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设计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是一个思维开放的过程。它不是为自己设计的,而是为学生设计的。它不仅设计了课堂上要进行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甚至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一切都要联想到,教学设计需要一种理性意识,这一设计质量的好坏,在某些程度上就影响着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实效和教学效率的高低。
关键词:教学设计; 预习; 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34-001
教学设计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是一个思维开放的过程。它不是为自己设计的,而是为学生设计的。这一设计质量的好坏,在某些程度上就影响着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实效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设计不只是几张教案纸,一个真正好的教学设计,它不仅设计了课堂上要进行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甚至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一切都要联想到,教学设计需要一种理性意识,教师要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智态度,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意识,要以教育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确定教和学的方向。课堂上教师的职责表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学会学习等,还不要把眼睛紧紧盯在教材上,不要过多地在教里兜圈子,而要对教育的其他因素比如说教育的目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什么?要培养的学生怎样?弄清楚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将获得什么,是否能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远要保持一种不满足、不“信任”的态度,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让学生预习。数学课前预习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必不可少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思想上有所准备。能够明确我这节课为什么学?学什么?本节的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对这节课有个初步了解,上课时需要带什么材料和学习工具?同学们带着对知识疑惑进入课堂后,就有一种迫切想解决疑问的欲望,情绪也比较激昂。同时他们也关心自己的预习结果如何,是否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如果學生能长期坚持预习,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为将来走向社会后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需要一个科学的、得当的练习过程,而且还要注重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其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预习,仅限于学生看看是什么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预习只是一种形式,很随意,效果差。学生的预习情况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老师不清楚,这样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明确、重难点分不清楚、课堂上教师的重复就造成时间的浪费、重要的内容得不到充分的研读和探究。师生互动,课前的预习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落实,要指导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边看,边想,对于那些例题,要仔细审题,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所做的,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记住关键点、重点和疑难点,整理在预习笔记中。
根据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遗漏的知识点,教师要进行精心整理,准备教学导学案,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遵循这几个原则:1.自主性原则。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做法,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创新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与学习,为适应未来的合作与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2.探究性原则。数学课改的目标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乐于思考、探究的心理需要。3.生成性原则。数学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给予课堂一定的自由与开放,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4.创造性原则。运用、创造是所有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应该在创造意识的引领上、学习过程的强化上下功夫。其次,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同学们的疑惑融入教案中。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超越学生现有的水平,又要注意不能超越太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各层次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此外,精选例题,例题要精心选择,并按照例题的题目类型以及结构特征,探索的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不刻意追求例题的数量,而是注重例题的质量。还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微妙的问题,困惑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解答过程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可以由学生叙述,教师来书写。也可以由学生书写,学生互相评比,教师总结。所以,整个的教学计划要从以“刚性设计”为主,逐渐地转变为以“弹性设计”为主,为课堂上师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任凤琴.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 23(2):130-133
[2]朱永新.我心中理想的教育(下) [J].教师博览.2001.1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7.9
[4]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90)
关键词:教学设计; 预习; 创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34-001
教学设计不是一个静止的物体,是一个思维开放的过程。它不是为自己设计的,而是为学生设计的。这一设计质量的好坏,在某些程度上就影响着数学课堂师生互动的实效和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设计不只是几张教案纸,一个真正好的教学设计,它不仅设计了课堂上要进行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组织方式、方法,甚至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一切都要联想到,教学设计需要一种理性意识,教师要保持一份清醒的理智态度,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教育意识,要以教育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确定教和学的方向。课堂上教师的职责表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学会学习等,还不要把眼睛紧紧盯在教材上,不要过多地在教里兜圈子,而要对教育的其他因素比如说教育的目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什么?要培养的学生怎样?弄清楚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将获得什么,是否能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永远要保持一种不满足、不“信任”的态度,做好这一工作首先要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让学生预习。数学课前预习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必不可少的。预习可以让学生思想上有所准备。能够明确我这节课为什么学?学什么?本节的重点、难点分别是什么?对这节课有个初步了解,上课时需要带什么材料和学习工具?同学们带着对知识疑惑进入课堂后,就有一种迫切想解决疑问的欲望,情绪也比较激昂。同时他们也关心自己的预习结果如何,是否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如果學生能长期坚持预习,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为将来走向社会后继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需要一个科学的、得当的练习过程,而且还要注重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护其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预习,仅限于学生看看是什么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落实措施,预习只是一种形式,很随意,效果差。学生的预习情况与已有的知识结构老师不清楚,这样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明确、重难点分不清楚、课堂上教师的重复就造成时间的浪费、重要的内容得不到充分的研读和探究。师生互动,课前的预习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落实,要指导他们在预习的过程中, 学生边看,边想,对于那些例题,要仔细审题,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之后再翻开书对一对,修改和完善自己所做的,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记住关键点、重点和疑难点,整理在预习笔记中。
根据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遗漏的知识点,教师要进行精心整理,准备教学导学案,在备课时,教师首先要遵循这几个原则:1.自主性原则。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做法,以学生的“学”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创新的意识与能力,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与学习,为适应未来的合作与竞争做好充分的准备。2.探究性原则。数学课改的目标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数学导学案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乐于思考、探究的心理需要。3.生成性原则。数学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给予课堂一定的自由与开放,让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4.创造性原则。运用、创造是所有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学习也不例外。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应该在创造意识的引领上、学习过程的强化上下功夫。其次,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同学们的疑惑融入教案中。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超越学生现有的水平,又要注意不能超越太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要有一定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性,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相互联系,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班各层次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此外,精选例题,例题要精心选择,并按照例题的题目类型以及结构特征,探索的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不刻意追求例题的数量,而是注重例题的质量。还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微妙的问题,困惑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解答过程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可以由学生叙述,教师来书写。也可以由学生书写,学生互相评比,教师总结。所以,整个的教学计划要从以“刚性设计”为主,逐渐地转变为以“弹性设计”为主,为课堂上师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做好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
[1]任凤琴.建构主义数学学习观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 23(2):130-133
[2]朱永新.我心中理想的教育(下) [J].教师博览.2001.1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J].教育研究.1997.9
[4]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