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7年7月梭罗出生于马萨诸塞州一个小商人的家里。他从小天资聪颖,记忆超人,他爱学习、爱劳动、爱思考,从不人云亦云,对人生、对自然充满了新奇和探索,具有自己独立地见解和分析。
1834年,著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美国学者》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作为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梭罗,聆听了爱默生的演讲。爱默生的演讲,给了梭罗深刻地印象。爱默生的思想、观点和超前意识,给了梭罗一种醍湖灌顶的顿悟和感触。从此,俩人一见如故,并成了终身难忘的好朋友。
20岁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的同伴们都在寻找职业,热衷于高薪丰厚的报酬。他的父母也希望他能外出闯荡去,干出一番事业来,好光宗耀祖。可是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梭罗竟回到了家乡,在一所私立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在这所私立学校里,梭罗的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课堂上,寂静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的讲课。在这里,梭罗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和快乐。
爱默生曾邀请梭罗到他家住了很长时间。在爱默生思想的影响下,他开始热衷于研究东方哲学思想,但他又有别于爱默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这种思想和见解,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面对世事纷繁,追逐金钱物欲的喧嚣。梭罗不为所动,始终能听从内心的召唤,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持着一种特立独行的孤独性格。他的这种孤独不是孤僻,他的内心世界十分富有,能抵御一切诱惑。他不肯按部就班与大家走同一条路子,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动,他需要追求一种灵魂舒展的自由和清澈。在那个年代,这需要多么大的一种勇气和毅力,他要避开人们异样的眼光和冷嘲热讽,在孤独、寂寥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1845年,他带着一把斧子,一个人来到杳无人音的瓦尔登湖边,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小木屋。他在那里独自一个人劳动、学习,过着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他在这木屋里,面对着湖滨的山林,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那一刻,他的思想穿越了重重雾障、穿越了茫茫苍穹,抵达了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变得格外坚强和勇敢。
他在这里写出了不朽的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在这本书中,他强调人应该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的人生因思想丰富,灵魂充实而臻于完美。
他记录了他的观察体会,他分析研究了他从自然界里得来的音讯、阅历和经验。梭罗的这种凛然和决绝,决不是什么隐士生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这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不是逃避人生,而是走向人生,并且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投身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政治斗争,活的强大而丰富。
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事例让人们意识到,畏惧贫穷,追求财富的生活方式,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反而使他们长久地限于苦恼甚至于痛苦之中,因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人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对身心毫无益处的事,而且患得患失的心态,会使他们错过许多最美妙的东西,虚度短暂的一生。
梭罗的“自愿贫穷” ,并非某些宗教所选择的苦行,并不是一种厌世生活的否定姿态。恰恰相反,梭罗的“自愿贫穷” 的选择,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它并不是故意剥夺自己享受物质的权利,而是当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将心灵的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有价值的领域,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和丰富。他用植物的比喻阐述了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正如植物向下扎根是为了“更自信地向上伸展” ,人类积累物质财富最终也是为了心灵的修养提供外在地条件。
他说,自己到瓦尔登湖隐居,是因为生命太宝贵了,他要过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吸吮生活的精髓,绽放自己的心灵。
梭罗的这一思想理念,150多年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一直有着它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在人们的心里成为最美丽的伊甸园,给人带来无穷的精神享受和慰藉。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静静阅读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梭罗因病,英年早逝,只活了44岁。但是当我们走近他,却发现,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的孤独而芬芳。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阅读他的书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在生活中,虽然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从心灵深处与他共鸣的人,在世界各个地方都能找到,而且经年不衰,愈久弥坚。
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地变化,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却还一直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人们在这小木屋前一次次地流连、徘徊。掬一把清粼粼的瓦尔登湖水,仿佛又触摸到梭罗那颗丰富的内心世界,顿时,使人心灵变的清澈、亮丽起来,荡起了层层涟漪……
(摘自《健身科学》)
1834年,著名的唯心主义思想家爱默生到哈佛大学作了《美国学者》的演讲。在那次演讲中,作为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梭罗,聆听了爱默生的演讲。爱默生的演讲,给了梭罗深刻地印象。爱默生的思想、观点和超前意识,给了梭罗一种醍湖灌顶的顿悟和感触。从此,俩人一见如故,并成了终身难忘的好朋友。
20岁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的同伴们都在寻找职业,热衷于高薪丰厚的报酬。他的父母也希望他能外出闯荡去,干出一番事业来,好光宗耀祖。可是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梭罗竟回到了家乡,在一所私立学校,当了一名老师。
在这所私立学校里,梭罗的教学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课堂上,寂静无声,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的讲课。在这里,梭罗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和快乐。
爱默生曾邀请梭罗到他家住了很长时间。在爱默生思想的影响下,他开始热衷于研究东方哲学思想,但他又有别于爱默生,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思想和见解。这种思想和见解,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面对世事纷繁,追逐金钱物欲的喧嚣。梭罗不为所动,始终能听从内心的召唤,抗拒一切通常的道路,保持着一种特立独行的孤独性格。他的这种孤独不是孤僻,他的内心世界十分富有,能抵御一切诱惑。他不肯按部就班与大家走同一条路子,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动,他需要追求一种灵魂舒展的自由和清澈。在那个年代,这需要多么大的一种勇气和毅力,他要避开人们异样的眼光和冷嘲热讽,在孤独、寂寥中,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
1845年,他带着一把斧子,一个人来到杳无人音的瓦尔登湖边,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小木屋。他在那里独自一个人劳动、学习,过着一种朴素、简单的生活。他在这木屋里,面对着湖滨的山林,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那一刻,他的思想穿越了重重雾障、穿越了茫茫苍穹,抵达了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他变得格外坚强和勇敢。
他在这里写出了不朽的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在这本书中,他强调人应该亲近自然、学习自然、热爱自然,追求简单的质朴生活,提倡短暂的人生因思想丰富,灵魂充实而臻于完美。
他记录了他的观察体会,他分析研究了他从自然界里得来的音讯、阅历和经验。梭罗的这种凛然和决绝,决不是什么隐士生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这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他不是逃避人生,而是走向人生,并且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投身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政治斗争,活的强大而丰富。
在这本书中,他用大量事例让人们意识到,畏惧贫穷,追求财富的生活方式,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反而使他们长久地限于苦恼甚至于痛苦之中,因为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人们浪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对身心毫无益处的事,而且患得患失的心态,会使他们错过许多最美妙的东西,虚度短暂的一生。
梭罗的“自愿贫穷” ,并非某些宗教所选择的苦行,并不是一种厌世生活的否定姿态。恰恰相反,梭罗的“自愿贫穷” 的选择,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它并不是故意剥夺自己享受物质的权利,而是当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将心灵的注意力集中到那些有价值的领域,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和丰富。他用植物的比喻阐述了物质基础与精神追求的关系,正如植物向下扎根是为了“更自信地向上伸展” ,人类积累物质财富最终也是为了心灵的修养提供外在地条件。
他说,自己到瓦尔登湖隐居,是因为生命太宝贵了,他要过一种有深度的生活,吸吮生活的精髓,绽放自己的心灵。
梭罗的这一思想理念,150多年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和进步,一直有着它顽强的生命力,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在人们的心里成为最美丽的伊甸园,给人带来无穷的精神享受和慰藉。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静静阅读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亨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梭罗因病,英年早逝,只活了44岁。但是当我们走近他,却发现,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的孤独而芬芳。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阅读他的书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在生活中,虽然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从心灵深处与他共鸣的人,在世界各个地方都能找到,而且经年不衰,愈久弥坚。
一百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地变化,瓦尔登湖边的小木屋却还一直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人们在这小木屋前一次次地流连、徘徊。掬一把清粼粼的瓦尔登湖水,仿佛又触摸到梭罗那颗丰富的内心世界,顿时,使人心灵变的清澈、亮丽起来,荡起了层层涟漪……
(摘自《健身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