仿和学习对象,对学生有言传身教不可忽视的作用。加强教师管理,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要求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牢记讲台有纪律,不信教,不传教。加强学生管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不散播宗教言论,不参与和组织宗教活动,不成立宗教团体和组织。
3.注重文化,优化氛围,以先进的校园文化熏陶人。高校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先进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教育的途径和载体,也是教育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营造平安、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增强自我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这要求学校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积极向上,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为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丰富多彩,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文娱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和自信,自发抵制宗教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孟兆怀.宗教信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宜宾学院学报,2010(5):2.
[2]孙琼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青年研究,2008(5).
[3]陈一祥,林伟荦.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探源及其教育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4]饶夏溦,黄玉钗.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6).
[5]杨晓慧.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6(12).
[6]张宗鹤.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调查报告:以北京、天津地区为例[J].金陵神学志,2006(3).等
注:获伊犁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课题(项目名称: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宗教观调查研究,项目编号:yzyxm2012012)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