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研天下 掌中观世界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181709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到2020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而此次疫情加快了在线教育的应用,一时间成为了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形式,也使在线教育这一形态提前进入全面应用阶段。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大同基地”)就中小学生综合实践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线下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2011年获得教育部与财政部审批通过、享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于2018年11月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是晋北地区唯一一所集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科普活动、体能锻炼、特长培训、夏令营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我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综合示范基地。基地依托现有十大功能园区,不断开展各项实践活动,逐步成为学生校外教育的实践平台、成长平台和发展平台。
  大同基地依托现有十大功能园区,落实“场馆课程化,课程教研化”,突出文化自信,创造性地开发了具有大同地域特色的“五色”课程,即红色国防军事教育、橙色民俗文化教育、蓝色科技创客教育、黄色生命安全教育和绿色户外运动拓展教育,被山西省教育厅列为“十三五”重点课题。同时,基地依托地域特色与区位优势,根据教育部提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地理”五大研学板块,设计了“中国古都天下大同特色寻访之旅”“晋冀蒙金三角边塞文化寻根之旅”“北魏王朝民族融合历史寻探之旅”和“红色革命精神明志传承寻梦之旅”四大研学主题,通过与“五色”课程相结合,使社会实践和研学实践形成复合式发展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享受研学的乐趣。2019年,基地成功组织开展省内外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共50余期,累计接待师生10万余人次天,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古都平城、山西文化和我国历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

二、线上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战“疫”当下,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根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理念及目标,积极进行综合实践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应用,设计并扎实推进线上微课堂。在总结过去一年线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疫情当前现状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的同时,注重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设计研发出一系列“互联网+实践教育”和“居家研天下,掌中观世界”线上课程,并突出了关于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共百余节课程,让学生通过“居家实践”和“居家研学”的形式,以发现、调查、制作、实践等多种方式,呈现多样的综合实践课程成果。
  1.疫情下的“五色课程”。大同基地依托十大场馆,将线下“五色课程”体系分类拓展开发成“互联网+实践教育”的新课程。整合科技创客教育、民俗文化教育、生命安全教育、运动拓展教育和国防军事教育,以当下疫情为背景,开发出50多节线上课程,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认识社会,从而提高生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通过学习科技、民俗等课程,提升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2.疫情下的线上研学。疫情的突然来袭给研学实践活动按下了“暂停键”,为使广大中小学生足不出户也可以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同基地从五大研学板块出发,在原有研学线路的基础上,以“居家研天下,掌中观世界”为主题,研发设计了50余节研学线上课程。课程从“人文三晋,多彩山西”“表里山河,锦绣山西”和“精品线路”三方面出发,引领学生们认识大同、了解大同,进而欣赏山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并一同了解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而感受祖国的魅力,提升学生们的本土意识和民族意识,培养浓厚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疫情下的生命教育。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对学生来说,抗击疫情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场,在这个教育场内,可以将疫情防控正能量转化为教育资源,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應成为值得珍视的德育契机。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学生心中有太多未知和恐惧,生命安全教育线上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可以加强宣传,帮助学生打破未知,充分了解各类信息,学习科学知识,从而认识到生命的过程和生命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身体教育和生活教育。此外,长时间受疫情的影响,甚至面临隔离和治疗的状况,会给学生带来紧张和恐慌的心理,所以通过线上心理课程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进而积极适应环境,以更好的状态和心理来面对生活。
  4.疫情下的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五育”中重要的一环,在学生品行塑造和习惯养成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也突出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劳动教育被忽视,一方面体现在学校教育中的缺位,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失。因此,校外教育提倡开展家校联动模式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劳动技能,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而此次疫情就成为开展家庭劳动教育,培养孩子责任感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好时机。
  在家庭劳动教育开展的同时,大同基地积极开发劳动教育线上课程,结合疫情现状,研发了线上微课程《制作抗击疫情立体口罩》《宅家做大厨》《我是小小美食家》以及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并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科技教育和民俗教育等课程中,通过大量动手实践课程,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同样能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于劳动的内在热情与劳动创造的积极性。   5.疫情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同市示范性综合
  实践基地作为全市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危机,同时也是青少年必须上好的一堂社会课。有“危”也应有“机”,所谓“机”,可以说这是一次青少年身临其境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堂。
  疫情当前,不仅有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战士等“逆行”的英雄前往抗疫前线,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也自觉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担,驻扎在最艰难和最危险的疫区一线,他们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鲜活素材。这些可歌可泣、令人敬仰的英模事迹,见证了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中国力量,体现了不畏困难、慷慨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可信可敬,更可学可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要突出其时代性与感召力。”
  全民抗疫是最生动的成长教育,最深切的爱国教育。我们要用好这些鲜活、生动、深刻的教育素材,把爱国主义教育从抽象的精神世界引申到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引导青少年深入理解家国一体、同心同德的深刻涵义,激发爱国奋斗的不竭动力。所以,大同基地及时利用这一现有素材,研发出“厚植爱国情怀,践行爱国主义”等爱国主义题材的线上课程,为全市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在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持续系统的工程,我们要善于挖掘各类元素,抓住关键契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关注时事中增添“新味”,从舆论热点中挖掘“素材”,强化教育引导、落实制度保障,不断坚定青少年的情感认同、理性认同与行为认同。

三、线上综合实践课程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线上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给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充分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喜欢的内容和课程,也打破了线下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定,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线学习,但就目前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于线上综合实践课程的认可度和重视度不够,认为综合实践课程用处不大,不会给孩子升学带来有利影响,反而会占用各学科课程学习的时间,因此,线上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和应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在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下,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再只是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共同作用;能力的体现也不仅仅在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课程的成绩上,而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家长需要更新观念,着眼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2.线上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的受众群体,它没有固定的学生,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不强,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因此,校外教育要加大与各中小學校的合作力度,将综合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内容相衔接,并将综合实践课程作为学科课程的一个补充和延伸,融入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课程中,从而增强综合实践课程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3.线上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形式和开发能力有待提高,应大力加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示范应用以及综合实践在线教育的人才培养。在此呼吁相关部门要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安全等相关专业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教学改革,并对线上综合实践课程进行规范并提供一定的平台保障,为线上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和应用提供更多的现实可能性。
  在这个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积极开发应用综合实践线上课程,为校外教育创新发展探索了新的路径,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创新热情,营造了交流提升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也为新学期工作目标的达成积蓄了力量。
  (作者单位:大同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
其他文献
为了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发展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汾阳市实验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重要论述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育目标,将红色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突出红色教育的覆盖面,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红色基因”教育,注重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永和县教科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科学、扎实、有序推进,稳步进入“战时”状态。  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起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永和县教科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疫情防控精神和县
期刊
“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地,染者数万计”,2020年伊始,地球村的人们认识了一个新名词———新型冠状病毒,人人谈疫色变。2020的春天,千千万万的中国女教师之中的我,认识并拥有了一个新角色———“十八线女主播”,一份全新的体验随之而来。 2020.2.6(开播)  今天是开课直播前的试播,这是我第一次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主播的日子。每一步操作都在死记硬背中,想到我的学生们、家长们围坐在电脑前洗耳恭听的
期刊
“白茫茫的大地上,一个脚印都没有。因为疫情的原因,就连平时最喜欢打雪仗的孩子们都没有一个出门的,但是小区门口却有这样一位老爷爷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他穿着军大衣,戴着棉帽子,全身都被雪花盖住了,就像是穿着一件‘雪衣’。  老爷爷为什么不回家?在他头顶上有一块“疫情检查站”的牌子。原来老爷爷是这个小区的疫情检查员......”  这是我们学校四年级学生郝岩松的一篇小练笔。没想到我这个非专业的语文老师
期刊
这个延迟开学的春天,沁县教育系统以坚如磐石的勇敢担当,以“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情怀,以“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理念,实施线上教学,坚守课堂阵地,奋力书写沁县教育的奋进之笔……未雨绸缪早谋划,明确举措求落实  尚在春节假期,疫情来袭后,沁县教育的决策者就明确提出,要以最大决心、最强措施、最大努力,为线上教学铺路搭桥,穿针引线。  按照“停课不停学”的部署,沁县教育科技局提前谋划、迅速部署,战“疫”保学
期刊
长治市教育局把开展“三基建设”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作为解决突出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劲推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高起点谋划,高要求推进,高标准落实,积极探索“三基建设”新路径,着力打造“三项工程”,扎实推进“三基建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三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长治市教育局及时制定《关于在推进“两学
期刊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们每一个人都卷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大家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尽量不相聚。因此,有人说,2020年的春节缺少了往日的温暖氛围,2020年的春天没有了春的气息。站在14层的家中,隔着窗户向长风街望去,昔日川流不息的车辆变得稀稀疏疏,再向远处望去,端庄大气的三十八中不再那么亲切,似乎蒙上了一层冰冷,让人望而却步。  突然,“停课不停学”的字眼瞬间在手机上霸屏,“直播课”的集结
期刊
网络直播课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期,就好像一盏指路的明燈,指引孩子们健康成长。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首次直播的教师来说,是既新鲜又有挑战,特别是从事了二十多年小学体育教学的我。体育课的课程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疫情期间,孩子们必须待在家里,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居家环境,设计一些适合的体育活动,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的身体得到锻炼,从而增强体质。  首先,让孩子们动起来。我们学校为此特别安排了“三个十”的
期刊
2月11日,太谷县胡村小学600多名小学生和幼儿的13628.97元捐款,被汇到了山西省青少年基金会,一份“抗击疫情希望同行”的捐赠证书在班级微信群里转发分享。  疫情发生以来,胡村小学的学生同全国人民一样在等待和担忧,纷纷讨论自己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六年级二班的王恩畅、王恩通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当他们两个知道武汉肺炎疫情嚴重时,哥俩商量要给武汉捐款,通过网络公益APP慈善募捐给武汉基金会捐了10元钱
期刊
太谷师范附属小学建校于191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始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继荣获“山西省示范小学”“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书法特色学校”“山西省体育传统校”等称号。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老一辈校领导就高瞻远瞩,意识到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1984年开始,学校一直将学生视力作为评选三好学生的重要依据之一,除思想品德好、各学科成绩优秀,还要求体育成绩优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