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历史教学形式较单一,往往使45分钟的课堂显得枯燥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融入了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瞬间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何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课件进行教学的优势
1.课件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生动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利用课件,借助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构造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这就会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我讲到工业革命给工业无产阶级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消极影响时,就口述了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其中的某个情节,本想借此来引出结论,但效果不佳,甚至有的学生把我的讲述当成了“催眠曲”,几乎要昏昏欲睡了。当我运用课件播放一小段该电影视频后,课堂气氛不仅被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很直观地明白了工业革命给工人们带来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2.课件可以扩大课堂教学信息传递量
运用课件可以把一些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便于形成知识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我在完成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利用荣氏家族企业发展历程作为本课的线索,再凭借数轴图、表格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和说明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到底是如何曲折发展的,短短的15分钟时间就将这曲折历程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之后还进行“合作探究”等活动,由学生根据展示的史料自己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我们从中获得什么启示”等问题,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并给学生空下更多思考时间。
二、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极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只注重课件的外在华美,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阐释
有些教师为了突出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他们不惜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件的制作方面。选择华丽的课件模板,运用各式各样的动画效果;艺术字、字体格式更是百般多样······这样做出的课件确实有精美之处,但是如此花俏的课件反倒不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美课件本身,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注重课件的内在,应紧扣教学目标;形式上以朴素为宜。任何形式的课件素材包括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看上去系统、整洁、舒服的课件,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2.过多地使用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在一节课中设计了大量的课件,整节课都在不停地展示课件,使得教师的讲解成了辅助,课件反而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像是在看电影,走马观花,并没有思考时间,知识也并没有在大脑中留下印记。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扮演课堂教学的主导角色,而不是课件的操作者或课件文字的播音员。教师应把课件展示的内容讲出来,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读出来。这样不仅会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而且还能将课件与教材、课件与教学目标、课件与知识点融为一体,最终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只注重展示历史素材,而忽视了历史素材的科学性、真实性及其针对性
历史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即历史学科是一门注重史实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学科。这个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在选择资料过程中应该注意考证资料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给学生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历史情境。
此外,在选择史料素材时不能过于宽泛,要有针对性。人教版高二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有很多图片史料说明生活的变迁,一些教师不停地演示各式各样的图片,本来是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却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甚至厌倦观看课件,最终是事与愿违,给学生大脑留下的只是幻灯片的切换,而没有应掌握的历史知识。
4.只关注播放课件,忽视师生互动
历史学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等能力,它还注重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等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都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而有些教师认为“今后的教学活动不再需要教师,教师的作用可由多媒体计算机代替”。这样就会出现有的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只顾自己在上面不停地播放课件,而不考虑学生,也不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既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不仅疏远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而且还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一种厌烦感。
5.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抛弃了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误以为使用的教学手段越先进,效果就越显著,盲目赶时髦。”他们将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奉为独尊,完全抛弃了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历史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它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不能全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知识容量大,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播放也较快,学生的思维速度跟不上,知识点记不住,无法作好笔记,重点、难点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就更谈不上消化。”
三、结语
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史料呈现,也不是枯燥的史论总结,要想生动有趣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就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潮流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地把握好历史课堂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式教学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而教师在课堂中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无法代替的。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课件进行教学的优势
1.课件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生动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利用课件,借助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构造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这就会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我讲到工业革命给工业无产阶级带来的身心方面的消极影响时,就口述了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其中的某个情节,本想借此来引出结论,但效果不佳,甚至有的学生把我的讲述当成了“催眠曲”,几乎要昏昏欲睡了。当我运用课件播放一小段该电影视频后,课堂气氛不仅被调动起来,而且学生很直观地明白了工业革命给工人们带来的影响到底是什么,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来。
2.课件可以扩大课堂教学信息传递量
运用课件可以把一些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便于形成知识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我在完成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十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利用荣氏家族企业发展历程作为本课的线索,再凭借数轴图、表格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示和说明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到底是如何曲折发展的,短短的15分钟时间就将这曲折历程有效地呈现给学生,之后还进行“合作探究”等活动,由学生根据展示的史料自己总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我们从中获得什么启示”等问题,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并给学生空下更多思考时间。
二、在历史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极易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1.只注重课件的外在华美,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阐释
有些教师为了突出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他们不惜将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课件的制作方面。选择华丽的课件模板,运用各式各样的动画效果;艺术字、字体格式更是百般多样······这样做出的课件确实有精美之处,但是如此花俏的课件反倒不利于课堂教学。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美课件本身,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很难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注重课件的内在,应紧扣教学目标;形式上以朴素为宜。任何形式的课件素材包括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看上去系统、整洁、舒服的课件,才能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2.过多地使用课件,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些教师在一节课中设计了大量的课件,整节课都在不停地展示课件,使得教师的讲解成了辅助,课件反而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像是在看电影,走马观花,并没有思考时间,知识也并没有在大脑中留下印记。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扮演课堂教学的主导角色,而不是课件的操作者或课件文字的播音员。教师应把课件展示的内容讲出来,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读出来。这样不仅会增进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而且还能将课件与教材、课件与教学目标、课件与知识点融为一体,最终凸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3.只注重展示历史素材,而忽视了历史素材的科学性、真实性及其针对性
历史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即历史学科是一门注重史实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学科。这个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在选择资料过程中应该注意考证资料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给学生尽可能还原一个真实客观的历史情境。
此外,在选择史料素材时不能过于宽泛,要有针对性。人教版高二历史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有很多图片史料说明生活的变迁,一些教师不停地演示各式各样的图片,本来是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却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甚至厌倦观看课件,最终是事与愿违,给学生大脑留下的只是幻灯片的切换,而没有应掌握的历史知识。
4.只关注播放课件,忽视师生互动
历史学科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掌握知识等能力,它还注重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爱国主义教育等的培养,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都离不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而有些教师认为“今后的教学活动不再需要教师,教师的作用可由多媒体计算机代替”。这样就会出现有的教师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只顾自己在上面不停地播放课件,而不考虑学生,也不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既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不仅疏远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而且还使得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了一种厌烦感。
5.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学,抛弃了有效的传统教学方法
“有的教师误以为使用的教学手段越先进,效果就越显著,盲目赶时髦。”他们将历史多媒体课件教学奉为独尊,完全抛弃了传统式的教学方法。虽然历史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它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不能全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知识容量大,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播放也较快,学生的思维速度跟不上,知识点记不住,无法作好笔记,重点、难点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就更谈不上消化。”
三、结语
历史教学不是简单地史料呈现,也不是枯燥的史论总结,要想生动有趣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就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潮流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地把握好历史课堂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式教学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而教师在课堂中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都无法代替的。总而言之,历史教学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