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美文学界,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无疑家喻户晓。这既关乎他夺人眼球的私生活,比如女友嫁作友人妇、与总统夫人的绯闻等,但更重要的则是出生在一个“只有三本书”的美国犹太移民家庭、原本志在成为律师的他,最终却成为了战后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特色最突出的犹太裔小说家之一,享有“美国文学活神话”的美誉。
  罗斯能够赢得如此显赫的文学史地位,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经以文学教授的身份在普林斯顿等多所著名大学讲授创意写作或者比较文学课程,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学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出版有小说30余部,而且其中很多都已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更是因为见诸其作品的独特而敏锐的洞见,以及不无煽动性和迷惑性的直率。

把一生献给小说


  虽然评论家们对罗斯的文学创作的分期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但众所周知,1950年,当他从地方主义浓厚的罗特格斯大学转学到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的时候,他的兴趣从法律转向了文学,于其间不但参与创办了校园刊物《其他等人》,而且亲自出任编辑,在上面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哲学,或者类似的东西》。1957年,罗斯放弃了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业,专门从事写作;两年之后,出版了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再见,哥伦布》,旋即轰动美国文坛。此间颇为有趣的是,该小说出版前,罗斯预感到作品中辛辣、露骨的描写可能引起争议,于是特意请父母吃饭“打预防针”,让他们做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口水战的准备。


  作家,2018年5月22日逝世,享年85岁
  罗斯的“自大狂妄”令他父母非常不安,据说他母亲曾为此在出租车上嚎啕大哭。但令父母吃惊的是,他果然凭借这部小说摘取了196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从此踏上了美国文学活神话的建构之路,虽然我们必须知道,真正让罗斯“名满天下”的,是他196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波特诺伊的怨诉》。
  这部小说描写了—个犹太孩子以手淫和追逐非犹太女子为反抗策略,寻求性格自由发展的途径,但在犹太传统的代表——自己母亲的长期压抑下,未能遂愿;其中的性变态描写让很多读者非常震惊和反感,罗斯因此遭到犹太社区和保守的犹太知识分子猛烈抨击,但他却因祸得福:该书获评《纽约时报》1969年度畅销书,罗斯因此名利双收。
  跻身一流作家之列的罗斯在20世纪70年代尝试了多种文体实验,创作了表达他对尼克松政治谎言的义愤的政治讽刺小说《我们这一帮》、卡夫卡式“荒诞科幻”《乳房》。1979年至1986年期间,罗斯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三部曲,即著名的“朱克曼系列”——《鬼作家》《被解放的朱克曼》《被束缚的朱克曼》,在描述文人尴尬处境的同时有效地阐明了他的文学思想,成功地创造了他的“第二自我”。
  90年代,罗斯迎来了其创作生涯中的高峰,通过再次启用朱克曼作为代言人发表了聚焦美国政治大事件的“美国三部曲”——《美国牧歌》《我嫁给了共产党人》《人性的污秽》等大部头作品,阐明了战后人们的内心世界。2000年以降,尤其是好友贝娄2005年去世之后,罗斯几乎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发表了“报应系列”中短篇小说——《凡人》《愤怒》《谦恭》《报应》,探讨疾病、衰老和死亡等人生主题。
  2012年11月,罗斯突然宣布封笔,“现在,我不想继续写作了。我把一生都献给了小说,读小说、写小说、教小说。我已经将拥有的天赋发挥到极致。”封笔之后,罗斯与传记作家布莱克·贝利合作,不但接受了贝利的多次访谈,而且交给了贝利大量手稿和许多资料,意在让读者看到一个丰富和生动的大作家罗斯。
  2014年,罗斯宣布退出公共生活,不再出席公开活动,不再接受媒体采访。但我们知道,罗斯并未因此失去人们的关注,一如近年来,他始终是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美国作家之一。
  罗斯曾在《人性的污秽》里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得以恒久存在,然而也没有什么东西转瞬即逝,我们知道,写作俨然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反向描述犹太家庭教育


  纵观罗斯的创作生涯,我们不难发现,其作品(小说)的一个特点是“自传性”,即他的小说往往以作家为主角,主人公的经历经常与罗斯本人的经历极为相似,旨在模糊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
  所以,有批評家指出,在写作手法上,罗斯和笛福类似,喜欢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访谈录,或者用日记和备忘录的形式造成一种一切来源于纪实的假象,让读者觉得所读到的一切都具有真实性,但他最后却宣称:“本书纯属虚构”。换言之,罗斯反对读者只见事实不见虚构的阅读态度,认为那样的阅读不可能让读者明白什么是小说;在他看来,小说一旦开始了创作,就会走上自我发展的轨迹,然后就会自然消解事实与虚构的界限。罗斯认为,作家没有必要“为了模仿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放弃可能更有趣,可以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歪曲、调侃、戏仿、折磨、颠覆……”
  正因如此,读者对于罗斯作品的感觉会既好奇又困惑,他的作品可辨的真实与不可辨的虚构交织,真假难分;比如,在《夏洛克行动》等作品中,甚至出现了两个菲利普·罗斯,一个是小说中所谓的真罗斯、一个是冒牌罗斯,这也更加激发读者阅读与辨别的兴趣。
  此间需要指出的是,首先,犹太裔作家罗斯是一个不戴面具与犹太传统斗争的战士,在其创作中努力摆脱犹太情结,注意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的社会,或者借用他自己的话更加准确地讲,“我不是犹太作家,我只是一个身为犹太人的作家。我一生最关心的事和最大的热情就是写小说,而不是做个犹太人”。罗斯所描写的犹太人,从第_本书《再见,哥伦布》开始,就是非正面的形象,有好色的、逃避责任的、挥霍无度的,要么是僵化规矩的严格执行者,要么是试图摆脱规矩束缚、总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体。
  这些人物类型导致罗斯的小说一直被犹太读者声讨。认为他在丑化犹太人。读者所熟悉的犹太家庭教育在罗斯的笔下是被否定的。比如,罗斯笔下的波特诺伊曾抱怨说:“老天爷啊,对于一个犹太男人来说,只要他父母还健在,他就还是个15岁的孩子”;他甚至还进一步夸张地说,“父母在的时候,犹太人大多是一个无助的婴儿。”因为父母是无处不在的法则的执行与监督者,甚至课堂的老师也被主人公看成是化了妆的母亲,继续告诉你,任何戒律都不得违反。罗斯的文本所展现的犹太人家庭教育,让我们看到了不常见的另外一面;可以说,罗斯是犹太家庭教育的反向描述者。
  其次,一如《美国牧歌》所证明的那样,罗斯作品中的犹太移民典型人物刻意追求成功、聚集财富,生活的目的就是实现美国梦,然而他们要历经磨难和挫折后方才明白聚集财富并不等于实现美国梦。他们在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不得不接受外界强加的价值观;越南战争以来国内政治局势的动荡和巨变使渴望成为“美国人”的移民们处境更加艰难。他们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艰难抉择,担心几代人的努力功亏一篑。
  罗斯等犹太作家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保存文化特性和应有地位,不得不努力从民族文化中搜寻精神武器。在《美国牧歌》所涉及的几十年间,美国工业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罗斯冷静地考虑和分析繁荣景象背后的东西,书中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示了几代犹太人对美国梦的理解、追求和结局。
  罗斯是一位迷恋身体的写者,抑或是昆德拉意义上的“一位伟大的情色史学家”。阅读罗斯的《垂死的肉身》《萨巴斯的剧院》或《教授欲望》,会让人想起库切的《耻》。不同于《耻》中的卢里教授认为性是私人的事情,是美好的事情,《欲望教授》中的凯普什教授则会先给自己定好规矩:在学生完成期末考试之前绝不和他们有任何私人接触,但期末考试后,他会在自己的寓所举行聚会,邀请学生参加,与那些对他好奇或感兴趣的女学生进一步交往。
  在心理学的意义上,年长者对年轻者的倾慕体现了一种恐惧——对自身衰老的恐惧。比如《垂死的肉身》中的老教授迷恋年轻女性,但是与她们的性关系又会让他哀叹自己的衰老,而失去自己原有的自信,然后恶性循环般继续迷恋更多女学生的身体。罗斯非常坦诚地描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犹太人的心理困境,人物纵欲的深层次根源恰恰在于其试图摆脱自卑情结的心理。毕竟,人类的诸多心理困惑多与身体有关。正如有评论说,“身体健康时,我们是欲望的囚徒;身体不健康时,我们是疾病的囚徒;身体衰老时,我们是死亡的囚徒。”从生到死,我们—直都是身体的囚徒,罗斯这位囚徒从未摆脱对身体的迷恋与描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笔者从1995年-2010年在日本学习和工作,2015年-2017年又作为中国公司的外派人员常驻日本开展投资工作,长期关注和研究日本战后经济发展及日美贸易和金融摩擦问题。  最近中美贸易摩擦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笔者从自身的学习和思考,以及在日本生活工作时候的实际体验出发,期望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不同的视点和角度。  总的来说,不能把日美贸易和金融摩擦简单模式化,比如把日美贸易和金融摩擦理解为美国对日本
期刊
承载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产品的QQ,就像一艘大船。近一年多,这艘船遭遇了巨浪后,终于重回海平面。  根据腾讯2018年一季度财报,QQ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5亿,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6.4%,但比上一季度的7.83亿有所提高。在此之前,QQ经历了连续四个季度的下滑——2017年第四季度,QQ月活跃账户数比去年同期下降9.8%,有大约8500万QQ号在这一年被用户放弃或不再常用。QQ空间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
期刊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于6月9日-10日举行,这也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在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国之后首次参加峰会。  由于历史、宗教、边界等原因,印巴两国间也存在诸多矛盾,部分成员国曾担心印巴是否会将矛盾带入到本组织中,使得组织内部關系更加复杂。但笔者认为,从上合组织固有的性质与职能,以及印巴加入上合组织后表现出来的诉求,可以看出两个新成员国的加盟将对地区形势发挥积极作用。  个别国家之间的分歧是客观存在,
期刊
中美间已持续数月的贸易纷争,正在各相关行业上下游掀起蝴蝶效应。  “传统的集装箱订单大户中集、马士基公司都突然减少了冷箱的订单。有可能是考虑到贸易纷争的缘故,农产品等货物的总运量不确定,大家都想再观望观望。”广东兴发铝业三水分公司总经理刘允棠近日对《财经》记者表示。  身为生产集装箱铝材的供应商,兴发可能受到的产业链影响或将并不仅止于此。事实上,作为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焦点商品,铝材出口受到贸易壁垒政
期刊
历时将近十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保”,1339.HK)终于拿到了A股“入场券”。6月5日,证监会召开的2018年第85次IPO发行审核委员会会议,审核通过了中国人保A股的IPO申请。  这意味着,A股第五只保险股即将诞生。此时距国务院批复其A+H股同步上市方案已过去了六年。  顺利过会之后,中国人保董事长缪建民和参加发审会的成员们在证监会门口留念。自从2017年11月原董事
期刊
航空玻璃,这一本来少有人关注的材料,一时间成为社会焦点。5月29日,首都航空JD421航班在起飞不久后发生机械故障返航,经查为风挡外层玻璃开裂。半个月前,四川航空公司(下称“川航”)3U8633航班在执行重庆一拉萨航班任务时,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该航班采用空客A319型号飞机。  川航事件后,中国民航局已向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BEA)和空客公司发出通知,法方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来华参与事件
期刊
5月30日,广东证监局披露了截至3月31日已报备拟上市公司辅导工作進度表,备受关注的珠海银隆新能源股份公司在列。信息显示,2018年1月17日,其上市工作辅导状态更新为辅导终止。  2017年5月,广东证监局披露的信息显示,珠海银隆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而当前这一更新意味着银隆将暂时不会寻求上市,外界因而再度担心此前陷入供应商欠款风波的银隆公司是否会雪上加霜,资金更加困难。  据《财经》记
期刊
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家是否应该高举民族產业大旗,在商业抉择中是否应以“民族利益”为重,成为各界议论的热点。而一些企业家迫于这样那样的压力,也做了高姿态的表述。舆情沸腾的背后,折射出中美竞争日益升级,以及中国厂家在核心技术及市场标准话语权缺失带来的焦虑之情。  焦虑是动力之源,如果能正视压力,化焦虑为动力,在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趋势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奋起直追,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技术
期刊
5月21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表示,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解释自己,结果不仅没能解释好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更不用说希望借此让外在世界来了解自己了。知识分子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知识体系,而是需要去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  郑永年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基础设施、铁路桥梁取得了进步,但
期刊
距离6月1日的豁免期限越来越近,欧盟仍未与美国就永久性获得钢铝产品关税豁免达成一致。  今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这一决定生效后,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豁免,其中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韩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在原定的豁免期于5月1日结束之前,特朗普宣布将豁免时间延长一个月至6月1日。  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欧盟一直希望从华盛顿那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