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分析
(一)现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大环境对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其原因主要有:商品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两千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五十年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中,在这种丰富的、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
2 “问题”学生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德育一直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但一段时期以来,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教育上重“分”轻德、盲目追“分”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群体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而另一部分则不思进取、自我放弃。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有校园早恋、无故旷课、打架斗殴、厌恶学习、校园暴力等,有的学生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3 青少年学生选择能力差。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高科技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时涌入国门,一时之间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健康的、亚健康的信息一起来到我们面前。作为成人,有一定的辨别意识和能力,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而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对是非、美丑、好坏的判断能力较差,且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所有信息几乎全盘接受,因而造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发生偏差,甚至步入人生误区。
4 普遍存在5+2≤7的现象。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教育不同步、要求不一致,甚至还出现脱节,使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5+2≤7的现象,即学生在校5天和在社会中的2天表现不一致,显示出学生的双重人格。例如,在学校,思想品德课中要求学生要爱劳动,但孩子回到家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二)问题存在的理论分析
1 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其自然规律的,都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的发展过程。孩子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实质、从微观到宏观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强的原因之一,是德育往往停留在空洞的口头说教层面,德育目标定得大而远、虚而高,脱离了实际,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2 树立现代社会的人文主义道德观。素质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其本质是培养人和塑造人。这个“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自然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健康、合格的社会人。目前,许多先进的国家在社会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都日益趋向社会人文主义的大道德观念,主张提高人文素质。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个人的智力、品德、情感、体格等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现阶段,学校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关注不够,未树立人文主义道德观,因此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3 加速学生的社会化。中学生德育要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和良好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这就要求学生要接受一定的思想道德的标准并使之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用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然后外化为个体的行为,再作用于社会。只有社会要求、学校要求与学生个体自我设计之间的矛盾实现统一时,才能使德育目标得以实现。换句话说,即使说教的大道理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把社会化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去指导行动。未能在德育中加速学生的社会化,是当前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与对策
(一)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学校德育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人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爱护公物、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着装大方朴素等。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所接触到的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二)打“预防针”增加“抗体”
过去,学校德育进行的都是正面教育,讲的都是社会人间的真、善、美。总怕学生接触到反面的“假、丑、恶”现象。其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纷繁的,总是香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因此,应当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是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像打“预防针”,使学生增加“抗体”,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学会拒绝“假、丑、恶”现象,预防为主、超前控制,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净化“真、善、美”环境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仍然要始终如一地歌颂人间真、善、美,让学生学会热爱。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学会爱家庭、爱环境、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最终达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最高境界。要使德育内容分层合理、便于内化,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抓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使德育贴近生活。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文明校园”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 利用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及时总结、反馈一周内的各类信息,弘扬正气,表扬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4 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如“第一周应做到什么,下周再要求什么”,循序渐进,使德育步子小一些、实一些。应突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树立德育层次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角色。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四)树立大德育观
大德育观即德育的社会观。具体是要求德育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思考、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探索思考。在学校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所有的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应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要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
(六)重视德育管理者基本素质的提高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学校教职工,他们的自身素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德育工作的意识程度、指挥协调的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德教育,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责编 雷 靖)
(一)现实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大环境对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其原因主要有:商品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我国的文化环境已从两千年文化大传统过渡到建国五十年形成的文化小传统和西方外来文化传统构成的现实文化环境中,在这种丰富的、复杂多元的文化环境中,不同价值观念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
2 “问题”学生增多,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德育一直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但一段时期以来,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教育上重“分”轻德、盲目追“分”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群体出现了严重两极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而另一部分则不思进取、自我放弃。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有校园早恋、无故旷课、打架斗殴、厌恶学习、校园暴力等,有的学生还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3 青少年学生选择能力差。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先进的高科技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同时涌入国门,一时之间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健康的、亚健康的信息一起来到我们面前。作为成人,有一定的辨别意识和能力,可有选择地接受信息。而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均处于发育阶段,对是非、美丑、好坏的判断能力较差,且他们求知欲强、好奇心重,对所有信息几乎全盘接受,因而造成部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发生偏差,甚至步入人生误区。
4 普遍存在5+2≤7的现象。家庭、社会和学校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教育不同步、要求不一致,甚至还出现脱节,使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5+2≤7的现象,即学生在校5天和在社会中的2天表现不一致,显示出学生的双重人格。例如,在学校,思想品德课中要求学生要爱劳动,但孩子回到家就完全不是那回事了。
(二)问题存在的理论分析
1 人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每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有其自然规律的,都要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动”的发展过程。孩子认识事物总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到实质、从微观到宏观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不强的原因之一,是德育往往停留在空洞的口头说教层面,德育目标定得大而远、虚而高,脱离了实际,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2 树立现代社会的人文主义道德观。素质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其本质是培养人和塑造人。这个“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又是一个自然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健康、合格的社会人。目前,许多先进的国家在社会道德观念方面的教育都日益趋向社会人文主义的大道德观念,主张提高人文素质。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个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个人的智力、品德、情感、体格等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个人的整体素质。现阶段,学校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关注不够,未树立人文主义道德观,因此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3 加速学生的社会化。中学生德育要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和良好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这就要求学生要接受一定的思想道德的标准并使之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用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然后外化为个体的行为,再作用于社会。只有社会要求、学校要求与学生个体自我设计之间的矛盾实现统一时,才能使德育目标得以实现。换句话说,即使说教的大道理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把社会化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去指导行动。未能在德育中加速学生的社会化,是当前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二、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与对策
(一)确定目标要实际有效
学校德育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要求青少年从日常行为习惯人手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德育教育,使社会要求、学校规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道德行为标准。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爱护公物、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独立完成作业、着装大方朴素等。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低起点、严要求,使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境中所接触到的每个社会人都能成为德育教育者。“天天检查,人人关心”,久而久之就会“润物细无声”,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二)打“预防针”增加“抗体”
过去,学校德育进行的都是正面教育,讲的都是社会人间的真、善、美。总怕学生接触到反面的“假、丑、恶”现象。其实,社会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纷繁的,总是香花与野草并生,真、善、美与假、丑、恶并存。因此,应当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假、丑、恶”现象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是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像打“预防针”,使学生增加“抗体”,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和学会拒绝“假、丑、恶”现象,预防为主、超前控制,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三)净化“真、善、美”环境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校仍然要始终如一地歌颂人间真、善、美,让学生学会热爱。从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开始,学会爱家庭、爱环境、爱劳动、爱学习、爱社会,最终达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最高境界。要使德育内容分层合理、便于内化,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 抓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使德育贴近生活。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文明校园”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3 利用各节假日和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升旗仪式及时总结、反馈一周内的各类信息,弘扬正气,表扬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4 制定阶段性的小目标。如“第一周应做到什么,下周再要求什么”,循序渐进,使德育步子小一些、实一些。应突出德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树立德育层次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角色。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四)树立大德育观
大德育观即德育的社会观。具体是要求德育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思考、观察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探索思考。在学校树立“三全”德育思想,即全员——所有教职工都是德育人员,全校师生要共同参与;全方位——所有的教材都是德育教材,应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全过程——将学校所有活动均视为德育活动,抓住一切时机,全面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要形成“人人都抓德育,事事与德育有关”的德育工作大环境。
(五)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在这三种教育导向的前提下,全面实施德育大目标,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高德育整体实效性的基础,也是从全局上根本转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与社区联手,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德育大格局,使学生在校与在家的5+2天时间内都能接受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德育教育。
(六)重视德育管理者基本素质的提高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学校教职工,他们的自身素质、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德育工作的意识程度、指挥协调的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等都会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因此,要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要注重师德教育,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责编 雷 靖)