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书馆系统地搜集、科学地整理和保存了各种图书、期刊、文献等资料,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供读者利用,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使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馆,使图书馆起到真正的作用。本文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几个方面工作内容,对职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职业学校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人员 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图书资料的机构。作为精神食粮知识宝库的图书馆,能否起到重要作用取决于服务质量的优劣,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图书馆工作职能的关键和灵魂就是服务于读者,使读者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查询工作和学习中需要的各种信息与资料。针对目前科技信息非常发达的现状,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种门类、不同学科的信息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和数字信息,仅代表该图书馆具备了一定的硬件条件,而图书馆的生存之本最终都反映在服务质量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原则。职业学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是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做好新时期职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职校图书馆职能的正常发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尝试着各种改革,以满足现阶段读者对图书馆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保障。我认为,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图书馆始终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场所,读者是图书馆的重中之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环境和精湛的信息服务技能为读者提供帮助,努力营造充满人文气氛的读者学习环境,使读者体会到图书馆的温暖和谐,对图书产生亲切感,以最优的服务吸引读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涵素质,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涵素质,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前提。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良好的职业形象、文明礼貌的言语、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技能方面,管理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精通印刷型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综合管理能力,要熟悉《中图法》,熟悉馆藏,了解网络资源,利用它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但是传统的图书馆员读者服务工作方式是:坐着等读者上门,以外借、阅览服务为主体的单一式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以书为本”意识根深蒂固,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习惯于“坐等”的被动服务。应实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切工作紧紧围绕读者开展,以读者的满意衡量工作的价值和绩效,使读者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努力形成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要为目的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体系。
二、根据学校特点,做好图书流通工作
对于学校图书馆来说,服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教学的流通工作时,所面对的读者阅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在开学、上课、考试、放假等每个时间阶段由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读者对图书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也具有明显差异。在考试阶段,学生忙于全面系统复习功课,需求的是与学习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在放假期间,时间比较宽裕,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比较广泛,借书品种较多,例如:文艺书籍、长篇小说、科技知识读物、青年修养读物等图书的流通量显著增加。另外,学校在职教师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是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高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教师队伍中的老、中、青三类教师各有不同的特点。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考研经验,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他们是教学科研的指导力量。图书馆对老教师主要提供中外文工具书和最新情报资料。中年教师具有比较成熟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身居教学、科研第一线,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担子重,面临的问题多,急需大量的专业图书资料。图书馆应主动了解这些老师的实际需要,为他们代查、代译、代借、代购、复制有关书刊资料,尽可能提供方便条件。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处于进修、培养、提高阶段,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多,查阅资料广泛,借阅书刊数量大。图书馆对青年教师,要加强新书宣传推荐工作和参考咨询工作,帮助他们掌握和利用各种参考工具和文献检索工具,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主要是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为使馆藏文献做到“各有所用”,使读者做到“各有所需”,学校图书馆要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要为重点,有区别地为教师、学生的提供不同需要服务。
三、坚持情感沟通理念,全力真心地为读者提供帮助
搞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与读者达成共识,当好读者的知心朋友,主动与读者交谈,以及时地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动态。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心理屏障,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跟读者交流,一句热情友好的问候,一句亲切温柔的话语,一个温馨友好的微笑,它能一下子缩短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相互间的亲切度,给读者一个和谐的空间,给读者创造一种身心愉快的阅览环境,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在图书馆中有一种在家的感觉。与读者交谈,就需要熟悉读者、了解读者,根据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有的放矢地提供服务。在与读者的交谈过程中,读者往往会对图书馆的服务项目、馆藏补充、书目推荐、借书期限、规章制度和开馆时间等场所畅所欲言,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从而促进和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四、与时俱进,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各图书馆都在努力转变服务观念。其主要趋势是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的内容,应开创多种形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建立相应的具有学科和专业优势的信息数据库,并依此开发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特色服务。使读者在利用实体馆藏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总之,较好的读者服务要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图书馆是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图书馆工作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进行角色定位,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与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时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才能在新形势下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倩,邓阳.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J].四川图书学报,2006.3.
[2]刘薇,包剑,张宏.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研究[J].情报检索,2005.1.
[3]王梅,郑文红.信息服务新视角[J].图书馆杂志,1998.5.
[4]李希孔.图书馆读者学概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
[5]刘迅.图书馆管理工作指南.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3.4.
[6]朱洪林.读者服务工作.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12.
关键词: 职业学校图书馆 图书馆工作人员 读者服务工作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图书资料的机构。作为精神食粮知识宝库的图书馆,能否起到重要作用取决于服务质量的优劣,而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图书馆工作职能的关键和灵魂就是服务于读者,使读者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查询工作和学习中需要的各种信息与资料。针对目前科技信息非常发达的现状,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种门类、不同学科的信息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但是,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和数字信息,仅代表该图书馆具备了一定的硬件条件,而图书馆的生存之本最终都反映在服务质量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一直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原则。职业学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而且是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教育学术性机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做好新时期职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职校图书馆职能的正常发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也在不断尝试着各种改革,以满足现阶段读者对图书馆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和保障。我认为,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图书馆始终是一个提供服务的场所,读者是图书馆的重中之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以主动热情的工作态度、文明礼貌的服务环境和精湛的信息服务技能为读者提供帮助,努力营造充满人文气氛的读者学习环境,使读者体会到图书馆的温暖和谐,对图书产生亲切感,以最优的服务吸引读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涵素质,打破传统的服务理念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内涵素质,是做好读者服务的前提。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在思想政治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热爱图书馆事业,有事业心、有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以良好的职业形象、文明礼貌的言语、主动热情的态度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业务技能方面,管理者要有过硬的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和图书馆管理技能,精通印刷型资料和数字化资料的综合管理能力,要熟悉《中图法》,熟悉馆藏,了解网络资源,利用它来开展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但是传统的图书馆员读者服务工作方式是:坐着等读者上门,以外借、阅览服务为主体的单一式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以书为本”意识根深蒂固,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认为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习惯于“坐等”的被动服务。应实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切工作紧紧围绕读者开展,以读者的满意衡量工作的价值和绩效,使读者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努力形成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需要为目的的新型图书馆服务体系。
二、根据学校特点,做好图书流通工作
对于学校图书馆来说,服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教职工和在校学生。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面对教学的流通工作时,所面对的读者阅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在开学、上课、考试、放假等每个时间阶段由于教学活动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读者对图书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也具有明显差异。在考试阶段,学生忙于全面系统复习功课,需求的是与学习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在放假期间,时间比较宽裕,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比较广泛,借书品种较多,例如:文艺书籍、长篇小说、科技知识读物、青年修养读物等图书的流通量显著增加。另外,学校在职教师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是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提高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教师队伍中的老、中、青三类教师各有不同的特点。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考研经验,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他们是教学科研的指导力量。图书馆对老教师主要提供中外文工具书和最新情报资料。中年教师具有比较成熟的教学和科研经验,身居教学、科研第一线,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担子重,面临的问题多,急需大量的专业图书资料。图书馆应主动了解这些老师的实际需要,为他们代查、代译、代借、代购、复制有关书刊资料,尽可能提供方便条件。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处于进修、培养、提高阶段,担任一部分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多,查阅资料广泛,借阅书刊数量大。图书馆对青年教师,要加强新书宣传推荐工作和参考咨询工作,帮助他们掌握和利用各种参考工具和文献检索工具,以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主要是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为使馆藏文献做到“各有所用”,使读者做到“各有所需”,学校图书馆要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需要为重点,有区别地为教师、学生的提供不同需要服务。
三、坚持情感沟通理念,全力真心地为读者提供帮助
搞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与读者达成共识,当好读者的知心朋友,主动与读者交谈,以及时地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动态。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有一道天然的心理屏障,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主动地跟读者交流,一句热情友好的问候,一句亲切温柔的话语,一个温馨友好的微笑,它能一下子缩短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相互间的亲切度,给读者一个和谐的空间,给读者创造一种身心愉快的阅览环境,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在图书馆中有一种在家的感觉。与读者交谈,就需要熟悉读者、了解读者,根据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有的放矢地提供服务。在与读者的交谈过程中,读者往往会对图书馆的服务项目、馆藏补充、书目推荐、借书期限、规章制度和开馆时间等场所畅所欲言,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从而促进和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四、与时俱进,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进一步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各图书馆都在努力转变服务观念。其主要趋势是信息服务和便民服务的内容,应开创多种形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建立相应的具有学科和专业优势的信息数据库,并依此开发不同层次的信息产品,为读者提供优质的特色服务。使读者在利用实体馆藏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总之,较好的读者服务要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中,图书馆是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存在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图书馆工作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准。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进行角色定位,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与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时刻更新观念,大胆创新,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深化服务层次,才能在新形势下将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开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马倩,邓阳.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J].四川图书学报,2006.3.
[2]刘薇,包剑,张宏.基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研究[J].情报检索,2005.1.
[3]王梅,郑文红.信息服务新视角[J].图书馆杂志,1998.5.
[4]李希孔.图书馆读者学概论.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2.
[5]刘迅.图书馆管理工作指南.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3.4.
[6]朱洪林.读者服务工作.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