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校长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要运用“方”“圆”管理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事管理中的一些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一、教师的约束与调动——“从圆而方”
在校长对教师的管理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搞清楚管理究竟是对教师的约束,还是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往,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往往被理解为单纯对人的约束,只求约束,不讲调动,或者重约束、轻调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管理思想。相反,若只求调动,不讲约束,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管理人是有施加约束的含义的。在一个集体中,必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制度和纪律等管理措施去保证共同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笔者认为,约束与调动的关系应该是“从圆而方”。就是要强调从调动入手,采取必要的约束手段,从而达到对教师的有效管理。
怎样“从圆而方”辩证地处理约束与调动的关系?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从圆”两个字。“从圆”就是强调调动,凡事从调动着手,以“约束”为辅,即使需要“约束”,也应该做到“约”而不“束”。“从圆而方”还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的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在调动中寓约束。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才会“士为知己者死”,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校长要确实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注意不利于调动的事不做,不利于调动的话不说,不利于调动的规章制度不制定。
2.调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领导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率作用。
3.建立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如学校党政干部廉洁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干部年度考核制度等。学校领导必须主动置身于共同的束约之中,只对下不对上的约束是达不到调动效果的。
4.完善规章制度。这里讲的完善是指规章制度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调动性的。约束性的如“XX学校教师教学常规要求”、“XX岗位工作职责”等;调动性的如“XX学校年度评选青年优秀教师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条例”、“先进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评比制度”等。在制定规章制度中,一般都会倾向约束性的,而忽略调动性的。校长要注意这个问题,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互相配套。
5.调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要防止“力”的抵消,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要设法变约束抵制为调动竞争,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
二、意见的服从与协调——“以圆促方”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另一种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我认为后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这就是“以圆促方”。
协调人际关系是对人管理中最经常、最复杂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如不注意,过分要求服从,可能会陷入困境之中。也许是一时冲动,采取强硬手段来压服;也许是命令人家做一件做不了的事而有伤人家的自尊心,结果是“压服、压服、压而不服”。
“以圆促方”处理好人际关系,应做到以下三点:
1.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于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
2.维持心理平衡。校长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坚持以理服人,经常诚恳谈心,交换意见,关心教职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还应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察教职工在工作、组织、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纵的、横的)关系,使教职32,6理平衡,以取得协调配合。
3.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这样做只会产生逆反心理,破坏人际间的协调关系。
三、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圆中求方”
对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认识?目前对人的使用研究较多,如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研究较少。一般是重使用,轻培养,在使用中求培养,这种培养也只是急用中的培养。我认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校培养新一代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若是采取使用中求培养,对教师的培养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将一直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目前中学师资队伍普遍较年轻,教学骨干出现断层,做好这项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战略意义。
抓好教师队伍培养这项工作不仅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中学校长也有责任。校长要懂得立足教师培养,要有育才之方,真正做到在培养中求使用。
首先,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校长必须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同时要有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使学校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
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重点来抓。
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可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把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各环节的基本功训练,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可采取:承担研究课题,参与教学改革实验,组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要求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选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进修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四、矛盾的求同与存异——“小圆大方”
在做人的工作时,经常会碰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所谓“小圆大方”,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允许存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笔者认为,一所学校的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不同看法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这是正常现象。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根本的问题在校长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作为一个校长平时要注意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处理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即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局面。
[作者简介]
徐吉洪,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
一、教师的约束与调动——“从圆而方”
在校长对教师的管理中,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搞清楚管理究竟是对教师的约束,还是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往,校长对教师的管理往往被理解为单纯对人的约束,只求约束,不讲调动,或者重约束、轻调动。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管理思想。相反,若只求调动,不讲约束,也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管理人是有施加约束的含义的。在一个集体中,必然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制度和纪律等管理措施去保证共同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笔者认为,约束与调动的关系应该是“从圆而方”。就是要强调从调动入手,采取必要的约束手段,从而达到对教师的有效管理。
怎样“从圆而方”辩证地处理约束与调动的关系?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从圆”两个字。“从圆”就是强调调动,凡事从调动着手,以“约束”为辅,即使需要“约束”,也应该做到“约”而不“束”。“从圆而方”还必须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从调动着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的约束化为无形约束,在调动中寓约束。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教职工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才会“士为知己者死”,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校长要确实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等;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注意不利于调动的事不做,不利于调动的话不说,不利于调动的规章制度不制定。
2.调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以身作则。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领导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率作用。
3.建立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如学校党政干部廉洁制度、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干部年度考核制度等。学校领导必须主动置身于共同的束约之中,只对下不对上的约束是达不到调动效果的。
4.完善规章制度。这里讲的完善是指规章制度要有约束性的,也要有调动性的。约束性的如“XX学校教师教学常规要求”、“XX岗位工作职责”等;调动性的如“XX学校年度评选青年优秀教师制度”、“教学质量奖励条例”、“先进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评比制度”等。在制定规章制度中,一般都会倾向约束性的,而忽略调动性的。校长要注意这个问题,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互相配套。
5.调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要防止“力”的抵消,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要设法变约束抵制为调动竞争,促进竞争机制的形成。
二、意见的服从与协调——“以圆促方”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另一种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我认为后一种才是正确的态度,这就是“以圆促方”。
协调人际关系是对人管理中最经常、最复杂的一个重要内容。校长如不注意,过分要求服从,可能会陷入困境之中。也许是一时冲动,采取强硬手段来压服;也许是命令人家做一件做不了的事而有伤人家的自尊心,结果是“压服、压服、压而不服”。
“以圆促方”处理好人际关系,应做到以下三点:
1.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于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
2.维持心理平衡。校长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坚持以理服人,经常诚恳谈心,交换意见,关心教职工,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还应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察教职工在工作、组织、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纵的、横的)关系,使教职32,6理平衡,以取得协调配合。
3.处理好人际关系,不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这样做只会产生逆反心理,破坏人际间的协调关系。
三、人才的使用与培养——“圆中求方”
对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认识?目前对人的使用研究较多,如用人所长,避人所短;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等,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研究较少。一般是重使用,轻培养,在使用中求培养,这种培养也只是急用中的培养。我认为,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学校培养新一代的要求不断提高,为此对教育者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若是采取使用中求培养,对教师的培养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肯定适应不了形势的需要,将一直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是目前中学师资队伍普遍较年轻,教学骨干出现断层,做好这项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更具有战略意义。
抓好教师队伍培养这项工作不仅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中学校长也有责任。校长要懂得立足教师培养,要有育才之方,真正做到在培养中求使用。
首先,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校长必须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同时要有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使学校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
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重点来抓。
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可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子,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把课堂教学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开展教学各环节的基本功训练,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可采取:承担研究课题,参与教学改革实验,组织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要求撰写教学研究论文,选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进修培训学习,全面提高素质。
四、矛盾的求同与存异——“小圆大方”
在做人的工作时,经常会碰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所谓“小圆大方”,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允许存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笔者认为,一所学校的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不同看法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这是正常现象。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种各样的,但根本的问题在校长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作为一个校长平时要注意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处理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即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局面。
[作者简介]
徐吉洪,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和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